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半有多残忍?于洪图因减半而被历史铭记!~今天有趣的历史编辑会给你详细的解释~
减半在历史上是一种死刑,但它比一般的斩首更残忍。减半后,人们仍然有意识,痛苦将永远伴随着人们失去意识,这可以说是惩罚十恶不赦的人的刑法。
这种残酷的减半出现在周朝。青铜斧曾被用于行刑。后来,在铁工具流行之后,刀子被用来执行死刑。这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要求刽子手用一把小刀切断。如果他不能切断,现场将会非常尴尬,甚至会对刽子手的职业道德更加不利。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铡草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它把人插入并切成两半。
在执行减半的过程中,囚犯被脱光衣服,以便于确定腰部位置。因为人体器官主要在上半身,被减半的人将会有意识,并能在死前存活几分钟。如果有人命令刽子手,那么在行刑过程中从上方移动刀子可以让犯人死得更快。但是,如果你想让犯人遭受更多的痛苦,你可以把被减半的犯人的上半身放在一块涂有桐油的木板上,这样血就不会流出体外。这将使囚犯能够持续3小时,最多5小时。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被减半。例如,秦朝总理李四被太监赵高诬陷,在城里被腰斩。明朝皇帝朱迪将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学者方孝儒减半,并接管了十多个家族。历史记载中最早死于减半的囚犯是秦朝总理李四,他在咸阳被公开减半。在明朝,当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时,更多的人死于减半。最著名的是方小茹。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减半的人叫于洪图。正是因为这部残酷的刑法才被废除。
清雍正十年,湖北考官俞洪图主持湖北科学考试时被砍成两半。于洪图,浙江海盐人,出生于临沂,康熙五十一年进士。雍正帝登基之初,雍正帝的八弟在宫廷会议上联系了许多大臣,向雍正提出挑战。这时,一位大权在握的官员于洪图借此机会挺身而出,慷慨捍卫雍正的尊严,雍正对此表示赞赏。这是于洪图成功的开始。如果不是意外,于洪图可以完全依靠他当时在官场中的知识和察言观色的能力,一举成名,如果运气好的话,混一个产品官员,赚一笔财富不成问题。不幸的是,于洪图的一生中发生了一场事故。
起初,清朝的规则非常严格。出国考官不允许带家人、交外交朋友或外出生活。他们应该尽力避免任何可能引起对瓜田和李怀疑的事情。碰巧在这个时候,于洪图最近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妻子,于是他在武昌租了一栋房子,把小妻子带到了武昌。
令于洪图惊讶的是,他的小妻子和她的通奸者合谋让于洪图讲述考试的全部故事,并以高价卖给考生。此外,于洪图的小妻子和她的奸夫也背着他偷偷受贿。最终,甚至文盲演员也通过了考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当时,湖北省省长王士军很快就听说了这件事。王士军和于洪图一直意见不一,所以他们立即写下了王座,并把它冲到了600英里外的首都。雍正帝一见王座,勃然大怒,立即派钦差大臣去湖北武昌核实事实。
起初,于洪图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一天结束时,所有证人和物证都在场。于洪图别无选择,只能认罪。随后,俞洪图的案件被刑事部报告给雍正。雍正是一个非常痛恨贪官的人,尤其是当他看到自己非常看重的于洪图如此腐败的时候。他更加愤怒了。他写道,并将刑部对于洪图的判决减刑一半。
时候到了,刽子手握紧铡草机,用一把小刀把于洪图切成两半。突然,于洪图的肠子在流血,太可怕了。这种减半确实是一种残酷的折磨。于洪图被拷打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两块,但他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仍然清醒。余洪图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一只手撑着上半身,一只手沾满了鲜血,在慢慢痛苦地死去之前,他连续写了七个“悲惨”的字。
平心而论,尽管于洪图并没有主动作弊,但他在这起事件中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用诚信来惩罚他也不算过分。如果是刀砍脑袋,于洪图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没有人会记得。然而,俞洪图用减半的特殊惩罚让历史记住了他。
邹石亨目睹了于洪图的惨死,在悼念雍正时描述了于洪图的惨死。雍正看了之后,感动万分。因此,他降低了圣旨,废除了减半的刑罚,这把减半的刀被封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就这样,始于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口减半,在清雍正时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于洪图成为最后一个死于人口减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