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又市,这座因快速发展而备受瞩目的省会城市,连同它年轻的市长李毅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毫无意外地成为了流量焦点。
任何一点关于它的风吹草动,都能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掀起舆论的巨浪。
尤其是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针对李毅飞个人背景和财产的质疑声,如同野火般在各大论坛、社交媒体上蔓延开来。
尽管水又市宣传和网信部门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试图澄清、引导,但谣言往往跑在真相前面,其扩散的速度远超管控。
标题耸动、内容充满暗示的帖子被大量转发、评论,其中混杂着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被带了节奏的愤慨网民,以及少数唯恐天下不乱的水军。
“三十二岁的市长?骗鬼呢!背后没人谁信?”
“听说他家底厚得吓人,钱从哪里来的?”
“肯定是个关系户,不然能升这么快?”
类似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
他们并不关心事实真相,只愿意相信自己臆想中的“黑幕”,情绪化的宣泄取代了理性的思考。
这股汹涌的舆情,其背后推手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水搅浑,让李毅飞和市政府疲于应付舆论压力,从而无暇他顾,干扰乃至阻碍开发区等重点项目的正常推进。
很快,压力传导到了北古省层面。
大量网民涌入北古省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留言,要求“彻查李毅飞”,“给公众一个交代”。
舆情汹汹,已然呈现出失控的苗头。
面对这种情况,北古省省委高度重视。
是否调查,如何调查,成了一个微妙的课题。
你说这背后没有人推动?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但民意汹涌,不回应、不处理,必然会被解读为“官官相护”。
在复杂的权衡下,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还干部一个清白,省委决定,由省纪委介入,进行核实。
消息一出,网络上顿时一片“叫好”之声,仿佛已经坐实了李毅飞的问题。
省纪委的行动雷厉风行。
很快,一则简短而严肃的通告发布:针对近期网络上反映水又市市长李毅飞同志的有关问题,北古省纪委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赴水又市进行核实。
我们将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请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通告一出,更是将这场舆论风暴推向了高潮。
无数双眼睛盯住了水又市,等待着最终的“审判结果”。
省纪委书记缪星耀亲自带队,调查组一行人神情严肃地抵达水又市政府大楼。
当缪星耀推开市长办公室的门时,看到的是一幅平静如常的景象。
李毅飞正坐在办公桌后,低头翻阅着孟子义刚刚送来的一份关于“银帆计划”扩面提质的实施方案,听到动静,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迅速起身。
“缪书记,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快请坐。”李毅飞绕过办公桌,热情而不失分寸地迎上前,与缪星耀握了握手,然后亲自走到饮水机旁,用水杯接了一杯温水,放在缪星耀面前的茶几上。
“您喝口水。”举止从容,看不出丝毫慌乱。
缪星耀年近五十,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在纪检系统工作多年,以铁面无私著称。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方清澈的目光和沉稳的气度,让他心中原有的几分疑虑稍稍减退,但职责所在,他必须开门见山。
“毅飞同志,客套话就不多说了。”缪星耀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李毅飞,“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想必你也清楚。
网络上关于你个人财产、家庭背景以及晋升过程的议论很多,影响很大。
组织上对此非常重视,派我们下来进行核实。
希望你能够积极配合,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
他的语气公事公办,带着纪委干部特有的审慎与威严。
李毅飞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或不悦的神情,他点了点头,在缪星耀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
“缪书记,我完全理解,也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我会全力配合调查组的工作。”
李毅飞略一停顿,继续说道:“关于网络上的传言,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我的工资和家庭资产问题。我的工资收入,纪委的同志肯定已经查过了,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我确实还有一些其他资产。”
听到这里,缪星耀的眼神专注起来,办公室内其他几位纪委工作人员也悄然打开了记录本。
李毅飞的语气依旧平静:“这些资产,主要来源于我进入体制工作之前,在学生时代以及之后一段时间,通过合规的金融投资获得的收益。
具体数额,因为时间跨度较长,投资项目也比较分散,我本人确实没有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
但是,”李毅飞加重了语气,“所有这些资产的来源、构成以及变动情况,在我刚被录用时,都已经按照组织规定,向京城相关部门做了全面、详细、正式的报备和说明,所有的记录都是可查的。”
缪星耀微微一怔,这个情况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他原本以为李毅飞会进行一番辩解,或者提供一些难以立刻核实的说明,却没想到对方直接将“皮球”踢到了京城,而且语气如此肯定和坦然。
“京城相关部门?”缪星耀确认道。
“是的。”李毅飞报出了权威的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名字,“缪书记您可以立刻联系核实。
那边有我最完整的报备档案。”
看着李毅飞坦诚而镇定的眼神,缪星耀不再犹豫。
他冲随行的一位副主任点了点头。
那位副主任立刻拿起保密电话,走到办公室角落,按照李毅飞提供的信息,拨通了京城那个部门的电话。
接下来的几分钟,办公室里异常安静,只能听到角落里那位副主任低声通话的声音,以及缪星耀手指偶尔轻敲沙发扶手的细微声响。
缪星耀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李毅飞,而李毅飞则坦然地对视着,眼神清澈见底。
很快,那位副主任结束了通话,快步走回来,在缪星耀耳边低声汇报了几句。
只见缪星耀的脸色在短短几十秒内,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最初的严肃审视,到中间的惊讶错愕,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哭笑不得。
挂了电话,缪星耀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李毅飞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惊、感慨和彻底放心的复杂情绪。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摇了摇头。
“毅飞啊……”缪星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你呀……你早点把情况说清楚,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他心里翻江倒海:几百亿?个人拥有几百亿的合法资产?
这在整个体制内恐怕都是凤毛麟角!
拥有如此巨额财富的人,会去贪图那点蝇头小利?
这简直就像坐拥金山的人,会去偷别人家门口的煤球一样荒谬!
更让他动容的是,京城那边的同志还补充了一个情况:李毅飞与苏舒结婚后,夫妇二人长期坚持慈善捐赠,每年通过正规渠道向贫困学生、大病救助等领域捐出的款项都超过三千万,而且是实打实能落到受助者手中的。
这样一个热衷于公益的人,怎么可能是个贪腐分子?
至于所谓的“靠关系上位”,京城方面提供的李毅飞完整履历显示,他的每一次提拔,几乎都是在急难险重的关头,被派往矛盾最突出、工作最难开展的地方去“救火”“啃硬骨头”。
李毅飞的晋升,是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和担当换来的,经得起任何检验。
真相大白,所有指控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甚至有些滑稽。
缪星耀站起身,脸上的严肃冰消瓦解,他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语气带着歉意和赞许:“毅飞同志,情况我们已经清楚了,你受委屈了。
组织上一定会给你一个明确的说法,也会坚决打击这种造谣诬陷的行为!”
李毅飞也站起身,谦逊地说:“缪书记言重了,清者自清,我相信组织,也感谢纪委的同志辛苦这一趟,还我清白。”
省纪委调查组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这次,他们带走的不是问题,而是对李毅飞彻底的认可和钦佩。
当天下午,北古省纪委官方网站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同步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证据详实的《关于对水又市市长李毅飞同志网络反映问题的核查情况通报》。
通报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正面回应:详细列出了李毅飞从名校毕业到博士的求学经历(重点提及了他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缩短学制的真实性),清晰说明了他早期通过合规投资积累财富的情况(虽未透露具体数额,但明确指出其资产来源清晰、合法,并早已向组织完整报备),并附上了部分可公开的他近年来持续进行大额慈善捐赠的凭证和受助者反馈。
同时,通报还简要回顾了李毅飞在不同岗位,特别是在攻坚克难中做出的突出业绩,有力地驳斥了“关系论”。
这份通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了比之前谣言更大的浪潮。
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惊呆了,傻眼了。
“卧槽!四年读完本科到博士?这还是人吗?”
“初中生开始炒股赚到……不敢想!这才是真正的寒门贵子,白手起家!”
“每年捐三千万……我哭了,原来真的有人赚了钱是为了帮助更多人。”
“之前骂李市长的人呢?出来道歉!”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有才华、有担当、有爱心!”
舆论瞬间发生一百八十度逆转。
李毅飞的形象,从一个被怀疑的“年轻官员”,瞬间跃升为全民敬佩的“天才学霸”、“投资奇才”、“慈善家”和“实干派市长”!
李毅飞的个人魅力和传奇经历,征服了无数网民,人气直接爆棚,成为了现象级的正能量偶像。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非但没有击倒李毅飞,反而成了他最有力的正名仪式。
经此一役,李毅飞在水又市的地位更加稳固,威望空前高涨,推行各项政策的阻力无形中减小了许多。
而那些隐藏在幕后,企图用阴招阻碍发展的势力,则被这记响亮的耳光打得晕头转向,暂时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