文章目录
一、脾功能亢进的表现1. 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2. 脾功能亢进有什么症状3. 脾功能亢进是什么引起的二、脾功能亢进如何诊断三、脾功能亢进如何治疗
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1.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脾脏增大,包括影像学检查证实。可能是轻度、中度和重度肿胀。血细胞减少与脾肿大不成比例。
一级、二级和三级系统的外周血细胞减少。通常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当全血细胞减少发生时,每一行细胞的减少程度是不一样的。当红细胞减少时,症状可能是苍白、头晕和心悸。粒细胞减少时,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和发热。血小板减少症易于出血。
骨髓增生异常活跃或明显活跃,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且频繁增生更为明显。可能伴有轻度成熟障碍。
脾切除术后血象基本恢复正常。
2.脾功能亢进的症状是什么
血细胞减少会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脾脏肿大通常无症状,通常在体检时发现。有时巨大脾脏的症状也很轻微,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胃内容物减少或侧睡时不舒服。如果左四分之一肋骨呼吸有疼痛和摩擦,这通常表明脾梗塞的可能性。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程度是不同的。通常脾脏充血时血细胞比容更明显。浸润引起的脾肥大与慢性白血病相似,但不明显。临床上,脾肿大的程度不一定与脾功能亢进平行。
3.什么导致脾功能亢进
3.1、传染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
3.2 .免疫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毡缩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节病。
3.3、充血性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3.4 .血液系统疾病
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浸润脾脏: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脂质沉积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淀粉样变性等。
脾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和脾血管瘤等。
如何诊断脾功能亢进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也可以是单个系列细胞的减少。
骨髓图片:造血细胞有代偿性增殖,一些细胞有细胞成熟障碍。
脾切除术后,血液和骨髓图像可恢复或接近正常,脾脏需经细胞病理学检查证实。
2.影像检查
超声成像:在体检中,如果脾脏在肋弓下未被触及,应进一步进行超声成像以检测脾脏的大小、厚度和性质。超声成像可以准确检查脾脏的大小、厚度和性质,有助于诊断脾脏和邻近器官的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d X-ray tomography):电脑断层扫描不仅能测量脾脏的大小,还能发现脾脏的深浅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mri):这是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可以在ct成像中显示类似的变化。它主要测量液体在体内的分布、化学结构和血流速度,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和变化。例如水肿、出血和肿瘤,特别是在检测门静脉或脾静脉的变化方面。
如何治疗脾功能亢进
1.可以考虑脾切除术
诊断为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果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其临床症状是轻微的。主要治疗原发性疾病。随着原发性疾病的改善或治愈,脾脏可以缩小,血液和骨髓图像可以改善。如果原发性疾病本身难以治疗,或者原发性疾病已进入晚期且脾功能亢进明显,则可为脾切除术创造条件,并且原发性疾病可在手术的同时或手术后持续治疗。还有一些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主要病变是脾脏本身。脾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以下是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常见和重要适应症。
2.脾切除术不合适
虽然以下几种脾功能亢进有明显的脾功能亢进症状,但主要是内科治疗。脾切除术通常不合适:
骨髓硬化(骨髓硬化):这种疾病的脾肿大是骨髓硬化后代偿性造血的结果。脾切除术会迅速扩大肝脏并恶化病情。只有在必要时才应该考虑脾切除术。如果只有溶血,疾病会恶化,或者脾脏中的红细胞会过多,导致贫血,对治疗无效。
慢性髓系白血病:过去被认为能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一般症状,并被认为具有预防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变化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脾切除术不是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及其突变的有效方法。
一些由非血液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如败血症、黑热病和梅毒,主要用抗病原体的内科药物治疗,而不是脾切除术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