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桃源村里正谢忠,带领村民,勤恳耕作,勇于试种‘百日收’新稻,获此祥瑞丰收,敢为天下先,其功可表。特赐封尔为 ‘农事司丞’ ,正九品衔,仍兼桃源村里正,赏银三百两。另,桃源村全体村民,勇于尝试,勤于农桑,赐 ‘勤勉农桑’ 匾额一块,悬挂于村祠,赏村中公账白银两千两,御制精钢镰刀一百三十把,每户一把,以彰尔等收割‘百日收’之勤勉,加赏上等健牛三十头,助益村中牛马车站运营,便利乡里。 望尔等再接再厉,永为楷模。钦此!”
这道旨意,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虽然农事司丞只是一个正九品的官职,在官制中,只是入门级别,但关键在于它能让谢里正从一个平民变成了有官方身份的“臣”,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说的直接点,就像是皇帝亲点的农业示范村村长。
“里正爷也当官了!农事司丞!”
“咱们全村都有赏!还有匾额!”
“镰刀!还是御制的精钢镰刀!这可比俺家那破铁片子强多了!”
“嘘,小点声,要是让谢铁匠听了去,小心他下回不接你家的活儿......”
“每户都有!皇上连咱家有几户都清楚!”
“三十头健牛!咱们牛马车站这下可威风了!”
“以后租车送货就更方便了,这赏赐实在!”
“皇上圣明!真是想到咱庄稼人心坎里去了!”
“皇上万岁!皇上圣明!”
谢里正老泪纵横,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一个乡下老头子还能有官身,虽然只是正九品,但那是皇恩浩荡啊!
他带着哭音,重重叩首:“草民……不,臣谢忠,携桃源村全体村民,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的村民们也跟着激动地高呼万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狂喜。
就在大家以为,今天的赏赐正式结束的时候。
福顺公公深吸一口气,展开了最后一道,也是最为特殊的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立言之功,不在显达,而在明心见性、烛照幽微。翰林院掌院学士沈砚所纂《浮世录》,既有治国之深谋,更见恤民之实录,振聋发聩,足为当世之镜鉴。
然而文字所述,终需丹青所绘,方能令不识之民,亦生共鸣。
《浮世录》画功卓绝,朕之赏赐虽迟但到。今特颁此恩荣,正式下旨,以表彰谢秋芝之功。
今有云槐县桃源村谢氏女秋芝,秉慧质于心,运灵秀于笔。其所作《浮世录》插画,不泥古法,独辟蹊径,以形写神,以墨传真。使灾民之悲,吏治之恶,皆呼之欲出,如闻其泣,如见其血。朕览其画,如临其境,深恻于怀,如闻警钟长鸣。
朕更闻,谢氏女秋芝近来正为《大宁桃源蒙学》诸书绘制插画,笔触生动,意趣盎然,于启蒙教化之功,润物无声。此等裨益文教、嘉惠学童之劳,朕心甚慰。
其画虽署‘芝芝’之号,然笔力千钧,不让须眉,实有‘半仙之笔’之誉,当得朝野共仰,士民同钦。”
圣旨念到这里,全场已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极高的评价震住了。
皇帝不仅知道谢秋芝,还如此推崇她的画作!
甚至连她“芝芝”的署名都知道!
福顺公公继续宣读,语气更加激昂:
“夫画艺精微,未许男儿独步,才华辉光,何曾因女子减色?谢氏以红妆之质,运扛鼎之笔,助此经世之作,其功至伟,其艺可传。特此明诏天下:
赐谢秋芝‘翰林院特聘丹青供奉’之职,职比七品,准其居家创作,不入画院拘束,享官俸,专司典籍绘事。即日起,凡《大宁桃源蒙学》及后续官修启蒙文教书籍之插画事宜,皆由谢秋芝主理,著礼部每月定时将书稿送至其宅,按例完成,务必使图文并茂,广启童蒙。
赐御制‘神悟丹青’匾额一方,悬于其宅,以彰其艺。
赐内府所藏《历代名绘集成》一部、澄心堂纸百幅、宫中御用墨锭十方,上等紫毫笔二十支,助其挥洒才情。
准其画作独立成集,刊行天下,广传于世。另赐金银、彩缎、宫花等物,依制颁赏,以资嘉奖。”
最后,福顺公公的声音带着一种宣告天下的恢弘气势:
“朕今此举,非为私赏,乃为公心。愿自此,天下之士,无论男女,但有所长,皆得施展,共励于清时。谢氏其勉之!愿卿永持此笔,丹青写尽天下意。通告天下,周知此意。钦此!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千百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沉沉暮霭!
谢秋芝本人已经完全呆住了,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七品供奉!
居家办公!
御笔匾额!
画作独立成集,刊行天下!
皇上这赏赐,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种宣言,一种对她,乃至对天下所有有才女子价值的肯定!
谢广福和李月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激动得无以复加。
他们的女儿,竟然得到了如此超越规格的恩赏!
尤其是李月兰,作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明白,这道圣旨对女儿、对天下女子意味着什么。
齐安内心已是惊涛骇浪:“皇上这是……这是要借谢姑娘之事,开千古之先河啊!女子为官,虽是有衔无实权,但意义非凡!翰林院供奉!这清贵之职,多少进士都求之不得!《浮世录》刊行天下,谢姑娘的芝芝画名本就随之传扬四海!此举必将激励无数闺阁女子自学奋进!”
围观的村民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议论狂潮。
“秋芝丫头……当官了?七品?跟县太爷一个品级?”
“老天爷!女子也能当官?还是翰林院的官?”
“皇上亲口说,女子的才华不比男人差!”
“《浮世录》如今已经传遍天下,其实咱村秋芝的名声也早就名扬四海了,只是咱们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神悟丹青!这匾额……咱们村真是出了凤凰了!”
这道圣旨,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对个人的赏赐,它像一道强光,照亮了一个新的可能。
所有人都意识到,从今天起,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五道圣旨,如同五道惊雷,接连在桃源村上空炸响,谢家院内院外,沉浸在一片欢腾与震撼之中!
福顺公公宣旨完毕:“谢供奉,请接旨谢恩吧。”
谢秋芝压下心中的万千波澜,双手高举过头,恭敬接过那沉甸甸的明黄色卷轴:
“民女谢秋芝,叩谢陛下天恩!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随后福顺公公亲自将象征“翰林院供奉”的官凭文书交到谢秋芝手中,声音温和:
“谢供奉,快快请起,皇上爱才之心,天地可鉴。往后,您可是‘奉旨作画’的人了,望您妙笔长青,再创佳作。”
当装着御赐文房四宝和金银绸缎的箱子被一一抬入院中,那份“皇恩浩荡”的冲击力才真正席卷了每一个人。
等宫中仪仗浩浩荡荡离去,院外围观的村民瞬间涌了进来,道贺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了不得!了不得啊!秋芝丫头这是当上女官了!吃皇粮了!” 王老五嗓门最大,激动得满脸红光,仿佛是自己得了封赏。
“七品!咱们桃源村,竟出了位女官老爷!” 谢里正声音都有些发颤。
李月兰被身边几位婶子拉着手恭喜:“我就说秋芝丫头不是池中之物!那画儿画的,连皇上都惊动了!往后咱们村的孩子启蒙,看的都是她画的书,这福气,哪里去找!”
一片赞美声中,谢秋芝嘴角笑得有些尴尬。
“好吧……翰林院特聘丹青供奉,名头是够响亮的。但这‘每月定时定量派发任务’,‘按例完成’……这不就是变相的‘体制内KPI考核’吗?还是送货上门、居家办公的那种。本以为穿越了能当个自由艺术家,结果一纸诏书下来,直接成了给朝廷打工的‘御用插画师’,五险一金……哦不,是七品俸禄倒是有了,可这活儿也得干到退休啊?”
她脑海中甚至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礼部官员每月初一脸严肃地抱着书稿上门,如同甲方爸爸派发需求:
“谢供奉,这是本月《大宁桃源蒙学·算数篇》的插画任务,共三十幅,要求生动形象,贴合童趣,月底前务必交稿。”
想到这里,她几乎要扶额叹息。
自由是相对的,皇家的“铁饭碗”端起来了,想随便放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真是……
“谢供奉,恭喜你,成功考编上岸了!”
还是沈砚这个大坏蛋亲自推荐,皇帝亲自面试、特招入编的。
不过,当她看到父母眼中难以掩饰的骄傲,看到乡亲们淳朴而热烈的笑容时,那点小小的吐槽瞬间烟消云散。
“管他的,给谁画不是画,有好处就成,就当自己接了个大单吧,而且还是稳定几十年的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