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内的气氛,因李毅飞那句举重若轻的回应,显得更加微妙。
徐文渊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底深处那一闪而逝的阴霾,却没有逃过李毅飞的眼睛。
傅伯年教授则似乎对李毅飞更加欣赏,讲解时偶尔会与他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参观继续向前推进。徐文渊显然不甘心第一招就被轻易化解,他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在寻找着下一个机会。
当一行人来到一幅气势恢宏的明代山水立轴前时,徐文渊再次开口,这一次,他的目标更加明确,话语也更具诱惑力。
“唐书记,李市长,您二位请看,”徐文渊指着画作,语气充满激情,“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难得的是,这位海外收藏家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他明确表示,愿意将包括这幅画在内的三幅核心展品,以绝对的诚意,支持我们北古省,特别是水又市的文化建设!”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毅飞,声音提高了八度:“这位收藏家愿意以每幅画象征性的一元人民币,将这三幅国之瑰宝转让给我们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
然后,由我们基金会,正式、公开、无偿地捐赠给水又市人民政府,用于装点新落成的市行政会议中心,提升我们政府的文化品位和对外形象!
这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义举啊!”
“一元钱?”旁边有随行人员发出低低的惊呼。
这三幅画,任谁都看得出价值连城,一元钱和白送几乎没有区别。
唐副书记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看向徐文渊:“哦?这位收藏家真有如此胸怀?”
“千真万确!”徐文渊拍着胸脯保证,随即转向李毅飞,语气变得极其“诚恳”,“李市长,您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既能彰显我们水又海纳百川的胸襟,又能为新城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了这些艺术珍品的加持,我们水又市的文化形象,必将更上一层楼!
您表个态,我们基金会全力配合!”
压力再次涌向李毅飞。
唐副书记在场,对方打着“爱国”、“公益”、“提升城市形象”的旗号,言辞恳切,理由冠冕堂皇。
若是断然拒绝,不仅显得小家子气,不顾大局,甚至可能给唐副书记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毅飞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徐文渊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相信,在这种情势下,李毅飞很难找到完美的推拒理由。
然而,李毅飞的神色依旧平静如水。
他并没有立刻回应徐文渊,而是微微侧身,面向唐副书记,语气恭敬而不失沉稳:
“唐书记,徐理事长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体现了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也展现了基金会支持地方发展的诚意。
我代表水又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先肯定,稳住对方,也给唐副书记一个态度。
紧接着,李毅飞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接收如此贵重且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文物,并非简单的物品交接。
这涉及到几个关键问题,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这也是对捐赠方和文物本身负责任的态度。”
李毅飞伸出手指,一一列举,目光清明,逻辑严谨:
“第一,是文物的鉴定与估值问题。
虽然我们有傅老这样的权威在场,但按照《文物保护法》和相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接收如此级别的捐赠,必须经由国家或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正式的鉴定和评估报告,明确其文物等级和市场参考价值。
这是后续入库、管理、保险的基础,马虎不得。”
第二,是保管条件和安全责任问题。
李毅飞看向身后的文化局长和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市行政会议中心是否具备恒温恒湿、防火防盗防虫等专业的文物保管条件?
需要立即组织专业力量进行评估。
如果没有,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进行改造?
后续的日常维护、安保力量配置、专项保险费用由哪个预算科目支出?
这些都需要详细的方案和资金保障。”
第三,是接收程序和产权问题。
李毅飞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接收如此大额的捐赠,需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甚至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接收后,产权归属国家,管理责任在市政府,任何个人无权处置。
我们必须确保整个流程合法合规,经得起历史和审计的检验。”
说到最后,李毅飞再次面向唐副书记,态度诚恳:“唐书记,不是我李毅飞瞻前顾后,不敢担当。
实在是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既不能辜负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更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让好事变成坏事。
我的意见是,请徐理事长和基金会方面,先提供这三幅文物的正式鉴定评估文件。
我们水又市这边,立刻组织文化、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对保管条件、经费需求、接收流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拿出具体方案后,按程序上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议。
您看这样是否更为稳妥?”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节有度。
既没有直接拒绝,给对方留下口实,又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接收”行为,拉回到了复杂、严谨的行政程序和法律责任框架内。
李毅飞完美地扮演了一个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的市长角色,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唐副书记听完,沉吟片刻,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嗯,毅飞同志考虑得很周全,很有责任心!
接收文物捐赠不是小事,确实应该依法依规,把工作做细做实。
文渊同志啊,李市长的意见很中肯,你们基金会要积极配合,把前期工作做扎实。”
徐文渊脸上的笑容彻底僵硬了,心里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他精心设计的“公益”陷阱,被李毅飞用一套组合拳打得七零八落。
不仅预期的效果没达到,反而被李毅飞牵着鼻子,要去做一堆繁琐的“前期工作”。
这等于把他架在了火上,进退两难——做,耗时耗力且结果未知;
不做,就显得他之前的提议轻率,甚至别有用心。
“是……是,唐书记,李市长考虑得确实周到。”徐文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干涩地应承下来,“我们基金会一定……一定全力配合。”
傅伯年教授在一旁微微颔首,看向李毅飞的目光中欣赏之意更浓。
这位年轻市长,不仅有原则,更有智慧,懂得利用规则来保护自己和城市的利益。
接下来的参观,徐文渊明显蔫了不少,话也少了。
他原本准备的后续招数,在李毅飞这堵密不透风的“规则之墙”面前,似乎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展览参观在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送走唐副书记一行后,李毅飞站在“翰墨艺廊”门口,望着远去的车队,目光深邃。
孟子义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市长,刚才……”
李毅飞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回去再说。”
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李毅飞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刚才看似轻松应对,实则精神高度紧绷,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市长,您真是料事如神。”孟子义由衷地说道,“徐文渊果然在捐赠上做了文章。
要不是您提前让我们研究了相关法规和流程,今天恐怕真要被他将一军。”
李毅飞摇摇头,神色并无得意:“不是料事如神,是不得不防。
他们这次学乖了,知道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知道直接送钱不行,就披上‘文化’、‘公益’的外衣。
手段更高明了,但也更阴险。”
李毅飞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渐渐亮起的灯火,语气坚定:“不过,任他千般计谋,我自有一定之规。
这个‘规’,就是党纪国法,就是程序正义。
只要我们自身立得正,行得端,做事都摆在桌面上,严格按照规矩来,他们就无隙可钻。”
李毅飞转过身,对孟子义吩咐道:“通知下去,联合工作组明天就成立,你协调一下,让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
记住,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工作是认真的,但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刚才我提的那几条来,形成书面记录。
我们要把这件事,做成一个依法接收捐赠的范本,而不是给人留下任何话柄。”
“明白!”孟子义郑重点头。
经过今天这一番较量,徐文渊等人短期内恐怕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借口接近他。
但李毅飞也清楚,利益的诱惑足够大,这些人绝不会轻易放弃。
他们就像潜伏在阴影里的毒蛇,一旦时机成熟,还会再次露出獠牙。
不过,自己也无所畏惧。
这场在规则与智慧层面的博弈,让李毅飞更加确信,只要坚守底线,善用规则,就能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破开迷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