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闻言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问道:“你说什么?”
她这小儿子一直对婚事不上心,曾经她都要担心小儿子会一辈子不娶妻了呢。
二十有二的年纪了,别家这么大的,孩子都满地跑了。
要是这个小儿子对婚事稍微上点心,早几年娶了妻,也不会被永嘉惦记上,因着这个,郑氏也没少埋怨。
“母亲,我想娶陆大小姐,还望母亲成全。”
顾明璋又神色郑重地说了一遍。
这次郑氏听清了,她先是心中一喜,继而又是有些苦恼。
清心寡欲的儿子,终于说要娶媳妇了,她高兴。
但,目前状况,要是提亲的话,岂不是会给宋今瑶招来麻烦?
若不是担心这些,她早就想跟好姐妹提求娶的事了。
之前没提,一是担心自己儿子不愿意。
强扭的瓜不甜,就算顾明璋是她儿子,她也管不到儿子房内事,若是儿子对人家姑娘不喜,婚后不好好待人家,反而会坏了她和宋氏的姐妹情谊。
二也是担心永嘉难缠惹来祸事。
如今自家儿子主动说想娶宋今瑶的大女儿,郑氏第一个担忧没了,但还有第二个。
昨夜好姐妹出的设计永嘉去和亲的主意不错,她应该回去跟老爷提一提,她一个妇道人家没办法左右和亲之事,或许老爷和几个儿子能有法子。
若是成了,她这小儿子就能欢欢喜喜去娶陆文茵了。
郑氏想着事,一时没回答顾明璋。
顾明璋当下以为自己母亲是在意陆文茵和离过的身份。
便开口急切道:“母亲,陆大小姐虽说和离过,但她品性纯善,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孩儿是真心实意想娶她,还请母亲不要介怀她的过往......”
郑氏听了,瞪过去一眼。
“你真当母亲是那种老迂腐吗?你要是能娶到茵儿那孩子,母亲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在意她和离的身份,再说你姑姑不就是和离后嫁给了宣靖王吗,咱们家就出过和离妇高嫁的事,岂会反对你们!”
“那母亲为何一直不说话?”
“还不是在想怎么应对永嘉吗,你要是在这节骨眼上娶了茵儿,不是给你宋姨招麻烦吗。”
顾明璋顿时一噎。
母亲的担忧也的确存在,他感觉永嘉越来越疯癫了。
说不准真会干出什么伤害陆文茵的事。
不!
他不能让陆文茵受到伤害。
其实他没谈过感情,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心悦陆文茵,但毋庸置疑的是,陆文茵是第一个让他生了娶妻念头的人。
不是因为负责。
而且,他不排斥和陆文茵有身体的接触,反而还有一种兴奋感。
他确定,那不是因为药效的关系。
以往他是不喜被女人近身的,但一想到若是换成陆文茵,他是欣喜的。
“母亲,永嘉这个麻烦,我会想办法解决,只是陆大姑娘年岁不小了,我想请母亲跟宋姨私下里提一提,给我些时间去处理永嘉的事,然后我再登门正式提亲。”
顾明璋想起在御花园角门那里,有个锦衣卫看陆文茵的眼神很不对劲,那是爱慕的眼神,心中有了急迫感。
郑氏听了,笑了出来。
不由得取笑道:“你这是担心你宋姨提前把茵儿那孩子许配给别人?”
都说知子莫若母,这次郑氏还真是没猜错。
顿时,顾明璋一张俊脸红了个透。
瞧着小儿子这样,郑氏欣慰同时又诧异:“你是什么时候对茵儿上心的?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顾明璋不知怎么回答好,想起他对陆文茵做的逾矩之事,红晕直接从脸上蔓延到了脖颈。
郑氏看在眼里,心中发笑。
臭小子!
还知道害羞了。
“茵儿的想法你问过吗?可别是你一头担子热。”郑氏给顾明璋泼了桶凉水。
顾明璋怔愣了一瞬。
难道陆文茵会不喜欢他吗?
在假山内,他最开始失控冒犯的时候,陆文茵是抗拒的,但到了最后,他察觉陆文茵不反抗了,那就算是心里没他,也应该不讨厌他的吧?
一个女子名节那般重要,陆文茵能在那种情况下接近他,想来也是对他有些想法的吧?
更何况,陆文茵还舍命想要救他过。
思虑了一瞬,顾明璋笃定道:“母亲,孩儿想陆大小姐应该不会反对这门亲事。”
“如此,那等我抽个空先跟你宋姨谈一谈。”
结果,当日顾明璋就受了挫。
陆文茵在躲他!
从宋府离开的时候,全府的人都来送了,顾明璋眼巴巴望了一圈,唯独没见到陆文茵的身影。
顾明璋这人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当下他便决定,等回去养好身子,他立马要找陆文茵谈谈。
没料到,之后他接连两日来府中拜访,房门都说陆文茵去了铺子上。
转而他又去麒麟街的香奁阁找人。
可到了那里,铺里的掌柜又说陆文茵没有来过。
这日。
他又徒劳回了府。
郑氏见他神色不对,刚要开口询问,就听顾明璋先一步问道。
“母亲?您可有去和宋夫人提及我和陆大小姐的事?”
郑氏见小儿子头一次对姑娘家这么上心,不由得笑了。
“你宋姨这几日忙着墨白那孩子认祖归宗的事,茵儿丫头和渊儿铺子里的香料和布匹自那日皇宫后,便接了不少的单子,都忙得很,等她那里消停两日,母亲便去。”
那日从宋府离开时候,郑氏想着上门说亲总归要带些厚礼才是,没得仗着两人交情,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这么敲定婚事的。
这于礼不符。
也会显得她顾家对女方不够重视。
便也没着急开这个口。
这两日,她寻了不少好东西,就等着抽空带着去宋府,提一下两个孩子的婚事。
若茵儿那丫头对婚事没意见,她就和宋氏把婚事先私下敲定,等着解决了永嘉这个隐患后,再行对外公布出来。
“那,母亲哪日去,告知孩儿一声,孩儿跟您一起去。”
顾明璋认真道。
理是这么个理,但他就是莫名有些不安。
母子二人正说着话,这时顾明海下朝回来了。
他面上带着喜色,进了门就大嗓门地道:“夫人,璋儿,有好消息。”
郑氏一听,睨了眼过来:“什么好消息?难不成是永嘉薨了?”
“这......”顾明海一怔,他家夫人是有多讨厌永嘉啊,日日盼着人家死。
顾明海无奈地揉了下鼻子,旋即嘴角抽搐了下:“这倒是没有。”
郑氏失望的收回了视线,端起茶盏嘟喃:“那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顾明海嘿嘿笑了声:“裴大人派人来问我,咱家璋儿可是愿意进大理寺,先从左寺正做起,我觉得如今璋儿闲赋在家,去大理寺也不错,至少永嘉的手伸不到那里去,就应下了。”
说着,顾明海看向顾明璋:“璋儿你怎么看?大理寺你可愿意去?”
“去,孩儿愿意。”
顾明璋也是面色一喜,他之前就有心愿想入三法司。
只是郑氏一直不同意,认为三法司太得罪人。
现在父亲顾明海亲自应承下来,他岂会错过这次机会。
顾明海也很高兴,其实他也可以安排小儿子进自己所在的礼部。
但这般做了,多少会有人说他以权谋私。
如今朝中多有变动,正是敏感时期,他万万不能让人抓了小辫子。
正六品寺正对于刚在京入仕的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起点了,难得裴大人还想着他们一家。
而且他们跟裴惊蛰私交还算不错,璋儿去了那里,也不用担心会被永嘉撺掇人给穿小鞋。
还有,听裴惊蛰的意思,是有意培养璋儿当接班人,不过这话顾明海没有跟郑氏和小儿子说,就怕二人太过喜形于色,会坏了事。
“那这两日,璋儿你准备下,咱们去拜访下裴大人,当面道个谢。正巧这几日他回府养伤了,夫人可以准备些药材补品之类的。”
“好,父亲。”
郑氏原本想说些什么,但见这父子二人都一副极为兴奋的模样,反对的话到底还是咽了下去。
罢了,大理寺也不错。
只要不是都察院就行。
都察院可是负责弹劾百官的,去了那里会更容易被孤立和得罪人。
这日。
宋今瑶带了楚墨白去燕府认亲,同行的还有两个女儿。
燕老太君拉着楚墨白红着眼眶说了好一会话。
直到宋今瑶见到燕老太君神色露出疲倦之色,她才带着几个孩子告辞。
出来的时候,小舅母沈长书追出来。
她笑语晏晏,开口前暧昧地看了眼宋今瑶身后的陆文茵,而后把宋今瑶拉到一旁。
低声问:“之前跟你说的让茵儿和方凜相看的事,怎么说?茵儿那孩子可愿意?”
宋今瑶被问得一愣。
这几日忙,差点忘了这事。
左右周围没旁人,大女儿又在身侧,便扭头喊来陆文茵上前。
当面问了陆文茵意见。
话落,宋今瑶道:“茵儿?只是见上一面,若是你不喜,咱们日后再找合适的就罢。”
如今被调包扔掉的老三找回来了,她又了却了一桩心事。
目前,就盼着两个女儿能寻到如意郎君。
陆文茵没想到母亲和沈长书喊她过来,当面问的会是这事。
攥着帕子沉默了半晌。
她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顾明璋那张俊逸清冷的脸。
心中微痛。
这几日顾明璋寻过她多次,她是知道的。
但她不敢见他,怕见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那样如天上皎月一般的人物,不该是她一个和离妇能肖想的。
她沉思了一会,忍着心中的钝痛感,点了点头。
“一切听母亲的安排。”
这样也好,她岁数渐长又是和离身份,早日嫁了人,就不会再有奢望了。
宋今瑶察觉到大女儿兴致不高,但也不清楚是为何。
只以为是因着之前那段婚姻,对嫁人一事心中望而却步。
便宽慰道:“茵儿,就是你打算终身不嫁,母亲也不会说什么的。一切以你意愿为主,左右咱们府上现在不缺钱财,母亲养得起你,再说还有你目前经营的那间铺子,生意红火,所以你莫要心气低。”
“喜就是喜,不喜咱见了面便拒了,明白吗?”
陆文茵闻言心中划过一股暖流,乖巧地点头。
“母亲,孩儿明白。”
就是因为明白,明白家人是真心待她好,她才不能做个老姑娘,一直耗在府中,这样也会影响二妹的婚事。
陆文茵心思细腻又敏感,宋今瑶也不知道大女儿这句明白,是明白到偏的这般厉害。
当即和沈长书定下两个孩子见面的时间。
只想着,等见过面之后再说。
若是能成最好,不能成,她也不会逼大女儿。
她的想法是,宁可不嫁,也不能再错嫁了。
总归,她不会让大女儿轻易嫁人了,等和方凛见过面后,若是第一印象还不错,就让两个孩子接触一下,细品下对方的人品。
之后再谈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