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乾清宫内,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
    白日里那种君临天下的威压,此刻已荡然无存。
    褪去龙袍的朱由检,更像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孤独的工程师。
    巨大的黄花梨木御案上没有堆积如山的奏疏,取而代之的是几幅巨大的地图。
    一幅是《大明九边图》,一幅是《京师防务图》,还有一幅,是京营三大营的详细编制驻地分布图。
    王承恩侍立在一旁,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看着皇帝,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姿态在处政。
    朱由检没有用那支代表着至高皇权的朱砂御笔,他的手中握着一支削尖了的炭笔,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把黄铜打造的直尺。
    他的身影在烛火的映照下投射在背后的墙壁上,显得巨大而专注。
    炭笔在地图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宫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画下的不是飘逸的书法,而是一条条笔直冷硬的线条,一个个几何图形,以及一串串用着奇怪符号标记的数字。
    朱由检在计算,在规划,在进行一场无人知晓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战争。
    王承恩看不懂皇帝在做什么,但他能感觉到,皇帝每落下一笔,这个帝国的某一部分命运的轨迹,便被悄然改变了。
    不知过了多久,魏忠贤的身影如同一道鬼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殿门口,他没有进来,只是静静地跪在那里,双手高高捧着一个黑漆木盒。
    “进来。”朱由检没有抬头,声音从图纸间传来。
    魏忠贤膝行而入,将木盒恭敬地放在了御案一角。
    “主子,您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
    朱由检嗯了一声,打开木盒。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厚厚的、用细麻绳捆扎好的卷宗。
    卷宗的封皮上,用小楷写着四个字——《京营勘查》。
    这是东厂,这把旧时代的屠刀在新主人的授意下,第一次作为“数据情报中心”所呈交的成果。
    朱由检一页页地翻看着。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握着炭笔的手,指节却渐渐发白。
    卷宗里的文字没有丝毫文采,只有一行行冰冷残酷的数据,如同刀子一般割开大明最核心的军事单位那早已腐烂流脓的表皮,露出其下不堪入目的真相。
    “京营三大营,在册总兵力,十二万七千四百五十二人。”
    “经东厂校场、兵仗局、粮秣库三处交叉核验,实有兵员,不足五万。”
    “此五万人中,年过五十者,占三成。身有残疾、宿疾者,占两成。长期在外营生,只在发饷之日回营点卯者,占四成。”
    “结论:京营之内,真正能披甲执锐,上阵一战之兵,不足一万。”
    “在册战马,三万一千匹。实有,三千二百余匹,多为瘦马、老马,不堪驱驰。”
    “武库司,存甲胄十万副,十之七八已朽烂。存火铳八万杆,能打响者不足两万。存火炮三百门,多数炮管锈蚀,炮架腐朽。”
    “负债:京营每年耗费国库太仆寺银、工部料银、户部饷银,共计一百八十万两。”
    朱由检看完了最后一行字,缓缓合上了卷宗。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那口浊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了一团白雾。
    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养着一支不足万人的老弱病残。
    这就是大明的“中央军”!
    这就是他,大明天子,名义上最可倚仗的武装力量!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后世的至理名言此刻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也无比沉重。
    他今日能在朝堂上,用几张表格就压得满朝文武抬不起头,靠的不是他的口才,也不是他那些超越时代的理念。
    靠的,是他是皇帝,是名义上这个国家所有暴力机器的最高拥有者!
    可如果,这暴力机器本身,已经是一堆废铜烂铁了呢?
    如果,连这最后一点点的威慑力都失去了呢?
    那他所有的改革,所有的蓝图,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那些今日在他面前战战兢兢的文官、勋贵会立刻扑上来,将他这个“不法先王”的“暴君”,撕成碎片——或者...开门迎接快递员。
    枪杆子就是绝对的暴力!
    而暴力的根基,就是军队!
    他必须,要有一支军队。
    一支绝对忠于他个人的军队。
    一支用全新的思想武装,用全新的利益捆绑,战力强大到足以碾碎一切内部和外部敌人的军队!
    这,才是他所有改革的基石。
    这,才是他这个“大明CEO”,真正要抓在手里的“核心资产”。
    朱由检重新睁开眼,眼中的最后一丝波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冷静与决然。
    他将那份东厂的报告放在一边,然后铺开一张全新的白纸。
    他拿起炭笔和直尺,开始书写。
    《关于京营“资产重组”及“扭亏为盈”之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及问题分析(现状评估):
    根据东厂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京营作为大明核心安全部门,已严重“资不抵债”。其账面资产(兵员、装备)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人力资源(兵员素质)极端劣化,运营成本(军饷)高昂,而核心产出(战斗力)近乎为零。
    结论:京营,已是持续性巨额亏损、对集团安全无法提供正向价值、随时可能因外部市场冲击(战争)而导致“破产清算”(全军覆没)的,第一优先级之“不良资产”。
    二、项目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于一年之内,完成对京营的全面重组,建立一支规模为三万人的“新核心军”。
    关键成果:
    1:新军需具备在京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能力。
    2:新军的指挥体系,必须绝对垂直于皇帝本人,排除任何中间层(文官、勋贵)的干扰。
    3:新军的运营成本,必须控制在每年五十万两白银以内,实现“降本增效”。
    三、项目执行路径:
    第一阶段(1-3个月):清产核资(整顿腐败)。
    行动:成立专项审计小组,以雷霆手段清查空饷、侵占军田、盗卖军械等行为。核心目标是“打扫屋子”,清除腐败存量,回收部分被侵占的资产。
    第二阶段(4-6个月):组织架构重组(改革编制)。
    行动:废除旧有卫所世袭制,裁汰老弱病残。建立以“师-旅-营-连-排”为基础的全新编制。军官选拔,唯才是举,打破勋贵垄断。
    第三阶段(7-12个月):核心业务升级(强化训练与装备)。
    行动:引入新式火器(燧发枪),改良火炮,推行“三叠阵”等新战术。建立与军功直接挂钩的晋升体系。实行高强度、高淘汰率的实战化训练。
    四、资源预算及激励机制:
    预算:由“CEO办公室”(内帑)直接拨款五十万两,作为项目启动资金,该笔资金不受户部等传统财务部门掣肘。
    激励机制(核心):
    军功授银:建立明确的、可量化的战功奖赏标准(如斩首、夺旗、破阵等),战后即时兑现。
    军功授田:明确规定,凡参与对外作战,每收复百里失地,该次战役有功将士,可分得其中四成土地的所有权。
    战利品分配:明确规定,作战缴获之一切战利品,两成归“公司”(国库),两成归将领,六成归士兵。
    他写下最后一行字,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沉重的墨点。
    这份计划书,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这个时代规则的背叛与颠覆。
    它不再依靠忠君爱国的道德说教,而是用最赤裸裸的利益——银子、土地、战利品,来驱动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
    它要打造的,不是一群为国尽忠的士兵,而是一个全新的、以战争为生的“军事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荣辱兴衰,将与他这个皇帝,与他发动的战争,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他们的敌人,将不仅仅是建奴和流寇,更是那些阻碍他们获得土地和财富的大明内部的所有旧势力。
    朱由检放下炭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一股冰冷的夜风瞬间灌了进来,吹得他衣袂翻飞。
    他看着窗外那轮清冷而孤独的明月,它照耀着这座沉睡的宫城,也照耀着宫墙之外那广袤而黑暗的土地。
    “蓝图画好了……”朱由检轻声自语,声音被风吹散。
    “现在,需要一个能把这张图纸,变成钢铁大楼的‘项目经理’。”
    他的目光从夜空缓缓移回到桌案上的那副京师地图上。
    他的手指轻轻地划过地图。
    从紫禁城的位置一路向东,最终停留在了地图上一个被着重标记出来的府邸之上。
    那里,是英国公府。
    “一个……有足够的分量,来压住那群骄兵悍将和勋贵耆老的人。”
    “一个……家族的荣耀,来自于赫赫战功,却又眼看着这份荣耀,在糜烂的和平中,渐渐褪色的人。”
    “一个……有荣誉感,有羞耻心,却又被祖宗之法和阶级利益捆绑,无路可退的人。”
    “张维贤……”
    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复杂难明的笑意。
    那笑容里有期许有算计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即将被推上这条不归路的孤臣的淡淡的怜悯。
    他知道,当这份白皮书交到那位老国公手上时,一个旧的时代将伴随着一位老臣的悲壮抉择被彻底埋葬!
    而一个新的...充满了钢铁与火焰的时代,将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