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哈根斯(Von Hagens)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尸体加工厂,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行业。好奇心一直引导我们去探索。我们如何处理尸体加工厂的尸体?为此,一本杂志去工厂了解制作尸体标本的过程。
"生命已经结束,但身体可以永远保存."这听起来很奇怪,但是今天,在世界上,在中国和大连,这已经成为现实。这项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生物塑化”技术。
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冯·哈根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塑化的公司。尸体解剖、脱水和成型后,他们制作人体标本以供永久保存。想象一下,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既奇怪又可怕!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冯·哈根斯公司。公司位于工业园区的西北部,靠近山和海。从远处看,七楼的办公楼显得特别宏伟。离它十多米远的两层楼是人体车间。
商店
记者在陆书华部长等公司行政部门人员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标本存放车间。白色金属盒子长2米多,宽1米,高1米,填满了整个房间。没有噪音,没有凌乱的东西,室内温度适宜,通风效果好,一切看起来都很整洁。
因为这是第一次,记者在进入尸体加工厂之前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现在,装有尸体的金金属盒子就在眼前,但有些平静和安详。
"你能打开看看吗?"记者问道。
这时,两个穿着塑料工作服的男人走过来,打开了金属盖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盒子里装满了灰黑色的液体。里面漂浮着三块白布。
“这是尸体!”一名工作人员说。
白色包装没有显示人类的形态。工作人员说,这些是原始标本,必须先用20%福尔马林灌注,然后在解剖或运输之前,放入福尔马林的真空包装中至少4个月。福尔马林起到固定和消毒的作用。
这里的尸体是德国志愿者捐赠的,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辽宁检验检疫局的严格检验后从国外进口的一名随行官员强调。解剖出地下室,记者又来到解剖室。这是一个朝南的房间。房间很亮。尸体整齐地放在工作台上。尸体被白布覆盖着。
尸体切片
如果你看看眼前的场景,会觉得有些可怕:在15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排列着20张解剖台。从男性到女性,从年轻到年老,都被一群年轻人解剖和肢解。
每个解剖台旁边都有三四名年轻的工作人员,他们熟练地使用解剖钳、解剖钳等工具。在解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严肃的表情,没有语言,只有行动。“镊子...镊子...托盘……”他们重复这一系列的动作,小心地一个接一个地去除身体肌肉组织中易腐烂的脂肪,暴露出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如此仔细地清理人类标本平均需要1500-2000小时,这相当费力!”一名正在进行解剖的妇女说。
公司老板哈根斯对员工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说:“我们几乎所有的解剖人员都毕业于中国各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系。解剖技术是一流的!”
记者们聚集在没有人皮的尸体前,嗅了嗅,没有发现任何异味。
脱水
解剖工作完成后,进行“脱水工作”。
处理尸体
该公司的脱水车间不是很大,有六个盖着盖子的大金属盒子。"解剖后的尸体浸泡在这些盒子里."
车间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是将清洗过的尸体脱水。在此之前,尸体已经被福尔马林浸泡过,他们的工作是从冰冻的体液中取出福尔马林,在低温丙酮浸泡中用丙酮代替。
切片成形
在所有的工作完成后,尸体可以在冷冻状态下用锯子切成3.5毫米厚的切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切片区分受损器官和正常器官,如吸烟肺和正常肺。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区别等。
尸体除了被冷冻成切片外,还被制成各种形状。当我进入成型车间时,我的眼睛突然睁开,仿佛我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加工车间。只有在一个非常宽敞的房间里,尸体才被处理成各种姿势。有些人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托着下巴思考。有些人跑着,伸出一只脚踢足球,看起来很有活力。其他脚玫瑰空像勇士玫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