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易在二排和三排都分别乘坐了一下。
以5040mm规格的车身长度。
你要说第三排怎么宽敞,当然是不可能的。
许易坐下去到第三排座椅,膝盖预留的空间,刚好能塞下大半个拳头。
这已经算他们“得房率”高了。
这个尺寸的SUV,第三排主要用于成人临时乘坐,或是儿童专门乘坐。
星辰最擅长的就是集成化设计,主打一个能抠出来的空间,绝不会浪费。
如果是5130mm,或是5220mm的全尺寸SUV规格,发挥空间会更大。
许易把第三排放倒后,盯着里头看了两秒。
“第三排座椅设计上有点问题,放倒后二排座椅无法通过电调放到最后,头枕太长了,这里改一下。”
这刁钻的眼神,让徐洛江微微一惊。
然后也发现了许易指出的问题所在。
“许总很懂生活化用车啊。”
他感叹。
王景明、王军几名技术负责人凑过来。
“是,三排座椅的确要改一下,预装阶段太仓促。”王景明愣了一下明悟道。
嘶。
这个问题,他们应该发现的。
怎么就给漏过去了?
从技术上来说,算很无关紧要的细节。
可他们这帮子搞硬核技术的,一门心思放在动力系统和更高难度的底层研发去了。
座椅上下的功夫反而粗糙了。
倒是灯下黑了。
“很多人买六座车的思维,其实是为了买一个大四座满配,六座只在需要的时候用,如果第三排放倒了增加后备箱空间,二排还因此冲突调不到最后,很影响体验的。”
许易指了指放倒后的座椅,“另外座椅放倒后尽量做到纯平,最好能人铺个垫躺上去就能睡。”
什么叫细节。
这就叫细节!
有人觉得堆个沙发大冰箱,又有啥难度。
结果真堆上去,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做出来不是巧克力味的屎,就是屎味的巧克力。
偏偏就是做不到正儿八经的舒适与丝滑。
归根结底就是这里差一点点,那里又差一点点。
导致上去差不多,坐上去和长期使用的体验感天差地别。
…
很诡异啊!
从车内到车尾,一圈溜下来。
徐洛江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台试制样车,反倒有种看刚装修好的“新房”的既视感。
而许易就是那个卖房的销售,不断对这些“冰箱、彩电、大沙发”进行着规整。
既没看底盘,也没看动力系统,更没把前机盖翻开看集成度。
这和他预料的三大件完全不一样。
一台“很特别”的SUV。
他虽然也了解一些汽车行业,但毕竟不是造车的,单从感官层面来说,许易提出的这几点,都令人感到了极大的舒适感。
这是其他国产车企上看不到的。
徐洛江心里情不自禁涌出一个念头,搞不好星辰汽车真能成……
汽车用钢和高端板材是宝钢的核心业务,占了总营收的25%。
像1000MPa-1500MPa的热成型钢,除了合资巨头外,近些年国产车企的份额也是不断增多。
无论是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车企,都加入其中。
国产车企如果能快速增长和崛起,当然也能给宝钢带来了量的增长和高端钢材料的客户。
根据他们的内部报告。
新能源车作为新兴车型,在高端热成型钢上的需求,往往比燃油车还要大。
因为他们的电池包封装,也要用到铝合金外壳+热成型钢框架的复合结构。
再加上车身重量更大,防撞梁和安全设计用料自然得冗余。
更别说星辰这样的加量用户了。
徐洛江心里琢磨着。
如果星辰在这个价位上真能立起来,那恐怕得当作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来对待了,接下来的长期协议双方可以放得更开一些。
接着。
几人坐在车里,在测试场开了两圈。
主要测试了一下避震和空气悬挂的升降速度。
可喜的是全程没有任何纰漏。
由路感过滤了大部分震动,整体是那种软乎舒适的风格,比上一版轿车的调教区别很大。
美中不足的是,增程器的介入还有明显噪音。
空气悬挂的升降充气速度,也似乎也比进口要慢了一截。
陈舟解释第一版样车他们的NVH方案还只做了一半,等到下一版40%热效率发动机完成后,会补足整车的NHV方案。
而空气悬挂升降慢的问题,似乎是ECU控制有点误差,郭川表示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节。
许易对这个进度是大致满意的。
虽说还有不少瑕疵。
可大部分核心功能与技术,都已经实现了!
现在有了工程车,整套L2级别智驾系统的软硬件也可以直接上车进行匹配了,要实现高速ACC巡航,自动泊车这些功能,还需要一定的周期。
……
6月5日。
星辰公布的一则官网信息率先引爆车市。
星辰S7以14732台的逆天销量占据新能源车上险量榜首,时下最为畅销的新能源车(星辰MINI除外)。
嗯?
怎么又是逆天?
有人当看到这个标题时,不由得楞了楞。
哦,想起来了。
上个月星辰S7突破一万二千台销量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标题。
在这个电动化浪潮尚在快速席卷的时代,星辰汽车是真正站到了浪潮的风口上!
庞大的销量和离谱的崛起速度,令人难以忽视其存在。
上个月比亚迪唐DM改款后,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馈,仅上个月在全国渠道就售出了三千三百台。
其2.0T混动三擎四驱,打出4.9秒的零百加速度,凭借补贴后二十出头至二十五万多的售价,也在中高端新能源打开了一片天。
本来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王川福看着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种感觉。
就像自家刚挖出了一块金子,结果发现邻居家挖出了一片金矿。
说忍住不酸是不可能的。
“王总,一代刀片电池已经进入样品验证阶段,最快年底,最迟明年初咱们就可以小批量产第一代刀片电池了。”
廉宇波带来一个好消息。
在星辰汽车成功后,他们内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纯电的研发上。
因为本来就有相关技术的储备,拆解极星电池又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启发与灵感,大力推进之下,还真把刀片电池的样品干出来了。
“到时候我们也能复刻双枪充电和针刺实验。
考虑到成本问题,初步量产的能量密度不说能做到160Wh/kg那么高,起码也能达到150Wh/kg这样。”廉宇波直言道。
这段时间他们进行大量的材料、工艺和结构上的研发,工作强度十分惊人。
“我不太喜欢复刻这个词。”
王川福摇头。
这种技术层面的震撼,如果不是第一,宣传效果要大打折扣啊。
谁又会记得第二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不过,有这个势头是好的,星辰S7的市场表现太出乎意料,二十万级别纯电轿车市场份额如果能分一杯羹,起码也是一年近十万的销量,咱们完全可以跟一手。”
现在的十八万到二十万级别的轿车,前四是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
燃油阵营的基本盘十分稳固,几乎是牢不可破的,没人想和这几辆车在正面竞争,然而星辰汽车偏偏打破了这个惯例。
王川福很心动。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想承认这是一种跟风行为。
早在15年,比亚迪内部立项了一台名称为“E9”的四门轿车。
原计划是要在19年上市。
不过在与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沟通后,外观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改,添加了更多的元素和新的审美风格。
而他们内部也一致决定,将这台车更名为“汉”,将整个王朝系列的命名继续延续下去。
更巧合的是。
这台车的尺寸定位,和现在的星辰S7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很搞心态了。
星辰S7的横空出世,打乱了他们一系列的计划。
“汉”这台车的规划,就是在刀片电池成型之后,作为一张王牌打出。
现在王牌未出,王位却已被篡夺?
“咱们也不是没优势的,星辰汽车虽然表现强势,却没有混动路线的积累。”
王川福顿了顿说道,露出一丝胜券在握的笑意:“年轻人看事物太绝对,往往忽略了中间发展的过程。”
不光许易这样。
李斌、何小朋、威马的创始人沈晖都是如此。
一门心思扑到纯电上。
在媒体面前高喊着新能源改变世界的口号。
“嗯,星辰汽车凭借营销和电池技术带来市场表现确实很强,但在充电网络覆盖不发达,还有北方地区表现就没那么强势了。”廉宇波点头深感认同。
他们也有详细的数据调查,更有广泛的市场认知,一款车在不同的地区条件,包括地区文化影响,能获得多大的销量空间,这些都是有研究的。
极端气温的地区,纯电路线卖不好是因为物理原因制约,电池受不了太冷或者太热的温度。
而农村乡镇这些地方,虽然没有极端气温,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对车辆的社交属性等等,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更新版本,同样是燃油车的大基本盘所在。
这也是比亚迪至今还没有放弃燃油车售卖的原因。
而那些互联网创业者,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太过理想化叙事,会错过份额巨大的市场。
“年底咱们把刀片电池和DM技术的汉一起打出去,到时候也能吐吐气。”
王川福说道。
说白了还是想压许易一头。
上次两人交涉的时间虽短,却莫名被媒体诽谤,搞得心里很是无语。
后来他总结了一下。
说白了还是销量作祟。
如果他们旗下有哪款车表现有星辰S7那么亮眼,媒体绝对会调转风向反过来吹比亚迪,这些人都是擅长见风使舵的。
……
对于“汉”这台车他信心很足。
因为在他看来——
星辰汽车不做混动,就是最大的失误!
这几年下来,比亚迪在混动路线上尝足了甜头。
上能领取国家补贴,下能打入燃油车基本盘。
妥妥的双重身份嘛!
在外界宣传新能源环保时,混动车可以混入其中。
在国家、各个省地区颁布新能源补贴时,混动车可以横插一手。
在燃油车基本盘嫌弃纯电续航短、出行焦虑时,混动车依然是良药。
这种事星辰汽车居然看不穿。
只能说年轻人还是太年轻!
——
王川福几乎看得到现阶段纯电车型的增长上限。
星辰S7虽说达到了月销一万五级别,其实是在消化发布会现象级营销的订单,他们进行下订,发现星辰app显示的提车周期有了明显缩短。
所以看似风光无比,其实颓势已显。
这款车想创造下沉市场月销三万至四万台的销量神话,几乎是没可能。
但他们走纯电混动双路线就不一样了。
面向的是全地区的消费者,上限必然更高,哪怕打平也不算亏,他们产品线更多,接下来唐还可以往高端冲一冲。
比亚迪虽然近期疯狂加速纯电研发进度,但并不意味着混动就因此失势,相反他们投入了更大研发。
更疯狂,更有针对性的研发!
为的就是在下半年到年底这个时间点,干票大的!
……
无独有偶。
关注星辰汽车的不止比亚迪一家。
一家月销量破万的车企,所引起的关注起码也是重量级的。
如果把这个销量加上“新能源纯电”的定语,所引起的关注,在行业里更是接近现象级。
新闻媒体发布了相关的文章,且登上微博热搜。
内容以星辰汽车在纯电车的成就,评价其对国内新能源行业所造成的正面影响,所带来的环保收益等。
有人点赞、有人评论转发。
热度比不上娱乐八卦,却也有不少的业内人士与关注新能源行业的消费者在意。
但在登上热搜的两个小时后。
下面多了一条引人注目的评论。
“新能源车必将带来环保的大趋势,但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车,未必就是真环保。”
一个带V的认证官方号,不咸不淡的评价了这条微博。
仔细一看。
还带点阴阳怪气。
这人是丰田副总经理黄永强。
他不光评价了此条微博,并同步转发了一条丰田于上个月正式宣布在欧洲上市氢能源车二代Mirai,建成加氢站的国际媒体视频。
视频封面经过二次制作,“加氢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氢能才是真清洁能源”的封面标语,也相当扎眼。
不少网友因此点进去。
赫然又发现一段内容。
在视频内,面对国际媒体的采访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赫然公开表示“电车是落后的技术,丰田早在几十年前就研发过,其本质上并不环保,是低级产物,氢能源才是未来”……
其逻辑明了。
指出当前发电是靠烧煤烧化石能源,而电池本身的回收和处理又会造成污染云云,生产越多的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就越严重。
世界最大汽车巨头表态发话了,这下引起的震动不小。
各方目光投过来。
不少不明所以的网友在下方吃瓜。
“啥意思,这是在宣传还是搞针对?”
“那很显然了,人家是在星辰汽车热搜下评论的。”
“有懂哥说说,氢能源是真的好吗?Mirai这车怎么样?”
“不好说,小日子在这方面专利挺领先的,但氢能源车卖得也挺贵,好像要上百万。”
“按照他所说的,就是批判咱们国产车企的电车是垃圾呗,不光技术不如,还不环保……这什么嘴脸?”
“人家说的好像也没错吧,氢能源汽车的确是无排放,绝对的绿色,反观咱们国内的电池呢,还有发电形式,这不还是烧煤?”
“没错个屁,制氢和储氢的过程呢,储氢罐和定时氢弹有啥区别?”
“丰田是世界型巨头企业,这玩意既然能在国外卖,说明安全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很快。
当代暴躁网友评论就吵了起来。
其中捧丰田的也不少。
…
没过一会。
有人发现星辰汽车就此回复了。
许易在微博是有个人号的,但基本不发表个人内容。
偶尔会点赞和转发星辰汽车官方号的宣传视频,很多粉丝关注后都以为是人机号了。
而这一次。
许总发布新内容了。
而且是一则风格十分潦草且有文字说明的漫画。
一看就是临时创作出来的。
大致内容如下——
“从前有棵柿子树,一只脚盆鸡率先发现了这棵树,并给树上的果实取名为柿子,后来想吃柿子的动物都得分脚盆鸡一口。
后来脚盆鸡又发现了一颗苹果幼苗,他用同样的方法标记了苹果。
结果发现大家都去种西瓜去了。
脚盆鸡急了,在森林里大叫其他动物种西瓜浪费水资源。”
……
内容刚刚发布。
大量吃瓜网友就围观上了!
“这啥意思?”
“许总改行当漫画家了?”
“脚盆鸡,这不指的小日子么,柿子,苹果……”
“快看,比亚迪点赞转发了!”
“有没有大手子讲解一下这则漫画的含义,怎么有点云里雾里?这西瓜柿子和氢能源车有啥关系?”
…
很多人看出内涵了,但有些人还在云里雾里的。
小鹏汽车随即点赞转发了这条微博。
何小朋也据此发表了内容:“丰田这么崇尚环保,推崇氢能源,一定为世界开发了很多制氢专利吧?怎么申请的70%专利都是氢使用专利?最难的制造和运输都忽略了?
建议加大研发力度!”
一语道破。
顿时刚刚还在争论国产纯电路线和氢能源路线的两批人,都直接愣住了。
很多人对国外企业,小日子巨头企业都是有光环的。
特别是这氢能源汽车。
有人只听名字就觉得高大上了。
多么理想,技术多么有含金量,一旦研发推广成功了,能减少多少碳排放。
贵是贵了点,人家无污染不就是牛?!
但现在一听这话,只感觉味道有点不对了。
“这也太鸡贼了,合着光申请了使用专利,最难的制氢和储氢都跳过了,等这卡别人发展的脖子,坐地收专利费。”
“科普一下,小日子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当初就锂电池这事儿,还告过比亚迪,最骚的是他们申请的锂电池专利,还是公开专利改的。”
“鸡贼的民族,鸡贼的企业。”
“噗呲,难怪比亚迪点赞,许总的攻击性我是认可的,看似什么都没说,但这伤害直击本质,狠狠地暴击了啊!!”
“这回真明白了,怪不得国内没走氢能源,这要是走了不纯陷阱,什么环保的,都特么是生意!”
…
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很快。
就像丰田章男的言论能传到国内,也有国际媒体将其搬运到了国外。
这是第一次国际造车巨头与星辰汽车的隔空对话。
过程极为短暂。
甚至不算直面交锋。
内容却富有议论性。
氢能源、纯电车、环保、这是全世界关心的话题。
没一会。
外网传来一则消息。
马斯克点赞了这条国际新闻:
“在我看来,现在丰田的股价太高了(In my opinion, Toyota's stock price is too high)”
同样的风格,看似什么都没有,却又什么都说了。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就在这条推特发布过后。
丰田美股开始了应声暴跌,单日跌幅达到7%,创下六十天以来新低!
金融板块的巨震,导致一帮股民哀嚎起来。
“老兄,因为你这句话我损失了至少一万美金!你到底有什么毛病!”
推特下面引发了强烈不满。
马斯克看到这条评论,只感到好笑,他对星辰汽车很关注,是敌非友的那种关注,但丰田要开群嘲,他必须得回应一番了。
至少在这方面他和星辰汽车是同一阵营的。
“这话你应该拿去问华夏的星辰汽车。”
他耸了耸肩,很滑稽的回复道。
……
外网截图传回国内。
很多人都傻眼了。
要知道以丰田目前的市值,下跌5%的美股市值损失都要超过百亿美元。
“一张图,令丰田章男狂掷百亿美元,6666!”
“许总的攻击力,我认可了!!”
“这种业内人士的揭短是最狠的,往往直指本质,国内现在明确不走氢能源,米国那边特斯拉也走纯电,预期破灭了股价就得跌,这恐怕只是个前兆。”
“哈哈哈,我踏马笑死,丰田章男打死也想不到自己在欧洲接受新闻采访,结果转到国内被当做宣传资料,引起了这么大的损失。”
“小日子国内政策好像挺严厉的,说要在30年完成转型,所以这次丰田章男言辞激烈,是针对小日子国内的环境政策,并不是在攻击国内电车。
但错就错在国内这个丰田高管,非要转发在星辰汽车的热搜下面,好像是因为星辰S7卖得太好,抢了凯美瑞的销量。”
有人据此分析道。
……
与此同时。
远在小日子境内的丰田章男,莫名收到股价暴跌的消息。
并且同步到了一些国际上的连锁信息。
一张老脸,带着三分懵比和两分错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