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434章 糖衣炮弹与特洛伊木马

第434章 糖衣炮弹与特洛伊木马

    北京,深秋的夜风已经带上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里,气氛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冷峻。

    会议室的灯光有些昏暗,烟雾缭绕中,几位穿着深色中山装的老人面色凝重。

    “胡闹!简直是胡闹!”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子嗡嗡作响。

    他指着桌上那份关于引进“可口可乐”的建议书,手指都在颤抖。

    “我们国家现在外汇这么紧张,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用来买机器,买化肥!现在倒好,有人竟然提议要用宝贵的外汇去买这种……糖水?”

    老人的声音在狭小的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痛心疾首的愤怒。

    “这是什么?这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是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让我们的老百姓喝这种东西,我们的艰苦朴素还要不要了?我们的民族气节还要不要了?”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那位一直与陈山单线联系的中年人。

    他此刻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任由对方发泄着怒火。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符号问题。

    在那个年代,可口可乐从来就不只是一瓶饮料。

    在朝鲜战场上,它是美国大兵手里的必需品;在宣传画里,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象征。

    要把这样一个浑身贴满“敌对”标签的东西引进来,阻力之大,超乎想象。

    ……

    香港,和记大厦。

    陈山放下了手中的红色电话听筒。电话是北京打来的,内容很短,只有四个字:“此路不通”。

    “山哥,我就说这事儿悬。”

    王虎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手里削着一个苹果。“那帮老人家要是能同意这玩意儿进北京,太阳都得从西边出来。咱们费这劲干啥?卖飞机卖芯片不香吗?”

    梁文辉站在一旁,神色也有些严峻。

    “山哥,北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现阶段引进消费品,确实不符合他们的优先序列。而且,这个符号太敏感了,容易授人以柄。”

    梁文辉推了推眼镜,给出了理性的建议,“要不,这个项目先放一放?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陈山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璀璨灯火,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

    “放一放?”陈山冷笑一声,“文辉,我们没有时间了。”

    他转过身,指了指桌上那份基辛格给他的《与宝岛关系法》草案复印件。

    “华盛顿那边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那帮议员就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随时准备把福特和基辛格撕碎。如果我们不能在三个月内,拿出一个能让美国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陈山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一支钢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两个字:中粮。

    “路是人走出来的。既然正门走不通,那我们就走后门。”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梁文辉。

    “文辉,你马上联系中粮在香港的代表。告诉他们,我有一个能帮他们‘躺着赚外汇’的生意。”

    梁文辉一愣:“躺着赚外汇?”

    “北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一是浪费外汇,二是思想污染。”

    “那如果,我们一分钱外汇都不用他们出呢?”

    “我们采用‘寄售’模式。”

    陈山用钢笔在纸上重重地画了几条线,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商业闭环。

    “由和记出资,从美国采购可口可乐,运到香港。然后,我们把它‘寄放’在中粮的仓库里。中粮负责把它运进北京、上海、广州的那些专门接待外宾的涉外饭店。”

    “记住,只准在涉外饭店卖。卖给谁?卖给那些来华旅游、工作的洋鬼子!”

    陈山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那些洋鬼子在自己的国家喝惯了这玩意儿,到了北京买不到,他们难受不难受?现在我们把货送到了他们嘴边,他们会不会掏美金买?”

    “这一买一卖,中粮除了提供个场地和运输,什么成本都没有,净赚外汇差价。这算不算为国家创汇?”

    王虎听得眼珠子都直了,手里的苹果削了一半都忘了吃。

    “我靠……山哥,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都行?”

    梁文辉的眼睛也亮了起来。这个方案简直是天才般的“曲线救国”。

    陈山淡淡地说道,“只要货进去了,放在了北京的土地上,我们的第一步就算赢了。至于以后它会不会流出涉外饭店的高墙……那是以后要操心的事情。”

    ……

    三天后,北京。

    当这份全新的“寄售创汇”方案摆在那位拍桌子的老干部面前时,他沉默了整整十分钟。

    他反反复复地看了三遍,试图从中找出什么漏洞,或者什么“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但是,他失败了。

    方案里写得清清楚楚:不占用国家一分钱外汇额度,仅在封闭的涉外环境销售,服务对象仅限外籍人士,所得利润全部为国家急需的美元现钞。

    “如果……只是卖给外国人的话……”老干部的语气终于软了下来,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尝试一下。”

    防线,就这样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一周后,第一批三千箱原装进口的可口可乐,贴着“中粮代销”的白色标签,静悄悄地装上了从香港开往广州的九广铁路货运列车,随后一路北上。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货船刚刚离港的时候,一个越洋电话打到了陈山的办公室。

    电话是亚特兰大打来的。

    “陈先生,我们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目前进入红色市场的政治风险太高……”

    电话那头,可口可乐国际部副总裁的声音充满了犹豫和退缩,“万一那边的政策突然变了,我们的货被扣了,这个损失谁来承担?而且,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在宝岛的庞大市场份额……”

    陈山握着听筒,手背上的青筋暴起。

    这帮目光短浅的美国佬!

    货都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却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撤梯子?

    “告诉你们的董事会。”陈山的声音冷得像冰渣子,“如果不想要未来五十年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他们现在就可以滚。百事可乐的人,明天就会在我的会客室里喝茶。”

    “嘟”的一声,陈山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抬起头,看着梁文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帮我订最早一班去美国的机票。”

    “去华盛顿?”梁文辉问。

    “不。”陈山穿上西装外套,大步向门口走去,“去亚特兰大。我要去给那帮只知道盯着财务报表的土财主,好好上一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