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 第194章就定她!幕后黑手会露出马脚的!【月票加更19】

第194章就定她!幕后黑手会露出马脚的!【月票加更19】

    燕王府,书房。

    烛火摇曳,将朱高炽肥胖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愈发沉重。

    他刚听完朱高燧磕磕巴巴、却又难掩兴奋的叙述,以及看到那个被朱高燧像献宝一样捧出来的、还沾着泥土的红薯。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那颗其貌不扬的土疙瘩,呼吸粗重。

    “亩……亩产千斤?老三,你确定那张飙不是失心疯又在胡扯?!”

    他猛地看向朱高燧,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形。

    朱高燧缩了缩脖子,但依旧坚持:

    “二哥,飙哥虽然……是疯了些,但这种事儿他没必要骗我们吧?”

    “他说烤着吃香甜软糯,煮熟了能顶主食!要是真的,咱们北平……”

    “够了!”

    朱高炽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朱高煦的躁动。

    他胖脸上没有任何惊喜,只有深不见底的凝重和一丝压抑的怒火。

    他目光如刀,刮在朱高燧脸上:

    “我是不是严令禁止你外出?更禁止你再与那张飙有任何牵扯?!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大哥,我……”

    朱高燧吓得一哆嗦,连忙辩解:

    “我就是忍不住想去买点酱菜,谁知道就那么巧……”

    “巧合?”

    朱高炽冷笑一声,打断他: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张飙是什么人?那是能在诏狱里把天捅破,出来后还能让皇爷爷忌惮三分,不敢轻易动他的妖孽!”

    “他会‘恰好’在你偷偷溜出去的时候,‘恰好’出现在那里?老三,你被他算计了!”

    “我”

    朱高燧脸色一白,讷讷不敢言。

    “大哥的意思是……张飙是故意找上老三的?”

    朱高煦也反应过来,眉头紧锁:“他盯上我们燕王府了?他想干什么?”

    “干什么?”

    朱高炽拿起那颗红薯,在手中掂量着,眼神锐利如鹰:

    “他什么都没明说,只抛出这‘亩产千斤’的神物作为诱饵,想跟我们‘合作’……这才是最可怕的!”

    说着,站起身,在书房内缓缓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佛珠。

    “他如今自身难保,被锦衣卫严密监视,却还想方设法联系我等藩王世子,所图必然极大!绝不会是小事!”

    “他之前就敢审计六部,让秦、晋、周三王栽跟头,连已故的鲁荒王都未能幸免,还让郭宁妃被皇爷爷杀了!”

    “下一步,他要捅的天,只会更大,更危险!”

    “他现在找上我们,就是要拉我们燕王府给他垫背,把他那泼天的祸事,分润到我们头上!”

    “这红薯……”

    朱高炽将红薯重重放在桌上,眯眼道:

    “就是裹着蜜糖的砒霜!看着香甜,吃下去,可能就是我燕王府的催命符!”

    朱高煦和朱高燧听得心头发寒。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看似‘祥瑞’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凶险的算计。

    “那……那咱们怎么办?”

    朱高燧小声问道:“要拒绝他吗?”

    “拒绝?”

    朱高炽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冷厉:“他现在找上了我们,我们知道了他的意图,却不上报,在皇上那里就是心存异志,知情不报!”

    “若我们拒绝,以他那种疯性,会不会反咬一口,诬陷我们与他早有勾结,甚至把这‘红薯’说成是我们燕王府图谋不轨的‘祥瑞’?”

    “而且……”

    朱高炽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皇爷爷对立储之事态度暧昧,若允炆上位,以其性情,必然倚重文臣,对我等藩王猜忌更甚。”

    “若允熥上位……以其对‘杀父仇人’的恨意,只怕手段更为酷烈。我燕王府无论如何,前景都不容乐观。”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朱高煦急道:“难道真要跟那疯子合作,去干那掉脑袋的勾当?”

    朱高炽沉默良久,脸上闪过一丝凝重。

    他走回书案前,将那颗红薯小心翼翼地用锦缎包好,放入一个暗格中。

    “此事,关乎我燕王府生死存亡,已非我等能决断。”

    他沉声道,目光看向北方:“必须立刻禀报父王,由父王定夺!”

    说完,他又看向朱高煦道:

    “老二,你立刻去联系哑翁,用最紧急的渠道,将此事原原本本,包括张飙的提议、红薯的存在、以及我的分析,密报父王!请示父王下一步行动的方略!明白吗?”

    “明白,大哥!”

    朱高煦意识到事关重大,毫不迟疑地领命。

    朱高炽又看向忐忑不安的朱高燧,语气严厉:“老三!从此刻起,你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府里,没有我的允许,绝不能再踏出府门半步!”

    “更不准再与张飙有任何形式的联系!若再敢擅自行动,家法处置!”

    “我……我知道了,大哥。”

    朱高燧耷拉着脑袋,彻底老实了。

    “至于张飙那边的联络……”

    朱高炽沉吟片刻,旋即不容置疑的道:

    “先拖着。若他通过城隍庙传来消息,不必回复。一切,等父王的指令!”

    朱高煦和朱高燧闻言,互相对视,异口同声:“是!大哥!”

    朱高炽则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胖脸上写满了忧虑与决绝。

    张飙抛出的,是一个不知内容的危险邀请和一个难以抗拒的诱饵。

    答应,可能万劫不复。

    拒绝,也可能引火烧身。

    这个关乎家族命运的抉择,太沉重了。

    必须由他们的父亲,那位雄踞北平的燕王朱棣,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燕王府的书房,再次陷入了压抑的沉默之中。

    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却同样凝重无比的脸。

    另一边,坤宁宫偏殿。

    数十位嫔妃,按照品阶依次而坐。

    她们个个妆容精致,衣饰华贵,但眉眼间却难掩惊疑、算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皇上此举,太过反常!】

    【在太子疑案风波未平、三位藩王被处置,郭宁妃被杀不久的敏感时刻,突然让我们推举后宫之主?】

    【这绝非简单的后宫事务,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考题,或者说……陷阱!】

    不知不觉间,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云明面无表情地站在上首,身后跟着几名手捧纸笔、负责记录的小宦官。

    他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皇爷有旨,着诸位娘娘共议,推举一位德才兼备、可主持六宫事宜之人。请诸位娘娘各抒己见,并陈明理由,奴婢等需如实记录,呈报御前。”

    话音落下,依旧是令人难堪的沉默。

    谁都知道,第一个开口的,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但是,又不能一直没人开口。

    只见蜀王朱椿之母郭惠妃,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道:

    “皇上的旨意,诸位妹妹都清楚了。都是自家姐妹,不妨畅所欲言,说说心中属意之人,以及……理由。”

    她特意在‘理由’二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

    短暂的沉默后,宁王朱权之母杨氏,直接站起身,对着郭惠妃和众人微微一礼,开口道:

    “既然皇上和惠妃姐姐让说,那妹妹就斗胆直言了。妾身以为,惠妃姐姐执掌宫务多年,处事公允,德高望重,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的话看似在捧郭惠妃,但眼神却有些闪烁。

    郭惠妃微微一笑,并未接话,只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扫过杨妃。

    【杨氏啊杨氏,我儿子比你儿子就藩多年,你此刻推举我,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还是想撇清自己?】

    “呵!”

    齐王朱榑之母达定妃,轻笑一声,那笑声带着几分慵懒和嘲讽。

    她甚至没有起身,只是微微调整了下坐姿,漫不经心地道:

    “惠妃姐姐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嘛……姐姐这些年协助郭宁妃处理宫中事务,已是劳心劳力,我等看着都心疼。”

    “如今皇上既然让推举,或许也是想让姐姐歇歇,换个年轻些、精力更充沛的妹妹来分担呢?”

    她的话绵里藏针,既否了杨妃的提议,又暗示郭惠妃之前没被选上,现在老了,就更别指望了。

    郭惠妃面色不变,只是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湘王朱柏之母胡顺妃,听到达定妃的话,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附和达定妃,声音带着急切和讨好:

    “定妃姐姐说得是!惠妃姐姐是该好生歇息了。妾身……妾身觉得定妃姐姐出身高贵,见识不凡,或可担当此任!”

    她只想赶紧推举一个人出来,结束这令人窒息的过程,好回去打听儿子的消息。

    达定妃斜睨了胡顺妃一眼,嘴角的讥诮更浓,却并未接话。

    【推举我?胡氏这蠢货,怕是慌不择路了。我儿齐王也在外地就藩多年,此刻出头,岂非惹祸上身?】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几位低阶的嫔妃更是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开口。

    良久,坐在次席的楚王朱桢之母胡充妃,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年纪稍长,资历颇深,说话不疾不徐。

    “既然姐妹们谦让,那本宫便先抛砖引玉了。”

    胡充妃声音温和,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主持六宫,非同小可,需得资历深厚、德行昭彰,且需……嗯,需得皇子成年,能为其分忧,稳固国本方好。”

    她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将那些儿子年幼,或未就藩的妃嫔隐隐排除在外。

    但她的话音刚落,坐在她对面的杨氏便微微蹙眉。

    “胡姐姐所言在理。”

    杨氏接口道,语气不咸不淡:

    “只是,资历德行固然重要,但更需心思缜密,处事公允,能体恤众姐妹才是。毕竟,六宫和睦,方能令皇上在前朝无忧。”

    她这话,暗指胡充妃平日不够‘体恤’。

    胡充妃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看向达定妃:

    “定妃妹妹方才说需年轻精力充沛者,妹妹倒是想起一人。定妃妹妹素来聪慧机敏,又深谙礼仪,或许是不错的人选?”

    达定妃脸色微沉,冷冷道:

    “充妃姐姐说笑了,妾身何德何能?况且,妾身听闻,近日宫外颇不太平,有些流言蜚语,甚至牵扯到了一些禁药之事……这等时候,还是避嫌为好。”

    她主动提及了‘禁药’这个禁忌话题,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几位儿子与医药、地方进贡可能有关的嫔妃。

    此言一出,殿内温度骤降。

    所有人都想起了那敲登闻鼓的老讼棍和铁盒中可能涉及的宫闱秘闻。

    胡充妃心中暗骂达定妃歹毒,竟敢在此时揭开这个盖子,但面上却不得不维持镇定:

    “定妃妹妹慎言!宫外流言,岂可轻信?皇上明察秋毫,自有圣断。”

    说完,她环视一圈,见气氛已被达定妃搅得更加紧张,便扭头朝郭惠妃道:

    “惠妃姐姐,还是您来主持吧!”

    郭惠妃闻言,缓缓起身,面向众人,语气变得郑重:“既然诸位妹妹各有考量,难以一致,不如这样”

    她顿了顿,道:“本官推举……充妃妹妹暂代宫务。”

    “啊?”

    胡充妃一愣。

    郭惠妃不理她的惊讶,继续道:

    “理由有三:其一,充妃妹妹性子爽利,处事果决,能镇得住场面。”

    “其二,其子就藩在外,与京城诸事牵连较少,或更能秉公处理;其三……”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达定妃、胡顺妃、杨妃,意味深长地道:

    “充妃妹妹不涉医药、不通香料,与近日流言所涉之事,皆无瓜葛,最为干净!由她暂代,或可最大程度平息物议,安定宫闱,静待皇上最终圣裁!”

    这一番话,可谓老辣至极。

    既找了个挡箭牌,又暗指了达定妃、胡顺妃的嫌疑,还将安定和避嫌放在了台面上。

    胡充妃张了张嘴,想反驳,但在郭惠妃凌厉的目光和眼下诡异的局势下,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达定妃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杨氏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胡顺妃更是唯唯诺诺,不敢有异议。

    其余嫔妃见几位高位妃嫔已然如此,也纷纷附和:“惠妃姐姐思虑周全,妾等无异议。”

    一场看似民主推举、实则暗藏刀光剑影的后宫会议,就在郭惠妃快刀斩乱麻的操作下,匆匆落下了帷幕。

    当老朱看着云明呈上的记录,尤其是重点标注了胡充妃‘被推举’的场面和郭惠妃那番‘深明大义’的陈述时,他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

    【胡氏……看似干净,很难说清,楚王就藩武昌,也算是一方藩屏。她若主持六宫,其子的声势怕会更大。】

    【达氏……蒙古贵女,心思不浅。她主动揭开禁药之事,是想搅浑水,还是想撇清自己?亦或是借机敲打胡氏,甚至暗示他人?】

    老朱的手指在‘禁药’二字上重重敲击了一下,眼中寒光闪烁。

    这无疑是触及了他最敏感的神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郭惠妃那番‘深明大义’的陈述上。

    郭惠妃的话,看似谦逊、顾全大局。

    但在老朱看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极高明的自保和反击?

    她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声势,将自己置于一个超然且‘公心’的位置。

    【郭氏……郭子兴的女儿……】

    老朱心中默念。

    郭惠妃的出身,以及她多年掌部分宫务却并不张扬的做派,在此刻浮上心头。

    【她儿子就藩多年,但素来低调,不似老二、老三那般张扬。】

    【在此刻推举中,她未主动争抢,也未明显结党……】

    老朱的眉头紧紧锁起。

    他怀疑幕后黑手可能与就藩的藩王母妃有关,希望通过这次推举看出端倪。

    胡充妃的‘排外’和达定妃的‘阴狠’都让他心生警惕。

    但郭惠妃的表现,又让老朱有些拿不准。

    【她是真的无心权势,明哲保身?还是……藏得更深,更懂得韬光养晦?】

    这种不确定,让老朱感到烦躁。

    他厌恶任何脱离他掌控的人和事。

    然而,眼下的局面,他必须尽快稳定后宫,不能再让前朝的风波在后宫掀起更大的浪。

    【胡充妃,其子楚王势力也不小,此刻用她,恐助长其气焰,且与‘避嫌’原则不符。】

    【达定妃,心思难测,言语带刺,非安定后宫之人选。】

    【杨妃、胡顺妃等,更是怯懦无能,不堪大任。】

    【相比之下,郭惠妃资历最老,出身特殊,平日表现还算稳重。】

    【至于她的理由?】

    老朱眼中寒光一闪。

    【哼,咱什么时候给你们做主了?】

    【不管是谁,咱相信你们,迟早会露出马脚!到时候……】

    想到这里,老朱心中已有决断。

    他提起朱笔,在那份记录上,在郭惠妃的名字旁,缓缓批下一个字:【可。】

    笔锋凌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放下笔,他对垂手侍立的云明淡漠地道:

    “传旨:六宫事宜,暂由惠妃郭氏统摄。望其克秉公心,勤谨奉上,和睦宫闱,勿负朕望。”

    “奴婢遵旨。”

    云明连忙躬身应道。

    “还有!”

    老朱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浓浓的警告意味:

    “告诉郭氏,也告诉后宫所有人!安安分分待在自己的宫里,该吃吃,该睡睡!”

    “谁要是再敢搬弄是非,打听前朝,或者跟宫外传递什么消息……”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冰碴子:

    “咱不管她是谁,有什么儿子,一律按窥探禁中、图谋不轨论处!绝不姑息!”

    “是!皇爷!奴婢一定将旨意明白传达到每位娘娘!”

    云明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保证。

    旨意很快传遍后宫。

    不多时,那位老嬷嬷就去了佛堂,将老朱的旨意复述了一遍。

    跪坐在佛堂前的妇人,嘴角勾起一抹‘果然如此’的笑意,转瞬即逝,随后平静道:

    “知道了,记得准备一份丰厚的贺礼。”

    三更完毕,求月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