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
沈思玥和罗记者看完了所有文献。
两人盖上笔帽,合上笔记本。
并将借阅的文献资料整理好,递给沈秘书。
“沈秘书,害你加班这么久,辛苦了。”
沈秘书接过文献资料,笑了笑。
“没事,加班可比我在家轻松多了。”
她有两儿两女,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一岁。
正是闹腾的年纪,孩子们又都粘她。
她一回家就忙得不可开交。
沈思玥不知内情,只当沈秘书在客气。
“沈秘书,有点晚了,让罗记者送你回家,他开车来的。”
“不用,我家离镇府大楼不远,走路几分钟。”
“夜晚不安全,我们送你吧。”
沈秘书笑着拒绝。
“真不用,没人敢在政府大楼附近犯案。”
说完,她想将文献资料放好,却不知道应该放在书架的何处。
便放在管理员的办公桌上。
她看向沈思玥,“看完这些文献资料,沈小姐还觉得会发生地震吗?”
沈思玥是重生之人,知道地震会发生,才会想办法用异象来佐证。
希望所有人能提高警惕,在危难发生的时候,有自救的能力。
可她眼里的那些异常,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所以,在没有更多佐证的前提下,她说什么都没用。
“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好回答沈秘书。我不是地理专家,也不是地震局的职工,无法预测地震。我跑唐城来看文献资料,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地震的预警,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
说完,她笑了笑。
“我还是那句话,我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地震不会发生。”
沈秘书没有嘲笑沈思玥自不量力的意思。
只是想知道她关于地震的猜测,在看完文献资料后,有没有找到更多的依据。
“沈小姐别误会,我不是质疑你,只是想知道你看完文献后,有没有新发现。或者,我能看看两位记的笔记吗?”
沈思玥想着笔记上的内容不多,看完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她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沈秘书看了十几年的文件,不仅阅读速度快,还特别能抓重点。
不到二十分钟,她就将笔记本还给了沈思玥和罗记者。
沈思玥见沈秘书表情不太对劲,问道。
“沈秘书,你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沈秘书点了下头。
“沈小姐,有些事我不能和你说,但你放心,我会关注和地震有关的所有异常情况的。”
市长前两天收到消息,有个军工厂的电子仪器出现问题,导致没法工作。
请了厂家的维修人员过来,也没能彻底解决。
所有人都以为是维修人员的技术不行,或者仪器用了太久,导致零件老化,进而影响了精准度。
现在看来,还有第三个原因。
电子仪器可能是受到了磁场干扰,才会出问题!
想到这,沈秘书有些坐不住了。
她得尽快将最不可能的第三个原因,告诉市长,排查一下。
“沈小姐,我要去找市长说点要紧事,得走了。”
沈思玥看着一脸着急的沈秘书,猜到是和地震有关的事。
“走吧,今天谢谢了。”
沈秘书将阅览室的门锁好后,将工作证还给沈思玥和罗记者。
然后领着两人快步离开政府大楼。
此时已经晚上九点,街上空无一人。
夜风袭来,吹散了沈秘书心里的焦急。
她一边下楼梯,一边问道:“沈小姐,罗记者,已经很晚了,你们是在唐城住一晚,还是连夜回京城?”
罗记者看向沈思玥,让她拿主意。
毕竟他现在就是个司机。
沈思玥:“晚上开车不安全,今晚留在唐城,找个招待所住。”
“市政府的斜对面就有招待所,挺安全的。你们带介绍信和身份证了吧?”
沈思玥和罗记者只带了身份证。
“用工作证登记应该没什么问题。”
沈秘书点了点头。
“只要招待所的人给电台打电话确定你们的身份就可以。”
说完,她朝招待所走去。
“市长家和招待所在同一个方向,我顺道去和招待所打个招呼,就不用打电话核实你们的身份了。”
沈思玥想着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点头。
“好,麻烦了。”
沈秘书带着两人去了招待所。
等接待员开好房间,她才离开。
沈思玥和罗记者的房间就在一楼,还紧挨着。
到房门口后,她伸出手。
“罗记者,将你的笔记本给我,我整合一下。”
罗记者本就是帮沈思玥写的笔记,立刻将笔记本递给她。
他好奇地问道:“沈组长为什么觉得唐城会发大地震?”
“我最近在做关于自然灾害的节目选题,对各种灾害的预警和后果都很了解。刚好唐城发生了旱灾,而且水位下降异常,就过来看看。”
“应该是你多虑了,唐城作为发生过大地震的城市,是地震局的重点关注对象,若旱灾和水位属于异常情况,他们早就发现了。”
至于沈秘书看完笔记后,为何会有些异常?
应该是受沈思玥影响,杯弓蛇影了。
沈思玥知道没人会信她的猜测。
毕竟上辈子那么多震前预警,都被合理解释了。
这不是政府的责任,也不是谁的过错。
而是地震无法准确预测。
沈秘书去找市长,也不是因为信她。
是以防万一。
沈思玥看着一脸不信的罗记者,嘴角上扬。
“我知道,我也没想过自己会比地震局更专业。只是我这个人吧,一旦有了怀疑,不论结果,我都会想办法验证。”
她拿走罗记者递过来的笔记本。
“辛苦罗记者陪我跑这一趟,等回京城了,我请你吃饭。”
罗记者知道沈思玥是个很认真的人,对她有想法就行动的性格,还挺佩服的。
反正来唐城一趟,也没什么坏处。
他笑着点头,“行,晚安。”
说完,他用钥匙开了隔壁的门,进房间休息。
沈思玥进房后,将门反锁。
招待所的房间虽小,但有独立的洗澡间。
她简单地冲了个凉后,就开始整合两份笔记的内容。
忙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结束。
一夜好眠。
次日。
天刚亮,沈思玥就醒了。
招待所没有早餐。
她和罗记者在昨天的国营饭店吃了点豆浆油条。
吃完后,罗记者问道:“是直接回京城?还是去乡下看看旱情,拍点照片?”
“回京城,去见一个已故的地质学家。”
罗记者:“……”
每个字他都认识,怎么放在一起就听不懂了呢?
“什么意思?”
沈思玥看着傻眼的罗记者,笑着道:“一会路上说。”
说完,她看向不远处的政府大楼。
“离开唐城之前,我得再去见见沈秘书。”
她想知道沈秘书怀疑唐城可能会有地震的依据,是得到了验证,还是被排除了。
罗记者:“行,你去找沈秘书,我去看看车厢还有多少汽油。”
“不管汽油还剩多少,一会去加油站加满,我给钱。”
“你说了算。”
沈思玥再次去了政府大楼。
“我想见沈秘书。”
接待员还是昨天那个。
“沈秘书还没来,应该是和市长一起出去公干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沈思玥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递给接待员。
“麻烦你等沈秘书回来之后,将号码交给她,让她明天给我打个电话。”
“好的,我一定转交。”
沈思玥离开市政府,上了罗记者的车。
“你知道加油站在哪吧?”
“嗯,已经打听好了。”
给车子加满油后,两人启程回京城。
罗记者心心念念沈思玥的解释。
车子刚启动,他就问道:“什么叫去见已故的地质学家?”
他知道,这个“见”肯定不是祭拜的意思。
沈思玥将车窗全部摇下来,任干燥的晨风吹在脸上。
“你没有认真了解过和地震有关的事,肯定没听过李院士的名号。”
罗记者摇了摇头,“确实没听过,他是什么人?”
沈思玥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说起了十年前的唐城大地震。
1966年,唐城在二月初发生了震级为8级的大地震。
【解释一下:我昨天查资料,说有这么一次地震,我就这么写了。
结果!今天查资料,又没有这次地震了,该死了AI误导我!
所以大家别考究,当架空文看就行,感谢感谢】
随后,邢城从三月初到三月末,总共发生了五次地震。
伤亡比唐城要多一些。
在这之后,地质学家李院士,就根据自己的地质经验分析,做了四次地震预测。
虽然李院士没有明确说出四次地震的地点和时间。
但圈出了大概范围。
唐城就在其中一个的范围内。
李院士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预言还在。
他的门生也还在。
所以,沈思玥要去找的不是李院士,而是他的门生。
如果能让他的门生关注唐城,并和地震局说一声,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罗记者听完沈思玥的想法,竖起大拇指。
“沈小姐,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不了解的?”
那么小的脑袋里,装的却是书海!
沈思玥是因为经历过唐城大地震,并参与了救援工作,追踪报道过震后重建,还宣扬地震预警和自救指南,才会了解这么多。
但这些,她不能和罗记者说。
“既然我选择了做自然灾害的节目选题,那就得了解透彻,一次失误,会让我的所有努力都白费,我不允许!”
“不过是一份工作,这么认真做什么?”
在罗记者看来,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自然灾害,太专业的话,他们压根听不懂。
就算出了错,也没关系。
沈思玥知道罗记者在想什么。
可她却不这么想。
“做事,不仅仅是做给别人看,也是做给自己看,敷衍是学不到东西的。而且节目的听众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还有其他电台的竞争者。”
老百姓或许听不出错误。
但竞争对手一定能听出来,然后放大错误。
罗记者被说服。
“沈小姐说得很有道理,是我将事情想简单了。”
他一直觉得在台里做节目的同事,不如他这个报导时事新闻的记者严谨。
结果是他太自大,太狭隘了。
连一个刚入社会的小姑娘都比不过。
四个小时后。
车子进入了京城市区。
罗记者瞥了眼沈思玥,问道:“国务院,你进得去吗?”
国务院和市政府可不一样。
电台的工作证,起不了任何作用。
怕是连门都进不去!
沈思玥当然没想过光凭自己就能进国务院。
但她的背后是顾家。
顾老爷子的面子,足以让她见到李院士的门生。
毕竟她的请求不过分,也不会涉及到机密。
“你一会在路边的电话亭停一下,我去给顾爷爷打个电话。”
罗记者倒是忘了沈思玥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强大的军政背景。
“行,前面不远处就有电话亭。”
沈思玥打电话回顾家的时候,顾老爷子正在和裴承屿下棋。
月底了。
裴承屿申请了这个月没用完的假期,能在京城待两天。
当他听到沈思玥要去国务院时。
“玥玥,国务院我有认识的人,我带你去吧。”
沈思玥不想裴承屿来回跑。
“不用,顾爷爷的面子够大,用不着你。你难得休假,就别来回折腾了,我今天会早点下班。”
“那我下午去接你下班。”
“行,如果你不忙,就来吧。”
挂了电话后,顾老爷子就联系了国务院。
他虽然没有在政界任过职,但他有战友在国务院上班。
没一会,他就给沈思玥安排好了。
当沈思玥到国务院时,刚好是吃午饭的时间。
她刚下车,就有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中年男人走向她。
男人礼貌地伸出手。
“沈小姐你好,我是李院士的门生,罗浩庭。”
沈思玥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职称,只能用普通称呼。
她握住对方长了茧子的手。
“罗先生,您好。”
罗浩庭收回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小姐,这会正好是午饭时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去食堂边吃边聊。”
沈思玥点了下头,“好,麻烦罗先生了。”
国务院的食堂很大,人也很多。
罗浩庭在接到任务时,就被安排了食堂的接待间。
接待间内,饭菜已经安排好了。
落座后,罗浩庭问道:“沈小姐找我,是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