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 第207章 皇上何故造反?!【求月票】

第207章 皇上何故造反?!【求月票】

    就在老朱下旨传召张飙的同时,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时不时的响起一阵孩童的声音。

    他们天真烂漫,童言无忌,朗朗上口:

    “洪武爷,库房大,里面究竟藏着啥?”

    “金疙瘩,银疙瘩,不如猪头肉香呐!”

    “反贪局,搞审计,为啥不让进门啊?”

    “莫非是,老鼠多,怕吓着我们小娃娃?”

    这些童谣,既充满戏谑,又能戳破虚伪的帷幕,让张飙这几天的‘说书’,成了全应天府的焦点。

    他合理利用了这个时代的娱乐匮乏,不仅吸引了无数人围观,还让很多人与他产生了共鸣。

    甚至让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表示支持他。

    比如某个天桥底下,独臂老周挤在一群晒太阳的老头中间,唉声叹气:

    “唉,你们是不知道啊!那张御史,可是大大的忠臣!就想帮皇上看看账本,怕皇上的私房钱被底下人贪墨了,结果呢?”

    “皇上也不知道听了哪个奸臣的谗言,直接把张御史给关外面了!连宫门都不让进!”

    “你们说,这要是心里没鬼,怕啥呀?”

    老头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

    “是啊是啊!”

    “皇上的小金库肯定有问题!”

    “张御史是好人啊!”

    再比如茶馆里,感觉自己职业生涯迎来巨大风口的说书先生,学着张飙在破桌子上拍砖头:

    “上回书说到,张御史一根红薯震乾坤!今日咱们接着说,这张御史欲‘清君侧’,审计内帑表忠心!”

    “却不料,宫门深似海,忠言逆龙鳞!”

    “究竟是何人作祟?内帑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且听下回分解!”

    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打赏。

    “快说快说!”

    “皇上糊涂啊!”

    “支持张御史!”

    更有甚者,偷偷在衙门照壁上,张贴大字报。

    比如某个清晨,吏部门口的照壁上,赫然贴着一篇墨迹未干、用词辛辣、通俗易懂的《从一根红薯,看大明财政的糊涂账》,引得刚刚上班的官员们围观议论,惊疑不定。

    而且,不光吏部被贴了,其他几部也同时出现了类似《震惊!洪武皇帝的小金库为何不敢见光?》、《我与内帑不得不说的秘密之回家的诱惑》、《论皇帝内帑接受监督的必要性:由一根红薯引发的哲学思考》等等大字报。

    锦衣卫每天都在疲于奔命,撕都撕不过来。

    就连王麻子肉铺前,也在不经意地传播张飙的事迹。

    只见王麻子一边剁肉,一边对顾客神秘兮兮地道:

    “听说了吗?张御史悬赏啦!谁有贪污腐败的线索,奖励我家终身免费猪头肉!”

    “啧啧,这得是多大的冤屈啊!”

    各种真真假假、经过艺术加工的流言蜚语,如同病毒般在应天府疯狂传播。

    内容核心,高度一致:

    【张御史是忠臣,想帮皇上!】

    【皇上被蒙蔽,内帑有问题!】

    【反对审计的都是贪官污吏!】

    而作为此次舆论事件的发起人,张飙则如往常一样,准时准点地来到了承天门外的‘说书’摊,开始了他新的一天。

    但这次的张飙,似乎跟之前有所不同。

    他没有拿‘说书’的扇子,也没有拿砖头当‘惊堂木’,而是提了一个粥桶,出现在众人面前。

    “诸位看官,诸位同僚!今日,咱们不讲《反贪风云录》,咱们讲讲当今皇上的往事!”

    张飙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沉重,只见他抬手指着那桶粥,环顾众人道:

    “大家认得这是什么吗?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是咱们洪武爷当年在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又跟着郭子兴大帅起义时,常吃的‘好东西’!”

    话音落点,他舀起一勺,那浑浊的汤水滴滴答答落下。

    一看就让人没有食欲。

    “那时候,能有这么一口吃的,就是老天爷开眼!”

    “咱们的皇上,当年就是吃着这个,穿着破袈裟、烂战袄,反抗暴元的!”

    “那么,那时候的皇上,他心里装着的是什么呢?是天下苍生!是再造华夏!”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全场唏嘘。

    就连负责监视张飙的宋忠,还有那些锦衣卫,都不禁有些诧异,心说这疯子难道转性了?

    要知道,张飙这段时间制造的舆论,可是将皇帝、藩王,乃至朝廷都架在了火上烤。

    若不是应天府属于京城,有大军镇守,恐怕早就乱成一团了。

    而如今,张飙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停止了他的疯狂‘说书’,改为了替皇上‘歌功颂德’,怎么看都有些怪异。

    或许是与张飙接触得够多,宋忠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劲,但他却没有阻止张飙,只是更加警惕的盯着张飙,仿佛要将张飙的目的看穿一样。

    而张飙则没有管宋忠和那些锦衣卫的关注,直接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不再是那个插科打诨的疯子,反而像一个真正沉浸在过去岁月里的说书人,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

    “你们可知,当年在濠州城,有个姓李的千户,克扣军粮,中饱私囊,害得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咱们的皇上,当时还是个小小的亲兵九夫长!他知道了,二话不说,直接闯进帅府,当着郭大帅的面,把证据摔在地上!”

    “然后指着那李千户的鼻子骂:‘弟兄们在前方卖命,你却在后方喝兵血!你的良心让狗吃了?!’”

    张飙模仿着想象中的年轻老朱,挺直了瘦弱的脊梁,眼神锐利,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正气,高声道:

    “郭大帅要保那李千户,咱们皇上怎么说?”

    “他说:‘大帅!今日您保他,明日就有更多人效仿!这义军,就不是为民请命的义军,跟那元廷鞑子还有什么分别?!’”

    “最终,那李千户被砍了头!军粮也发到了士卒们手中!”

    “从那以后,濠州义军的军纪,为之一振!”

    “为什么?”

    “因为咱们的皇上,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恨透了贪官污吏!”

    “因为咱们的皇上,父母兄弟都是被贪官污吏害死的!他亲眼目睹了贪官污吏是如何欺压良善,蒙元是如何不把咱们汉人当人看的!”

    “因为咱们的皇上,想要改变这个不应该这样的世界!他发誓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说着,张飙又讲起老朱如何与士兵同甘共苦,如何将缴获的财物分给穷苦百姓,如何因为一个县令欺压良民而亲自微服私访,查实后将其当众处决,引得万民欢呼……

    他讲得绘声绘色,细节丰富,情感充沛。

    那些关于老朱早年艰苦朴素、嫉恶如仇、爱民如子的故事,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许多经历过元末乱世的老人听得老泪纵横,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带领他们打破黑暗的‘朱重八’。

    就连一些年轻官员和小吏,也被这段‘创业史’所震撼,对龙椅上那位威严的皇帝,生出了几分由衷的敬佩。

    “你们说——!”

    张飙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崇敬与激情:

    “这样的皇上!这样的洪武爷!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口口相传,代代赞扬他的丰功伟绩?是不是应该感恩他再造华夏?!”

    听到这话,人群瞬间沸腾。

    “洪武爷万岁!”

    “皇上圣明!”

    “要是皇上一直这样该多好!”

    欢呼声、感慨声此起彼伏。

    宋忠和锦衣卫们听着,虽然觉得张飙说得过于夸张,但内容毕竟是歌颂皇上,他们也不好阻止,反而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情绪最高涨、所有人对老朱的崇敬达到顶峰之时,张飙脸上的激情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悲凉、困惑和痛心。

    他沉默着,目光缓缓扫过激动的人群,那眼神里的悲伤,几乎要溢出来。

    欢呼声、感慨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不知所措。

    只见张飙缓缓抬起手,指向那高大巍峨的宫墙,指向那奉天殿的方向,声音颤抖着,带着一种撕心裂肺般的质问,如同杜鹃啼血:

    “可是……可是这样的皇上……这样的洪武爷.”

    “为什么如今却要阻挠反贪局去审计那些可能蠹国害民的藩王?!”

    “为什么如今却要忌讳反贪局去核查一下皇室那取之于民的内帑?!”

    “为什么如今却对他亲口御准、本该如同他当年反抗暴元那把手中利剑一样的反贪局,如此猜忌和打压?!”

    他每质问一句,声音就高一分,悲痛就深一分。

    直戳得在场的所有人,心窝子一阵又一阵的悲凉。

    可是,他的话却没有说完。

    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汤勺,仿佛老朱手中的利剑,掷地有声道:

    “当年的皇上,恨不能将天下贪官扫荡一空!”

    “现在的皇上,为何却对可能存在的宗室贪墨,视而不见?!”

    “当年的皇上,能与士卒同饮一碗糠粥!”

    “现在的皇上,为何连账本都不敢让人看上一眼?!”

    “皇上啊——!”

    张飙猛地仰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那声石破天惊、荒诞至极却又直刺灵魂的悲呼:

    “您告诉我!您当年为什么要造反啊?!”

    “您造反,不就是为了推翻像现在这样,维护特权、纵容贪腐、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旧秩序吗?!”

    “怎么如今龙椅坐稳了,您自己个儿……反倒活成了您当年最痛恨的模样?!”

    “皇上——!您何故造反啊?!”

    最后这一声,如同九天惊雷,又如同丧钟哀鸣,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上。

    全场骤然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极致反差和诛心拷问震得魂飞魄散!

    刚才还在为‘朱重八’热血沸腾的人们,此刻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诞、冰凉和认同感,在心底蔓延开来。

    【是啊……为什么?】

    【当年那个一心为民、嫉恶如仇的朱重八,和现在这个阻挠反贪、维护藩王的洪武大帝……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那个缺牙老兵手中的拐杖‘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张着嘴,浑浊的老眼里满是茫然和痛苦。

    那小贩手里的货担滑落,东西散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

    那几个老武官,面面相觑,似乎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无法反驳的共鸣。

    他们都是跟老朱打过天下的,见过老朱最接地气、最痛恨贪腐的时候,如今听到张飙的这番话,回想起往事,再对比现状,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而宋忠和一众锦衣卫的脸色却惨白如纸,浑身冰凉,连上前拿人的勇气都没了。

    这已经不是狂悖,这是用皇上自己的刀在割皇上的肉啊!

    张飙站在哪里,胸口剧烈起伏,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

    他看着死寂的人群,看着那高耸的宫墙,脸上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一丝落寞。

    他没有再说一句话,只是将汤勺扔进了粥桶里。

    “轰——!”

    就在汤勺扔进粥桶的下一刻,现场直接炸了!

    百姓们群情激愤,他们被张飙的故事和质问彻底带入了节奏!

    “张御史说得对啊!”

    “皇上当年不就是因为受不了贪官才造反的吗?”

    “为什么现在不让查了?!”

    “我们要反贪局!我们要张局座!”

    一些低级官员也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觉得张飙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

    而混在人群中的宋忠和锦衣卫,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那是惨白,是惊恐,是仿佛看到末日降临的绝望!

    【这张飙……他怎么敢啊?!】

    【他这不是在作死,他这是在诛心!是在刨皇权的根啊!】

    宋忠再也顾不得许多,带着人就要冲上去把张飙拖走。

    而张飙却早有准备,就在锦衣卫冲上来之前,猛地对着皇宫方向跪下,以头抢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泪俱下地高呼:

    “皇上啊——!”

    “臣,张飙,一片丹心,可昭日月!”

    “今日所言,绝不是诽谤君上,实乃不忍见皇上清誉蒙尘,不忍见皇上筚路蓝缕开创之基业,被蠹虫侵蚀!”

    “臣愿以此残躯,叩请皇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重启反贪大局,肃清寰宇,则万民幸甚,大明江山幸甚——!”

    喊完这话,他就‘晕’了过去,瘫倒在地,演技逼真无比。

    宋忠看着‘昏死’过去的张飙,又看看周围群情汹涌的百姓,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步了张飙的‘后尘’。

    他现在是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彻底僵在了原地。

    而就在这时,一道尖锐的嗓音传来:“皇上有旨!宣张飙觐见——!”

    听到老朱的旨意,张飙犹如垂死病中惊坐起。

    【嘿嘿,大功告成!】

    【老朱,我又又来了!】

    求月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