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63 章 工真市的夜晚

第 363 章 工真市的夜晚

    李毅飞说了自己的要求后,郑云峰就离开了李毅飞的办公室。

    郑云峰离开后,办公室厚重的木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只剩下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李毅飞并没有动,他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坐姿,身体深陷在宽大的皮质座椅里,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光洁的红木桌面。

    他的目光看似落在对面墙上那面鲜红的旗帜上,实则早已内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脑海中的复盘。

    刚才那场算不上漫长,但意义非凡的班子成员见面会,如同电影胶片般一帧帧在他脑中回放,每一个人的表情、语气、措辞,甚至细微的肢体动作,都被李毅飞提取出来,反复揣摩。

    “赵永辉,刘清……” 李毅飞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名字。

    市长赵永辉,年纪比较大,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面容沉稳,发言时姿态摆得很正,对新书记的到来表示出充分的尊重和期待,言语间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

    但李毅飞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偶尔掠过的审视,那是一种评估,一种衡量,绝非简单的欢迎。

    常务副市长刘清,则显得更为活络,在赵永辉发言时,他身体微微倾向对方,脸上始终挂着附和的笑容,几次恰到好处的补充,都精准补充了赵永辉的观点。

    这两人,一主一次,一稳一活,配合默契,显然是紧密捆绑的利益共同体。

    他们在工真市深耕多年,树大根深,自己这个空降的书记,在他们看来,恐怕更多是需要“磨合”甚至需要“小心应对”的对象。

    “郑云峰……” 想到这位秘书长,李毅飞敲击桌面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此人行事干练,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无论是刚才见面会时,他始终落后自己半步,引导介绍却不抢话的姿态,还是对自己提出的秘书、司机、住宿、文件等要求毫不拖泥带水的应对,都显示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紧跟一把手的明确态度。

    在赵永辉和刘清明显自成一体的情况下,郑云峰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有原则、懂规矩,并且初步看来愿意向他靠拢的姿态,显得尤为可贵。

    这是他在工真市可以,也必须初步倚重的力量。

    最让他琢磨不透的是副书记周雨婷。

    她是班子中唯一的女性,穿着简约,妆容精致,自始至终保持着得体而略显疏离的微笑。

    她的发言四平八稳,既表达了支持,也看不出任何倾向性。

    但李毅飞凭借多年历练和心理学知识的积累,敏锐地察觉到她那平和目光下隐藏的审视与计算。

    尤其是在赵永辉就某个宏观规划问题侃侃而谈时,周雨婷端起茶杯,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那细微的动作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平静,或者说,是一种不以为然。

    可以肯定,她和赵永辉绝非同路。

    但她自身的立场是什么?

    是观望?是等待价码?还是有着更深的图谋?

    这个女人,像一本没有打开的书,需要耐心和机会去翻阅。

    政法委书记彭家河的态度倒是鲜明。

    这位身材魁梧的汉子,嗓门洪亮,表态时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直接表示坚决服从市委领导,配合李书记工作,全力保障工真市的社会稳定。

    这份“坚决”里,或许有省委政法委书记仇风明提前关照的因素,但这份姿态本身,对初来乍到的李毅飞而言,是难得的支持信号。

    相比之下,纪委书记沈弘就显得温和许多。

    他强调了纪委的监督职责,表示将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话语严谨,符合身份,但少了几分彭家河那种扑面而来的力度。

    看来,即使有令天明那层关系,沈弘也选择了更为稳健,甚至可以说是更为保守的站位。

    这符合纪委工作独立性的要求,但也意味着,想要获得纪委更大力度的支持,还需要他李毅飞拿出足够的威信和明确的施政方向。

    其他的常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在初次见面的短暂交锋中,还难以看出明显的色彩,更像是在观察风向,审慎地保持着距离。

    “六分……” 李毅飞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评价。

    凭借初次见面的有限信息,能对工真市的权力核心层看出六分底色,他已经基本满意。

    剩下的四分,需要在未来的博弈中,在具体的工作推进中,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去检验、去填充。

    一把手的能力,不仅在于看清局面,更在于破局、控局的能力。

    李毅飞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工真市的中心城区,高楼林立,车流如织,午后的阳光给城市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显得繁荣而充满活力。

    但这份繁荣之下,潜藏着怎样的挑战。

    来之前李毅飞研究过工真市的资料,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财政压力不小,社会矛盾也时有显现。

    上面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必须尽快打开局面。

    “笃笃笃……” 敲门声再次响起,沉稳而有节奏。

    “请进。”

    进来的是郑云峰,他身后跟着一位年轻干部,抱着厚厚一摞文件资料。

    “书记,您要的政府工作报告、近三年的经济发展统计年鉴、各项重点工作的规划书和进展汇报,都在这里了。”郑云峰侧身示意,年轻干部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整齐地码放在办公桌旁的书架上。

    “效率很高,云峰同志。”李毅飞转过身,目光扫过那摞起来颇具分量的材料,点了点头。

    这些文字和数据,将是他快速深入了解工真市的重要途径。

    “应该的。”郑云峰示意年轻干部离开,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轻薄的文件夹,双手递到李毅飞面前,“书记,这是初步筛选的秘书人选名单。

    按照您的要求,聚焦近一两年毕业的男性公务员,一共三位。

    他们的基本情况、学业背景、实习鉴定和进入单位后的初步考察材料都在里面。

    司机人选,办公室已经联系了民政局退伍安置办和武警支队,正在筛选近一两年退伍、政治过硬、技术娴熟、性格沉稳的军人,预计明天上午能把初步名单报给您。”

    李毅飞接过文件夹,没有立刻打开,而是看着郑云峰,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云峰同志,对这几位备选的秘书人选,你有什么初步印象?”

    这个问题,既是在了解情况,也是在试探郑云峰的态度。

    看他是否会趁机安插自己人,或者对某人进行明显的倾向性推荐。

    郑云峰面色平静,回答得滴水不漏:“书记,这三位同志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层层选拔进来的,基础素质和品行经过组织考察,都是过硬的。

    他们各有特点,一位文字功底比较扎实,一位组织协调能力突出,还有一位对经济工作有一定了解。

    具体哪位同志更符合您的工作节奏和要求,还需要您亲自面试把握。

    我能保证的是,名单上的同志,背景清白,目前没有听到不良反映。”

    郑云峰既提供了客观信息,又严守了组织程序,将最终决定权完全交还给李毅飞。

    李毅飞眼中掠过一丝满意。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既有能力,又懂得分寸的下属。

    “好,我先看看,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我分别见见这三位同志。”

    “好的,书记。”郑云峰利落地记下,随即又道,“您的住宿已经安排好了,市委旁边的一号院,独栋小院,安静,安保也好。

    里面彻底清扫过,所有生活用品都换成了新的。您看是现在过去看看,还是晚些时候?”

    “一号院……” 李毅飞知道那个地方,那是历任市委书记的住所,代表着地位,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和无形的压力。“晚上我自己过去吧,钥匙先放你那里。”

    “明白。”郑云峰欠身,“那您先忙,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

    郑云峰再次离开后,李毅飞坐回办公桌后,首先翻开了那份秘书人选名单。

    他看得很仔细,不仅看学历、专业,更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历、社会实践和兴趣爱好。

    秘书是领导的耳目和手脚,更是形象的延伸,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他需要的是脑子活、笔头硬、嘴巴严、有悟性,最重要的是忠诚可靠的年轻人。

    这种忠诚,不是对他个人的依附,而是对事业、对原则的忠诚。

    李毅飞仔细比较着三个人的履历,试图从字里行间读出他们的潜力和心性。

    这个过程,并不比分析常委会班子轻松,同样是一场无声的考察。

    时间在专注的阅读和思考中悄然流逝。

    当李毅飞初步圈定一个感觉比较对路的人选,准备明天重点考察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城市华灯初上。

    李毅飞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肩膀,感到一阵饥饿。

    他没有选择让食堂送餐,也没有惊动郑云峰,而是决定独自出去走走,找个地方随便吃点东西。

    没有通知任何人,李毅飞穿上外套,将手机和钱包揣进兜里,独自一人走出了市委大楼,融入了工真市初秋的夜色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