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544章 尼玛……问亲打直球?

第544章 尼玛……问亲打直球?

    李月兰心中暗道:“来了,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好大儿来问亲了”。

    面上却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荣幸。

    “长公主折煞民妇了!沈大人青年才俊,位高权重,品貌能力皆是万中无一,乃是人中龙凤。能得沈大人青眼,是我们芝芝的福气,只是……”

    她话锋一转,面露难色。

    听着李月兰对儿子的夸赞,昭阳长公主便决定趁热打铁,语气更加热络:

    “月兰妹妹既然也觉得我家砚儿尚可,那便是再好不过了。不瞒妹妹,我家这老二,离京之前便同我与侯爷明言,他心仪你家芝芝,非卿不娶。如今芝芝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何不趁此机会,咱们两家先把这事儿定下来?也好了却一桩心事。”

    李月兰内心:尼玛……打直球?

    脸上却依旧是一副受宠若惊又十分为难的神情:

    “这……这,长公主厚爱,民妇感激不尽。只是……这事儿我真做不了主。不瞒您说,我家这儿女的亲事,我和他爹都是由着他们自己的心思的,断不敢勉强。这……我家老大谢锋都还没谈婚论嫁呢,这芝芝,我们真不着急。”

    沈巍内心:你不着急,老子着急!!!

    他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面上沉稳,心里却忍不住腹诽咆哮。

    长公主笑容微滞,但还是维持住了风度。

    “月兰妹妹,你看,我家砚儿如此诚心,而芝芝也确实是难得的好姑娘,两人年纪........年纪也到了,又携手完成了这《浮世录》,冥冥之中岂不是天作之合?至于谢锋的亲事,那也好办。他如今十九了,一表人才,前程似锦,若是月兰妹妹需要我这个做姐姐的牵线搭桥,京城里的侯府千金、世家贵女,也是娶得的。”

    李月兰尴尬地笑了笑,十九的儿子、十五的女儿,她确实不着急。

    实在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周旋,心里也更惦记着儿子的安危,索性心一横,强行转移了话题,脸上带了一抹真实的担忧:

    “长公主、侯爷、老夫人,您们的好意,民妇心领了。只是……这亲事,终究是孩子们自己的大事,还是等他们都从疫区平安回来再说吧。如今沈大人和我家锋哥儿都在那疫区生死未卜,听说那边情况十分凶险。不瞒诸位,这几日我频频做噩梦,心中实在不安得很。锋哥儿也已经好些天没往家里捎信了,我这心里着实焦急得跟什么似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正想冒昧问问侯爷和长公主,不知……沈大人这边,可有疫区那边传来的新消息?他们……可还安好?”

    这一问,瞬间将风花雪月的问亲话题,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席间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

    长公主安抚道:“月兰妹妹切莫过于忧心,我们最后一次收到砚儿的家书,是五六日之前。信中只言事务繁杂,一切安好,想来是疫区诸事千头万绪,一时耽搁了书信往来,也是常有的。”

    沈巍也沉声开口:“谢夫人放心,朝廷对疫区的情况极为关注,若有重大变故,兵部与玄策卫必有加急军报传来。至今未曾收到消息,便说明局势尚在掌控之中。谢峰身手不凡,心思缜密,定能护佑自身周全。”

    沈老太君拍了拍李月兰的手背:“月兰啊,放宽心。锋哥儿那孩子一看就是有福气、有担当的,吉人自有天相。咱们在这边干着急也无用,不如今天我们也给砚儿写一封家书问问,咱们做长辈的就安心等着,别孩子没事,咱们自己先熬坏了身子。”

    李月兰见镇北侯府这边似乎也并未收到什么“出事”的隐秘消息,那没有消息,反而是最好的消息。

    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难不成是锋哥儿那边的空间出了什么问题,导致他无法进出?

    还是疫区情况真的严峻到让他连塞张纸条的时间都没有?

    她压下翻腾的不安,对安抚她的众人感激道:

    “多谢长公主、侯爷、老夫人宽慰。如此我便稍稍安心了。若是……若是侯府这边有沈大人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无论如何,还望能告知我一声,也好叫我这颗悬着的心,能落下来些许。”

    “这是自然。说起来,那日桃溪村荷塘之事,现在想来仍是后怕。若非那张秋笙及时出手相救,萱儿怕是……”

    她怜爱地看了一眼身旁一直安静坐着的女儿。

    “说起来,还未曾好好谢过那位张小哥。月兰妹妹与他家相熟,不知这张秋笙平日为人如何?家中又是怎样光景?”

    李月兰明白长公主这话是要切入下一个正题了。

    便也如实告知,言语间满是真诚的赞赏:“这孩子性子是顶好的,沉稳踏实,品性纯良,孝顺长辈,友爱妹妹,话不多,但心思细腻,做事极为专注认真,从不与人争执,也从不因自己手艺好就拿乔,谁家有个需要帮忙的,他都肯搭把手,在村里口碑极好。就是……性子有些闷,不太会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是个实心眼的老实孩子。家里人口也简单,就他和他父亲,还有一个妹妹图图,便是前日落水被白衡掌柜所救的那位姑娘。家中虽不富贵,但靠着手艺,日子也过得殷实安稳,新盖的青砖瓦房,敞亮干净。”

    李月兰这一番朴实又恳切的夸赞,听得沈巍微微颔首,沈老太君眼中也流露出几分满意。

    沈萱一直提着的心,此刻终于悄悄落回了实处,甚至忍不住偷偷瞄了父母一眼,见他们并无厌弃之色,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希冀。

    昭阳长公主心中飞快地将李月兰的话与自己之前打听到的消息相互印证。

    沉吟片刻,她才缓缓开口:“如此听来,倒是个踏实肯干、有真本事的年轻人。虽出身乡野,难得的是品性端方,有一技之长傍身。”

    这顿饭,除了沈老太君依旧吃得津津有味,其余几人更多是浅尝辄止,各有心事。

    长公主没能从李月兰口中得到关于谢秋芝亲事的肯定答复,李月兰也没能从镇北侯府这里获得儿子谢锋的确切消息,双方心中都悬着一块石头。

    用完最后一道甜品,长公主优雅地用帕子按了按嘴角,目光再次投向李月兰。

    “月兰妹妹,今日叨扰许久,多谢你的盛情款待。关于萱儿与那张秋笙之事……光听妹妹说,终究是隔了一层,不知可否劳烦你,带我们亲自去那张秋笙家中瞧瞧?也好让我们……当面与他‘谈谈’。”

    这“谈谈”二字,她说得意味深长,既是考察,也是表态,更是要将这件事推向一个明确的节点。

    李月兰自然也清楚,这段时间,张图图和白衡进展顺利,张秋生和沈萱这边却是毫无动静。

    现在镇北侯府既然松口,并且愿意放下身段亲自登门,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姿态。

    于情于理,她这个中间人都无法拒绝。

    “长公主愿意屈尊前往,是秋笙那孩子的造化。民妇这就为诸位引路。”

    沈萱闻言,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膛。

    沈老太君拄着拐杖站起身:“好好好,去看看,去看看那孩子!月兰,前头带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