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 第284章 校长:全体注意,看我操作

第284章 校长:全体注意,看我操作

    “平波”

    校长观察了沙盘上的代表着板垣师团阵地的区域后,转头看向今天指挥作战的萧平波开口问道:“现在主攻方向是哪里?部队推进到什么位置了?”

    听到校长叫自己,萧平波顾不得多想,连忙上前一步,站在沙盘面前。

    拿起指挥棒开始向校长介绍目前战场形势:“回校长,郊城前线,我二旅目前正集中力量,攻击敌军正面外围防线”

    “在飞机的协助下,正面战场上已取得一定突破,但敌军抵抗异常顽强,火力凶猛,我军伤亡不小,进展较为缓慢”

    “临沂前线的一旅,目前正在由北向南进攻板垣师团的后翼,已成功夺取敌军外围多个支撑点,但板垣收缩兵力很快,其外围阵地依旧稳固,我军正在调整部署,准备下一步的突击......”

    萧平波的汇报条理清晰,既说明了进展,也点出了困难,非常客观的描述了一下此时的战场形态。

    总共六七万人的部队摆开阵仗,拉出二三十公里的战线进行野战,双方还都是精锐,这样的作战,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战斗的。

    也就是板垣师团的后勤被断,战场最近的机场也被摧毁,要不然的话,打上大半个月都不奇怪。

    不过就算是这样,想要全歼这样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鬼子主力师团,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没办法,中央一师兵力不够,无法封锁整个战场,板垣师团只要想跑,随时可以跑路。

    一个伟大的人会在未来几年后,提出至少三比一这个全歼敌军得作战原则。

    想要完成全歼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是基本前提。

    三比一这个情况下,还是精锐围歼处于运动中的普通部队,精锐碰精锐的情况下,至少五比一,甚至更高。

    上次围歼十三师团,就是出动了连同中央一师在内,十多万人的部队,这才完成围堵。

    听着萧平波的介绍,校长眉头却越皱越紧。

    “缓慢?不行!”

    等萧平波介绍完战场的动态,校长立刻不满的训斥道:

    “现在日寇援军正在急速赶来,独立混成第3旅团最多七日就能到达临沂,这七日是全歼板垣师团的最佳时机,绝对不能给板垣喘息的机会,必须持续施加最大压力”

    听着校长的训斥,萧平波诧异的看了李学文一眼,不是说本次战略目标是重创板垣师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会发起围歼作战嘛?

    怎么校长直接张嘴就是全歼?

    小李长官能怎么说,轻轻摇了下头,示意俺也不知道校长怎么想的。

    俩人在背后的小动作,并没有引起此时处于瘾头上来的校长的注意,只听校长接过指挥棒,对着沙盘开始部署起了作战计划。

    校长指着板垣师团左翼第11联队,与第21联队的结合部,开口道:“打仗不能死板,不能只会结硬寨,打呆仗”

    “日军正面防线过于坚固,强攻代价太大,我们就要避实击虚”

    “这里,就是这里,日军两个联队的衔接处,必然存在指挥协调的间隙,防御也相对薄弱。”

    “平波,你立刻组织一次夜间突击,就选在结合部这个点,集中所有火力,给我打开一个缺口”

    校长这个命令,看着还行,但也只能是看着了。

    刚发起进攻才多久,小鬼子的兵力还没有消耗,哪能直接进攻小鬼子的结合部,就算能打进去,也无法取得太大的战果,就会被小鬼子给撵出来。

    打这里完全是无用功啊。

    萧平波看了一眼李学文,示意让李学文上去劝劝。

    但是李学文全当没看见萧平波的示意,开什么玩笑,这一看就是校长瘾头上来了,这个时候上去劝除了会挨上一顿骂,什么结果也改变不了。

    反正现在的主要战略是消耗鬼子兵力,不管是打正面还是打交界处,都能起到消耗鬼子兵力的效果,随他去吧。

    看到李学文装死,萧平波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校长英明”

    萧平波先是一个立正,高声赞了一句后,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开口委婉的劝说道:“校长,这个结合部也在我们的进攻计划中,只不过根据前线侦察和今日交火情况来看,日军兵力还相当充足”

    “我部进攻这个区域,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战果,只会徒增伤亡”

    “卑职以为,是否可以先集中火力兵力,对正面战场的日军进行猛攻,待其兵力,弹药进一步消耗后,再投入主力,对此处实施决定性一击?如此,方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萧平波这番话已经说得相当委婉,但是,后续发展却并没有出乎李学文的预料。

    校长当时就火了,你一个学生,竟然敢质疑我这个身经百战的校长的命令?

    怎么?是认为我这个校长的指挥能力不行?连一个区区师级的攻坚战都指挥不了?

    猛地将指挥棒往沙盘边一撂,吓得指挥部里一众参谋噤若寒蝉。

    校长脸色难看,目光锐利的盯着萧平波,语气失望的训斥道:“平波,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是黄埔的学生,是我蒋某人的学生,怎么如今也学会了那些杂牌军的习气,畏敌如虎,保存实力?”

    他背着手,开始在沙盘前急促地踱步,声音越来越高:“什么徒增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为党国牺牲,是军人的荣耀”

    “我们现在是在跟日本人抢时间,你慢慢消耗?等日军的援兵到了,到时候就不是伤亡大小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围歼计划的失败,是放虎归山,这个责任,你承担得起吗?”

    “打仗,有时候打的就是一股气,一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当年我在东征惠州,叛军的火力难道不猛吗?城墙难道不高吗?”

    “但我们黄埔学生军,就是凭着这股不怕死的精神,一鼓作气,拿下来了”

    “现在,我们装备比当年好,兵力比当年多,难道勇气反而比不上当年了吗?夜间突击,正是发挥我军近战夜战优势,扬长避短的好机会”

    校长越说越觉得自己抓住了战略上的关键,直接下达了不容更改的命令:

    “我意已决,就按照我说的办,立刻组织精锐,就在今晚,从这个结合部给我撕开一道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