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它表明了当时美利坚合众国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殖民美国或涉足与美国和墨西哥等美国国家主权相关的事务。美国在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或国家与美国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如果相关战争发生在美国,美国会认为它是敌对的。
影响
2013年是《门罗宣言》发表190周年。《门罗宣言》一发表,就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100多年来,不同的人一直以不同的观点争论门罗主义。在随后的历史中,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当时,美洲的国际环境和美国的弱势使得美国外交决策者在处理拉美独立问题时面临严峻考验。门罗主义用和平的语言宣布,美国开始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的作用。它对国家战略的启示是发人深省的。
这一政策最早于1836年实施,后来被命名为门罗主义。美国利用这一政策反对得克萨斯和英国之间的联盟。
1845年12月2日,詹姆斯·波尔克总统向国会宣布,门罗主义必须得到严格执行,美利坚合众国应该积极向西扩张。
1852年,几位政治人物引用门罗主义,声称西班牙人被强行驱逐出古巴。
1898年,美国赢得了西班牙-美国战争,并从西班牙获得了古巴和波多黎各。
从1864年到1867年,拿破仑三世入侵墨西哥,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美国声称违反了这个政权。这一学说& # 39;。这是门罗主义第一次被公开称为& # 39;教义& # 39;。
19世纪70年代,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广义地解释了门罗主义,声称美利坚合众国不会容忍欧洲国家将他们在美国的殖民地相互转让。
1895年,美国国务卿理查德·奥尔尼(richard olney)再次从广义上解释门罗主义,赋予美国调解拉丁美洲边境争端的权利。这是奥尔尼的解释。
1902年12月9日,阿根廷外交部长发布了德拉戈主义,作为门罗主义的延伸,也就是说,欧洲列强不应该为了索偿债务而对美国国家使用武力。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将罗斯福的推论加入门罗主义,以确保美国有权干预拉丁美洲。这是对门罗主义的最大补充。
1930年发布的克拉克备忘录指出,门罗主义并没有赋予美国在拉丁美洲没有受到旧大陆势力威胁时进行干预的权利,因此否定了罗斯福的推断。
2003年是《门罗宣言》发表180周年,这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份重要文件。从发布之日起,就有广泛的争议。只有在当时的欧洲国家,对门罗主义的评价才非常不同。法国拉斐特等倡导者将门罗主义评价为“上帝只允许人类给世界最杰出的词语”;像梅特涅这样的诽谤者称之为“邪恶的教义和危险的例子”。长期以来,国内外政界和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
在当时美国实力薄弱、美洲国际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门罗主义向世界公开宣布。美国外交决策者做出了大胆而有远见的决定。"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结构的基石,应该得到肯定,因为它是在半个世纪后建立的,与外国独立生活。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一个共同标准,并将其牢牢扎根于民族意识之中”。门罗主义在发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正如后来的历史学家评论的那样,“门罗主义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它所做的事情,而是因为它的发展结果”。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一直基于这一原则。就在1960年,当苏联开始渗透到古巴时,它也被援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门罗主义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外交基础,其战略意义发人深省。
门罗宣言起源于美国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拉丁美洲国家在西班牙起义时开始了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拉丁美洲国家独立的国家。面对来自神圣联盟的干涉威胁,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提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反对在拉丁美洲恢复殖民化,主张承认拉丁美洲独立。经过激烈辩论后,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决定搁置坎宁的建议,独立解释美国的立场。门罗主义是由美国总统门罗于1823年12月2日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