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运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
1944年6月23日和1944年7月4日,维捷布斯克-奥尔萨(Vitebsk-Olsa)、莫吉廖夫(Mogilev)、博布鲁伊斯(BoBruis)和博洛茨克(Bolotsk)等战役举行,完成了明斯克集团的包围圈。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一前线军与白俄罗斯第三前线军协调,于6月23日开始进攻。到6月25日,他们包围了维捷布斯克以西的五个德国师,并于6月27日彻底消灭了敌人。6月28日,主力部队占领了莱贝利市。7月1日,白俄罗斯第三集团军成功发起进攻,解放了鲍里索夫。就这样,第三和第四德国坦克部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6月28日,白俄罗斯第二前线军队突破了普洛尼亚河、帕夏河和第聂伯河沿岸的德军防线,解放了莫吉廖夫。白俄罗斯第一前线部队的右翼部队在6月27日之前包围了波布鲁伊斯地区的6个以上的德国师,并在6月29日之前消灭了敌人。与此同时,军队前进到斯维斯洛赫、奥西波维奇和老多罗希。7月3日,明斯克获得解放(见明斯克战役)。德国第四和第九集团军(超过10万人)在明斯克以东陷入围攻。波罗的海第一前线军解放了波兰兹克,并继续进攻西里艾。苏联红军在12天内以每天20-25公里的平均速度推进了225-28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的大片地区。德国“中央”集团军遭受了灾难性的失败,其主力被包围和粉碎。随着苏联红军到达波洛茨克和纳罗奇湖(Lake Narochi),沿着莫洛基诺和涅斯维尔以西的线,德国战略出现了400公里宽的巨大缺口。尽管德国最高司令部匆忙地从四面八方转移了几个师,试图缩小差距,但没有产生多少结果。苏联红军有可能追捕德国残余分子。战役第一阶段胜利后,总部向各军发布了新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各军应消灭明斯克以东的德军包围圈,继续向西发起坚决进攻。
第二级
(7月5日至8月29日)各方军队密切合作,成功开展了五次进攻战役,即siauliai、Vilnius、kaunas、Bialystok和lublin-Brest。在此期间,苏联红军消灭了明斯克以东的德国被围困群(7月5日至11日),先后击败了正在撤退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残余,严重破坏了从德国、挪威、意大利、荷兰和“北方”、“南乌克兰”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转移过来的部队以及“中央”集团军群后面新建的集团军群。苏联红军解放了整个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进入波兰,越过纳列夫河和维斯瓦河,接近东普鲁士边境。他们前进了260-400公里,将攻击范围扩大到1000公里。空军队对军队给予了有效的支持,派出了153,000多架战斗机突破防线,围捕德国全副武装的团体,渡河追击德国军队。这样,我们就可以牢牢地控制系统空,集中每个空集团军群的基本力量来支持各种陆军突击队,摧毁德国军队计划中的撤退并消灭他们全副武装的团体。舰队在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地区的行动有利于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以及博布鲁伊斯和明斯克的解放。
结果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各种军队、军种和武器的适当组织和协调行动对于确保军队在战斗中的顺利运作具有重要意义。苏联红军进行了几次协同袭击,旨在以宽阔的战线同时突破德国的防御,包围了德国全副武装的集团,并深入追击德国撤退的部队。在战斗中,苏联红军和游击队进行了广泛的协调。在白俄罗斯战役开始之前,游击队的任务是扰乱德国战役的后方,阻止德国人向前线派遣预备役部队,并通过无线电通知德国人他们的动向。在6月20日至23日期间,他们使通往最重要路段的铁路陷入停顿,扰乱了其他铁路线的运营。仅在6月19日晚上,游击队就炸毁了4万条铁路。在战斗过程中,他们摧毁了德国的通信线路,摧毁了他们的有效力量和技术武器,占领了居民区和水屏障渡轮,并扣留了他们,直到军队到达。
苏联红军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对正在撤退的德军进行了迅速而猛烈的正面追击和平行追击。追求速度快,深度大。陆军和陆军指挥官广泛使用快速军团和部队向正在撤退的德军后方推进,使得德国最高司令部不可能在预先准备好的地区预先组织防御。
大本营及时利用白俄罗斯战役取得的成功,在苏德战场上采取了其他方向的坚决行动。7月10日至24日,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三和第二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相继转向进攻。战略进攻的前沿从波罗的海延伸到喀尔巴阡山脉。苏联红军于7月17日至18日越过了苏波边境。波兰第一集团军的官兵和苏联红军一起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到8月29日,苏联红军已经到达耶尔加瓦、多布勒、西亚莱、苏瓦基、奥斯特罗夫-马佐维兹卡、普拉加、华沙郊区和维斯瓦河的西部,被迫转向防御。总推进深度为550-600公里。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德国最强大的集团之一“中央”集团军被击败,17个师和3个旅被歼灭,50个师损失一半以上。大约2000架德国飞机被摧毁。白俄罗斯战役的结果为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波兰对德国集团的新一轮猛烈进攻,以及在诺曼底登陆的美英军队发起的攻势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