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众人想出个所以然,苏曼卿又扔下了一枚炸弹。
“如果我们输了,不仅这十个名额全部让出,我还可以把洗衣粉配方无偿赠送给贵厂。”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赵进强倒吸一口凉气,陈志平更是惊得张大了嘴。
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那要是你们赢了呢?”
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苏曼卿:“要是我们赢了,合作条款要改一改,日后洗衣粉的利润,部队要再提高五个百分点。”
没错,当初谈合作的时候,苏曼卿不仅要了十个名额,还要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刚才说撤销合作的话,苏曼卿不过是吓唬一下赵进强而已。
毕竟以部队现在的条件来说,想要建个厂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从审批到建成最快要明年七八月了。
现阶段跟日化厂合作对军嫂们来说,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而作为日化厂生产主任,陈志平对于这二十点的利润,一直都有些耿耿于怀。
觉得厂长不应该答应这个条件。
此刻听到苏曼卿的话,他心底控制不住地升起了一丝贪念。
要是他们赢了,岂不是不用出这二十点的利润,还白得洗衣粉配方和生产工艺?
赵进强却显然比陈志平谨慎多了,他可不敢小瞧这个年轻的军嫂。
“不知道苏同志想要比什么?”
苏曼卿轻抬了抬手,淡淡道:“不急,我话还没说完。”
闻言,赵进强只能按下心中的疑惑,朝苏曼卿比了个手势。
“苏同志,请讲。”
苏曼卿目光直直地看向曹锦秀,一字一顿道:“如果我们赢了,除了刚才的条件,曹同志还要当着全厂职工的面,为今天的无礼言行向所有军嫂道歉,并且主动申请调去最辛苦的包装车间工作三个月,亲身体验一下什么叫做'公平。”
听到这话,军嫂们哪里还不知道,苏曼卿这是想借比试的名头,帮她们在日化厂立足,顺便出一口恶气?
而曹锦秀脸上再次失去了血色。
包装车间是厂里最辛苦的地方,每天要站八个钟不说,还要搬运沉重的货箱。
让她去那里干三个月,这简直是在要她的命。
“我不同意!”曹锦秀一脸抗拒地说道:“凭什么要我去包装车间?我只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
陈志平也不愿外甥女吃苦,急忙打圆场:“这个赌注是不是太重了?要不……”
“重吗?”苏曼卿微微一笑,“比起曹同志想要剥夺十个军嫂工作机会的行为,这个惩罚已经很轻了。毕竟,她只是去体验三个月,而这些军嫂,失去的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连原本觉得惩罚过重的工人都纷纷点头。
不少人甚至脸上还露出一抹解气的表情。
曹锦秀仗着是主任的外甥女,平日里在工厂一向趾高气扬,如今可算是踢到铁板了。
苏曼卿:“再说,既然是竞争,就要愿赌服输。你要是连比试结果都不愿意接受,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论'公平'二字?”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曹锦秀哑口无言。
赵进强见状,立即表态:“苏同志说得对!既然打了赌,就要认赌服输!”
曹锦秀在众人注视下,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咬牙认下这个比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志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道:“既然是比试,那总得有个题目吧?”
苏曼卿:“题目很简单,就比解决实际问题。我听说贵厂的肥皂生产线最近遇到了模具堵塞的问题,每天要停工两小时清理,就比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还是她上次来日化厂考察时无意中听到的。
听到这话,赵进强眼睛陡然一亮,这个问题困扰他们很久了,厂里的技术骨干都束手无策。
“这个题目好!就比这个!”
军嫂们不知道模具堵塞要怎么解决,可出于对苏曼卿的迷之自信,她们没说什么。
反倒是曹锦秀听到要比模具堵塞的问题,顿时就慌了神。
她一个普通工人,哪里懂这些技术问题?
“等等!”曹锦秀急忙开口,“既然是比试,那题目应该由双方商定才对。我在生产线上干了三年。最熟悉流水作业,要比就比生产线速度。”
苏曼卿闻言,不慌不忙地反问:“曹同志刚才不是口口声声说,军嫂们不配获得工作机会吗?现在正好可以看看,到底谁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说完,她又看向赵进强,“赵厂长,模具堵塞导致每天停工两小时,一个月就是六十个小时。按照贵厂的生产效率,这相当于少生产了上万块肥皂。解决这个问题,对厂里的效益至关重要。”
赵进强巴不得她真的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又怎么会拒绝?
“苏同志说得对!就比这个!这个问题确实亟待解决!”
陈志平还想替外甥女争取:“厂长,小曹她毕竟不是技术员,这题目对她太不公平了。”
“公平?”苏曼卿眉毛微挑,“曹同志质疑军嫂们的能力时,可没考虑过公不公平,现在要展示真本事了,反倒讲究起公平来了?再说了,你们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还怕咱们这些外来的?”
这话直接说得陈志平哑口无言。
曹锦秀不相信苏曼卿会故意挑不擅长的领域跟自己比试。
可此刻她已经是骑虎难下。
最后一咬牙,她答应了下来。
“比就比!不过我要求可以请教厂里的老师傅!”
她舅舅是生产主任,那些老师傅再怎么样都要卖她这个面子。
加上她确实比她们这些外来的要熟悉。
谁赢谁输还说不准呢!
“可以。”苏曼卿爽快答应,“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这很公平。”
见两方都说好了,赵进强赶忙拍板。
“好!那就分头行动,三个小时后在会议室会合,汇报解决方案。”
曹锦秀如蒙大赦,赶紧拉着陈志平就往技术科跑。
她得赶紧找几个老师傅帮忙出主意。
而苏曼卿却不急着求援,而是对身后的军嫂们道:“走,我们去生产车间看看。”
黄翠萍有些疑惑地问道:“曼卿,咱们不去找技术员请教吗?”
“解决问题要先了解问题。”苏曼卿微微一笑,“与其听别人说,不如亲自去看。”
知道她向来有主意又有本事,军嫂们也没再说什么,就跟在她的身后一块来到车间。
苏曼卿并没有直接去查看模具,而是先和操作工人聊了起来。
“老师傅,这模具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堵?”
她亲切地问一位正在操作的老工人。
老工人见是军嫂,热情地回答。
“一般都是下午两三点开始,越到晚上堵得越厉害。”
“每次清理的时候,你们都发现什么问题?”
王兴梅也学着苏曼卿的样子问道。
另一个工人插话。
“清理出来的都是些结块的皂浆,黏糊糊的,特别难弄。”
军嫂们分散开来,有的观察设备运行,有的记录操作流程,有的甚至帮着工人做些零活,在劳动中了解情况。
与此同时,曹锦秀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她带着技术科的两个技术员,正对着图纸争论不休。
“肯定是模具设计有问题!”年轻技术员坚持道。
“不对,是原料配比的问题!”老技术员反驳。
曹锦秀在一旁急得直跺脚:“你们倒是给个准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