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食谱推荐 十款养生菜让你少生病

进入冬季后,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所以有必要密切关注食疗和健康维护。那么冬天的养生食谱是什么?冬季养生有许多食谱。今天,编辑推荐10种冬季养生菜肴。规律的饮食会帮助你提高免疫力,让你在冬天少生病。让我们看看冬天的一些养生食谱。

1、[萝卜炖牛肉/s2/]

材料:白萝卜450克,牛肉100克,葱姜15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盐4克,味精2克,茴香3克,花生油40克。

方法:将牛肉和萝卜洗净,切成块,分别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将锅里的油加热,加入葱姜、茴香、鲜汤、料酒和牛肉块,牛肉煮好后加入白萝卜,煮沸,撇去浮沫,萝卜煮好后加入剩余的调味料。

功效:白萝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2,拉巴粥

材料:芡实、薏米、白扁豆、莲子、山药、红枣、龙眼、百合各6g,粳米150g。

练习:除精米外,取上述八种原料煎煮40分钟,然后加入精米继续煮至粥形成。分份与糖一起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益气补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乏力、乏力、肿胀、腹泻、口渴、咳嗽、痰少。

3、冬笋老鸭汤

材料:半只老鸭(约400克)、400克冬笋、姜片、适量葱花、1小勺盐、1小勺鸡精、1小勺胡椒粉和清水。

练习:将老鸭洗净,切成小块,冬笋去皮,切成小块;将热水倒入锅内,煮好后将鸭肉预煮约10分钟,取出备用。同时,炒一壶开水,将冬笋焯一下,然后放入冷水中,沥干水分。这个过程是为了去除冬笋的涩味。将鸭肉、冬笋和姜片放入锅中,倒入清水,用高火煮沸,再改用低火约2小时。最后用盐、鸡精和胡椒调味,撒上葱花。

功效:俗话说,& ldquo嫩鸭又湿又毒,而老鸭养阴又毒;,选择老鸭汤。中医认为吃竹笋具有滋阴补血、化痰消食、通便明目的作用。冬笋老鸭汤味道鲜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4,胡椒猪肚汤

材料:一个鲜猪肚和15g白胡椒。

练习:把胡椒打碎,放入洗好的猪肚中,用线把猪肚切好的部分扎紧,放入砂锅中,用文火煮至腐烂变软,在汤里加入少许芫荽调味,捞起猪肚,丢掉猪肚中的胡椒,吃猪肚喝汤。

功效:胡椒是健胃暖胃的好产品。该汤能调节胃寒症状,具有健脾开胃、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5,乌骨鸡炖栗子

材料:10个鲜栗子、1只乌骨鸡、1根生姜和适量精盐。

练习:剥鲜栗子,取栗子仁备用;乌骨鸡脱毛、去内脏、清洗和干燥。将乌骨鸡和栗子仁一起放入沙缸中,加入清水覆盖鸡和栗子,将生姜放入水中,用文火覆盖,炖2小时。往锅里加入少量精盐吃。

功效:无极肝平,入肺肾,养阴益气,益肺肾。栗子能补肾强筋。这两种食物可以一起秋季补肺,冬季补肾。

6,油炸蘑菇

材料:水蘑菇、鲜蘑菇、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和芝麻油。

方法:将蘑菇和鲜蘑菇洗净切片,放入煎锅中加热,加入油,翻炒蘑菇,加入生姜、酱油、糖和黄酒,翻炒至味道好,加入鲜汤,煮沸,加入味精和盐,用水淀粉增稠,倒入芝麻油,放在盘子上。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这道菜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更适合高血脂患者。

7,芝麻米粥

材料:精米100克,核桃25克,百合(干)10克,黑芝麻20克。

实践:干净抛光的圆粒大米;将大米、核桃仁、百合、黑芝麻放入砂锅中;加水,用小火煨至成粥。

功效:精米健脾益智;核桃仁能补肾健脑、强心益智。黑芝麻补充肝脏和肾脏,填充骨髓。全方具有补虚养阴、健脑益智、肝病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的功效。

8、橄榄陈皮瘦肉

材料:2颗潮州橄榄、1/3陈皮、100克瘦肉、少许生姜和1颗冰糖。

实践:橄榄清洗和去核;陈皮;将瘦肉洗净,切碎,放入炖锅中,加入250毫升冰糖和冷开水(约1碗),用水覆盖,炖约2.5小时。喝酒时会加盐。

功效:橄榄具有祛痰、消食、开胃、利咽的功效。陈皮清炖猪肉瘦肉味道醇厚,具有润燥、利咽、滋阴的功效。这是一种调理汤,用于肺燥、口干、喉痒引起的声音嘶哑。

9、萝卜羊肉汤

材料:羊肉750克,白萝卜500克。芫荽、盐、鸡精、料酒、葱、姜和胡椒。

方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厚丝,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丝;将锅点着,倒入基础油,炒姜片至香味,然后倒入沸水,用盐、鸡精、料酒和胡椒调味。水烧开后,先加入羊肉煮,然后加入白萝卜,把小火煮到萝卜碎了,然后撒上葱花和芫荽叶出锅。

功效:此汤能补中益气,暖胃散寒。

10、奇奇焖鸡[/s2/]

材料:肉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30克,白术10克,调味料适量。

方法: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加入各种滋补草药和香料,如葱、姜、蒜和盐酒,用文火煨1小时,吃肉喝汤。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易感冒的人。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