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姥姥去医院看望宋正功这个女婿时,得知宋奶奶帮宋沛年卖礼盒,商姥姥心里有些不得劲。
也顾不得多待,放下手中的水果就朝宋沛年的小院赶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她也要帮好外孙卖礼盒。
商姥姥极力推销自己,她能说会道,她有人脉...
宋沛年哪能不同意这个必须要走后门的推销员工,只能连连邀请商姥姥的加入,“姥姥,有了你,我们这个团队那就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越说,商姥姥唇角的笑意越大,完全满意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走,而是又吃了宋沛年做的饭,这才喜滋滋走了。
她也要出门谈生意!
-
这天早上前来宋记点心铺购买点心的顾客,一走近柜台就看到不同,柜台左边最显眼处摆了两个大大的竹编礼盒。
一个盖着的,另一个打开着的,里面有四样糕点,两礼盒下面还有两行小字——
元旦礼盒。
十元钱一盒。
看到礼盒要十块钱,全都忍不住咂舌,这卖的也太贵了吧!
不过摆在里面的四样点心可真好看,花花绿绿的,但是糕点颜色又不俗气,反而看着特别有档次。
正好有一个顾客询问这个礼盒,店员介绍道,“这是我们点心铺推出的元旦礼盒,里面有四样不同口味的点心,外酥内咸的牛舌饼,枣香酥脆的枣花酥,软糯香甜的千层糕,松软香甜的白雪糕。”
“这四样糕点做起来麻烦,耗费时耗力,所以就以元旦礼盒的形式出售。还有啊,这礼盒看着贵,但是这每样糕点都有一斤二两,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五斤了,大家伙想想,咱们店最便宜的鸡蛋糕都要一块五斤。”
唐小妹推销着又将手放在嘴边,压低了声音,像是说秘密似的,“大家伙别不信,这礼盒还是我们老板回馈大家伙儿才出的。”
此话一出,一些觉得礼盒卖的有些贵的顾客立刻觉得也没有那么贵了,差二两就五斤的糕点,算下来才两块钱一斤,更不要提还白得了一竹编盒子呢!
有些心里痒痒的顾客就忍不住询问道,“那这礼盒什么时候开卖?元旦当天?”
唐小妹立刻堆笑回答,“现在就可以预定了,定金两块钱,我给你一张盖章了的条子,你元旦前三天都可以凭条子来取。”
最后又吆喝了一句,“先到先得,礼盒数量有限!”
问话的顾客想着元旦要去儿子女朋友家谈亲事,提上这么一个礼盒也有面儿,当场就掏出两块钱预定了一个礼盒。
有一就有二,陆陆续续就有顾客跟着一起定,都是想着走重要亲戚家去的时候提上一个有面儿。
唐小妹又要忙着称重,又要忙着开条子,有些忙不过来,送完早餐的宋沛年正好回来,让唐小妹帮着开条子,他则给顾客称重打包。
忙忙碌碌一早上,卖出去了足足三十二个礼盒。
不说唐小妹,宋沛年都对这疯狂的售卖情况懵了,要知道,距离元旦还有小半个月呢。
果然,任何时代都有舍得花钱的顾客存在。
帮唐小妹收好摊子,又嘱咐这两天一直和宋奶奶住在小院的铁蛋好好在家待着,宋沛年便带着一包鸡蛋糕去了隔壁赵大娘家。
被赵大娘迎进她家院子之后,宋沛年将手中的鸡蛋糕递过去,便说明来意,“赵大娘,你能帮我在附近招几个爱干净手脚麻利婶子吗?”
见赵大娘面上有些疑惑,宋沛年又解释道,“这不是元旦快到了嘛,我打算出一批礼盒,但是我忙不过来,我便想请七八个婶子帮我六天忙,也不是白忙活,我每天给五块钱的工资,不包吃。”
赵大娘一听一天五块钱,那不六天就有三十块?
立刻拍着胸脯将这活儿给揽下来了,又笑着推销自己,“不是我吹,我和我家儿媳妇全都是爱干净的,干活也麻利,到时候你别怪大娘我私心将我们婆媳二人加上。”
赵大娘的儿媳妇是她儿子从乡下带回来的,两人是赵大娘儿子当知青时结的婚,由于政策限制,她儿媳妇是农村户口也就没了供应粮,现在一家子全靠赵大娘老伴和她儿子干零工养活。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赵大娘完全拒绝不了,即使被宋沛年多想,她也拒绝不了。
宋沛年连连摇头表示不会,笑着道,“我招的就是赵大娘你这种爱干净的。还有啊,我这天天做糕点,最受打扰的就是你家。”
除了赚更多钱,这也是宋沛年推出礼盒的原因之一。
单单每天院门口围这么多顾客,隔壁两家就深受其扰,所以宋沛年便想着招隔壁赵大娘当零工,若是这次干得不错,倒是可以将赵大娘招为长期员工。
还有另一边隔壁的杂货铺,宋沛年经常去他家买白糖红糖,同时来买糕点的顾客也给他们带来的客流,倒也没听他家抱怨过。
至于每天的香味攻击,宋沛年表示无能为力。
两人又聊了几句,宋沛年便提出告辞,临行之际又道,“招工的事儿就麻烦你了,赵大娘。”
赵大娘很是殷勤地将宋沛年送出院门口,连连保证,“这事儿交给我,你尽管放心。”
“行,我放心。”
-
宋沛年终究还是低估了宋奶奶和商姥姥两老太太的战斗力。
两老太太一个帮他卖出去了一百二十九个礼盒,一个帮他卖出去了九十七个礼盒,还全都是交了定金的那种。
宋沛年拿着一叠厚厚的定金还有些恍惚,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拍她俩的马屁,将两傲娇老太太给哄开心了。
第二件事就是给牛师傅递口信,让他再多做三百个礼盒,因为糕点铺这边也卖超了。
第四件事就是麻烦隔壁赵大娘再帮他多招两个临时工。
忙完这一通,也就到了接宋正功回家养伤的日子了。
宋正功是真的运气好,虽说腿和手摔骨折了,但是其他问题一点都没有,中老年人最害怕的摔倒后而导致的中风情况他也没有,仅仅住院半个月,他就被医生通知可以出院了。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住院期间的营养补充。
出院时,宋家那边宋大伯一家,还有商家那边商舅舅一家看到宋正功时,全都说他住院还住胖了,精神面貌也变好了不少。
经过大家一致商定,宋家所有人都同意宋正功就在宋沛年的小院休养。
这其中,小铁蛋蹦得最欢快,因为他可以继续住在小院啦!
他在小院住了十来天已经乐不思蜀了,每一天都可以和最爱的哥哥一起玩,然后还可以吃刚出炉的糕点,哥哥做的美味饭菜。
或是小孩长肉快的原因,小铁蛋瘦弱的脸颊突然变得丰盈,大家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捏脸的时候手感变好了。
与此同时,个子也蹿高了三厘米。
小铁蛋身上还有一点明显的变化,所有人都发现他没有那么‘乖’了。
近些日子天天跟在宋沛年屁股后面,胆子变大了许多,不再是安安静静的模样,而是敢进行初级版的上房揭瓦了。
用商姥姥的话来说,那就是总算变得好养活些了。
小铁蛋吃得好,每天又运动了,连着好久都没有‘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了。
就连一直面色憔悴的商寇华因为不用考虑铁蛋的吃饭问题,与大儿子之间的心结也解开了许多,又有宋沛年时不时的投喂,她的气色也好了不少,甚至比一般人的气色还要好一点。
商舅母问她时,商寇华笑着夸了一通宋沛年,又道,“还有我每天都吃小年给我做的枣糕,所以气血越来越好。”
隔壁听到这话的宋伯母摸了摸自己的脸,忍不住道,“那我也要将我每天吃的山楂小饼换成枣糕。”
商寇华笑着接话道,“嫂子你不怕长胖了?”
宋伯母看着面色红润的商寇华连连摇头,“还是气色最重要。”
一边是娘家嫂子,一边是婆家嫂子,三人聚在一起聊着女人的那点事儿,突然闻到一股格外霸道的奇异香味。
商舅母不自觉就吸了吸鼻子,感叹道,“好香!”
三人也顾不得聊天了,而是奇奇往厨房里探去。
她们刚刚也想帮忙的,但是宋沛年嫌弃她们碍手碍脚的,还有厨房小,人多了挤得慌,就美其名曰让她们出去喝茶聊天休息。
今天宋正功出院,宋家和商家两边家人都来接他出院,以前也将他当亲儿子对待的商舅舅丝毫不客气,昨天晚上就嚷嚷着让宋沛年下厨招待他们。
想着来的人多,又是农历初冬了,宋沛年便准备了火锅。
鸳鸯锅,一边是蜀地火锅,一边是菌汤火锅。
小铁蛋本来专心致志完成宋沛年给他下达的剥蒜任务,闻到这味,像个小炮仗似的,一瞬间凑到宋沛年面前,条件反射性地抱住他的大腿就开始卖萌,“哥哥好香啊!”
宋沛年正在切牛肉,闻言垂下头看了小铁蛋一眼,“马上就好了。”
又看外面围坐一圈的宋正功和宋大伯商舅舅他们,吩咐小铁蛋道,“饿了让你爸给你剥花生吃。”
外面一圈人正在进行简易版围炉煮茶呢。
他刚将炉子给提回来,他都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回,就已经被宋爷爷他们美美享受上了。
小铁蛋显然对外面的吃食没有兴趣,纹丝不动,使劲摇头,“我不要!我等会儿要吃哥哥做的饭。”
他小,但是他不傻。
他肚子小,吃得本来就少,现在吃花生更占肚子,一会儿他就吃不了什么了!
宋沛年对这个人心挂件有些无奈,拿起刚刚炸好的小酥肉递给小铁蛋,“那吃这个。”
小铁蛋开心接过,喜滋滋吃了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宋沛年就喊吃饭了,围炉煮茶的一圈人全都一窝蜂进来端菜。
一个宋沛年自家的炉子,一个从隔壁赵大娘家里借来的炉子,全都烧的十分旺盛。
一口炉子坐上一口锅,锅是宋沛年找铁匠定制烤盘时就打好了的,一边是红彤彤的红锅,一边是清澈的清汤锅,在旺盛的炉火下翻滚着。
炉子边是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菜。
宋沛年一大早去肉联厂买的毛肚、鸭肠,鲜切牛肉、羊肉,他亲手捣的虾滑、牛肉丸、鱼丸,昨天晚上卤的猪蹄和鸡爪,各类素菜,以及一大盆的小酥肉。
样式不多,但是每份菜的份量都满满当当的。
商舅舅近两年闯南走北,火锅他是吃过的,还是在蜀地吃的,但是当第一口毛肚入口,他就知道不一样!
好外甥做的这个火锅就是不一样!
麻辣鲜香。
还有这个蘸料也调的特别好,各类调料的味道都特别搭,混合在一起发挥出本身最大的美味。
一圈人吃第一口的时候全都称赞了两句宋沛年的后手艺,但是吃了两口过后,也顾不得寒暄了,全都加入了‘抢食’大战。
宋沛年感觉锅里有无数双筷子在夹菜,好在他手稳,次次都夹中了自己想要吃的。
但是小铁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左看右看,全都在埋头苦吃中,没有一个人记得他。
他人又小,筷子使用的也不灵活,一个想要吃的都没有抢到。
正打算以哭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嘴巴刚刚一瘪,碗里就出现了他一直想要吃的虾滑,抬头看果然是自己最爱的哥哥。
小铁蛋搬着自己的小板凳绕过商寇华,朝宋沛年那儿挤过去,甜甜道谢,“哥哥,你对我最好了。”
然后又开始他日常的油腻告白,“我最最最喜欢你啦。”
或许一开始宋沛年觉得还有些新鲜,但是听多了真的腻的慌,于是又给他挑了一个牛肉丸,一个鱼丸放在他的碗中,将他挥开,“吃吧。”
“吹冷了再吃。”
铁蛋又油腻道谢,还在宋沛年的手臂上蹭了蹭,就像一只小猫。
只不过被蹭的人一脸嫌弃。
一圈人看到这一幕,全都偷偷笑了。
这两兄弟,真的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