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518章 油葵种子大卖,谢明月被家暴

第518章 油葵种子大卖,谢明月被家暴

    夜晚,谢秋芝挑灯夜战,设计了一幅半人高的收购广告画。

    画面运用了鲜艳明快的色彩和夸张放大的手法:

    画中央是一滴金灿灿、仿佛要流淌出来的油滴,周围环绕着栩栩如生、颗粒饱满的核桃仁、花生、油菜籽、芝麻、油葵籽的放大特写,每一颗都仿佛带着光泽,诱人无比。

    旁边配着醒目的文字:“月兰磨坊 大量收购 各类上好油料籽实!”

    下面留出了填写单价的位置。

    最后,她拆了家里其他不常用的画框,暂时将这幅广告画固定好,总算大功告成。

    第二天一早,李四璟赶着马车,李月兰和谢秋芝小心翼翼地将框好的广告画护在马车里,一路往云槐县而去。

    到了县城,李月兰留在奇珍坊,一边摆弄那幅醒目的收购广告画,一边向谢大虎打听目前市面上各种油料籽实的行情价格。

    李月兰问清楚了各类籽实的价格,心中有了计较,拿起笔,在那幅巨幅收购广告的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填上了收购单价。

    一幅清晰明了、诱人无比的“收油”广告画,正式亮相奇珍坊门店最显眼的位置,只待有货之人上门询问了。

    李四璟则陪着谢秋芝先去完成“实地考察”。

    他们先去了半日闲食肆,王掌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亲自端出那五样招牌菜让谢秋芝仔细观察色泽、摆盘。

    王掌柜忍不住夸赞:“谢姑娘,您这可真是太专业了!有您这般用心,画出来的画肯定错不了!”

    接着他们又去了四方春饼店,赵掌柜更是夸张,直接现场表演了摊春饼的绝活,那薄如蝉翼、韧而不破的饼皮让谢秋芝大开眼界。

    考察完毕,两位掌柜热情得让谢秋芝都有些不好意思。

    半日闲食肆的王掌柜非要留他们品尝那五样招牌菜,盛情难却,两人只好坐下。

    味道嘛,自然比不得李月兰的手艺,但也算过得去。

    谢秋芝和李四璟都给予了礼貌而中肯的评价。

    临走时,春饼店的赵掌柜更是用油纸给他们打包了厚厚一叠刚出炉的春饼,还硬塞了一只油光红亮的烤鸭,乐呵呵地说:

    “带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自己卷着吃,香着呢!”

    回奇珍坊的路上,李四璟抱着烤鸭和春饼,忍不住打趣谢秋芝:

    “芝芝妹妹,看来以后你这广告画的生意得多接点!每次‘考察’都连吃带拿,这日子,美得很!下次再有这好事,可一定还得叫上四哥我啊!”

    谢秋芝被他逗得哭笑不得:“四哥!你想得美!人家那是客气,是看在生意的份上!你还真想天天去蹭吃蹭喝啊?小心吃成个圆球!”

    说笑间,两人回到了奇珍坊。

    一进门,就发现店里靠近青砖墙的那一侧新设的种子柜台前格外热闹,围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不少桃源村眼熟的乡亲。

    只见大嗓门的陈大娘正扯着嗓子问柜台后的赵桥:

    “小桥子!你给大娘说说,这油葵种子,买回去咋种啊?真像四璟小子说的那么好?开花好看还能榨油?”

    赵桥显然受过专业培训,一点也不慌,拿起一纸包油葵种子,耐心地解释:

    “陈大娘,您放心!这油葵啊,好伺候!地整平了,挖个小坑,一个坑里放两三粒种子,盖上薄土,浇透水就行。它喜欢太阳,地别太涝就成。等到时候开出金灿灿的大花盘,肯定好看!等花盘背面变黄了,籽粒变黑了,就能收了,晒干了送到月兰磨坊,能换银子!”

    旁边另一个村民打趣道:“陈大娘,您这是打算把您家那几亩好地都种上油葵,搞个油葵花海啊?”

    陈大娘嗓门更亮了:“咋啦?不行啊?月兰和四璟都说能挣钱,还能看花,我多种点咋了?到时候你们可别眼红!”

    又有人问赵桥:“那种了油葵,明年还能种‘百日收’吗?”

    赵桥笑着回答:“能!怎么不能!油葵收了,把秸秆一还田,肥着呢!正好接着种‘百日收’,一点都不耽误!”

    “你们咋那么墨迹,人家月兰刚才在店门口都摆上收购的“广告画”了,我看上面就画着油葵呢,你们不买,让让道,我先买个两包。”

    “嘿,你急啥,我们没说不买,小桥子,给陈大娘来.....来十亩地的。”

    柜台前气氛热烈,你一言我一语。

    谢秋芝穿过热闹的店铺走到后院,就听到谢大虎和娘似乎在说着什么,语气有些唏嘘。

    “……那明月嫁给马财主之后,听说一开始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还来过咱们店两回,买了些珍珠首饰,打扮得很体面。可这个月就没见着她人影了,听说是……是被打了呢。”

    谢大虎的声音带着点难以置信。

    李月兰有些诧异:“人家屋里头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谢大虎憨厚地挠了挠头,解释道:

    “马财主家对门有个八婆婆,常来咱们店买糖酥给她孙子吃,这一来二去就熟络了。她知道谢明月和我同村,前几天来买糖酥的时候跟我闲聊,说大概是半月前,马财主不知道在哪儿听说了谢明月出嫁之前……不检点,有什么……好些个‘裙下之臣’之类的难听话。马财主当天就发了大火,把谢明月打了个鼻青脸肿,关在家里不让出门了,唉……”

    他重重叹了口气,似乎对同村人的遭遇感到有些惋惜。

    李月兰心里“咯噔”一下。

    半月之前……流言……

    这时间点和对谢明月名声的精准打击,让她瞬间联想到了儿子的那句“我自有分寸”。

    心里顿时明白了什么,八成是锋哥儿的手笔!

    这报复……也算是谢明月咎由自取了,听到她如今的境遇,李月兰又想起和她共侍一夫的谢招娣,不愿再提起他们家的破事,岔开了话题:

    “不说她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大虎啊,这段时间你多留意一下市面上可以榨油的油料籽实,核桃、花生、油菜籽这些,有多少,咱们就按照市面价收多少。跟人家说好,要是愿意直接送货到咱们村的磨坊,我愿意额外补贴车马费。”

    她顿了顿,又叮嘱道:“对了,我看今天种子柜台那边挺热闹,估计接下来村里会有很多人来买种子,尤其是油葵。你们一定要把每种种子的习性、怎么种、注意事项都给人家讲清楚,讲明白!别到时候人家拿回家不会种,不出芽,或者种死了,反过来还得骂咱们种子不好,坏了咱们奇珍坊的名声。”

    谢大虎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东家您放心!这事儿我一定办好!赵桥那小子机灵,我也盯着,保准让每个买种子的乡亲都明明白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