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殿内。
赵正此刻正在看书。
曹子布,徐凤至,柳春生,卞梁四人齐至。
得知四人求见。
赵正没有立马召见,而是把他们晾在一旁。
这一次的会议,赵正很不满意。
曹子布,徐凤至,这都是他的心腹。
然而,平素,足智多谋的二人,此刻却闷不做声。
赵政知道他们的顾虑,也明白他们的想法。
但这也正是他失望的地方。
同苦可以,同甘就不一定了。
而此时,四个人在殿外吹冷风。
柳春生说道:“陛下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曹子布双手插在袖子里,叹息道:“这件事着实不好办,不仅不好办,还是得罪人的事情,不仅得罪人,而且得罪的是全体功勋。”
“一旦失去了众人失去了特权,那么......谁还会对朝廷忠心耿耿?”
徐凤至说道:“也许我们还没有看透陛下的想法。”
卞梁说道:“灭门阀,灭豪强,无可厚非,国家毕竟比一家一户来得重要,但是就怕这一把火烧向自己,届时,才是真正的灾难。”
“咱们的陛下是个明君,他比谁都明白这件事,但他还是做了,我觉得太急了。”
话音落下,众人陷入沉默。
在他们看来,赵正还是太急躁了,天下初定,人心还没有完全安稳,若是过个三五年,七八年,人心大定,再去着手革新也不迟。
治大国如烹小鲜。
急不得啊。
卞梁就怕赵正步刘基的后尘。
四个人足足在冷风之中吹了半个时辰,才得到赵正的召见。
“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赵正把书丢在案牍上,神色淡然,“现在来见朕,可是有什么教诲?”
听到教诲二字。
四人脸色大变。
急忙跪在地上。
“微臣不敢!”
“陛下,微臣求见,只是还有疑惑。”
皇帝问臣子有何教诲,这是诛心之言。
不是他们四个能承受的。
“有什么疑惑?”赵正也没让他们四个起身。
徐凤至斟酌一番,道:“敢问陛下,日后,可是要连公国一起取消?”
“公国是公国,中原是中原,朕什么时候说过要取消公国了?”
“功勋不等同于地主豪强,更不是门阀!”
卞梁再问,“陛下,可还能听得进微臣的谏言?”
赵正不喜欢拐弯抹角,吞吞吐吐,因此,卞梁也是很直接的询问。
赵正道:“好的谏言自然是听得进去的,不好的听了也白听。”
“臣以为,现在绝对不是大肆变革的时候。”
卞梁说出了自己那一套理论。
赵正道:“中原有重疾,需要猛药治,过个三五年,这一把药,不见得能治好。”
“陛下也是看过天命皇帝繁荣鼎盛时候的,后来如何?”
“朕知晓,太过骄纵自大,国将不国,但是,朕和天命皇帝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顾着自己享受,而朕,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朕可没有折腾百姓,恰恰相反,朕太希望百姓好了。”
“此乃千百年未有的大变之世,中流击水,不进则退。”
“朕要开民智,要让千千万万的百姓知道,什么叫做好日子,什么叫做富裕!”
卞梁心情复杂的很。
一方面,赵正的确是一个明君,一个圣君,他从来就没看过如此善待百姓的皇帝。
就算是圣贤书中圣皇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吧?
可是,赵正怎么能够挖自己的墙角呢?
“可是陛下,今日若这么做了,来日.......”
“来日就再也没人制约皇权了对吧?”赵正起身,说出了卞梁内心深处的不敢说的话。
他在四人面前踱步,“你错了,开了民智之后,反而会制约皇权,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会被无限的放大。”
“官员权力削弱,是因为官吏的暴增。”
“天命年,全国官员不过万人,官吏虽然多,却都是不入流之辈。”
“今时今日,官吏不分家,超过十万人,未来还会更多。”
“如果不革新,不对官场下刀,那么门阀,豪强,地主,还会接踵而至。”
“大顺鼓励经商,提升商贾的身份,准许商贾之子国考科举,若是不作出限制,如何?”
“到死后官商勾结,倒霉的还是百姓。”
“牵一发而动全身,朕要的不会走大康的老路,不是把大康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而是去实验一个全新的东西,未来会走向哪里,朕不知道。”
“但是朕知道的是,如果现在不作出改变,等到日后,国家体系会变得臃肿,政令不通,也许几十年后,国家就会迎来第一个大矛盾。”
说到这里,赵正停下了脚步,看着四人,继续说道:“朕手中的权力的确无限大,但是朕比谁都害怕,现在的朕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没人在朕的前面教朕,也没人能给出朕一个合适的提议,朕只能闷头去做。”
“三年五年,或许没有成效,但是五年之后,就不一定了,朕不奢求你们能理解朕,因为一个思想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被认可。”
“在朕看来,能改变世界的,不是武器,而是思想,现如今的大顺,拥有远超外国的兵力和武器,可是内核却依旧和大康一样,未曾变过。”
“免除农税,是前无古人之举,免除徭役,同样是一次尝试,战争掠夺财富人口,帮助中原完成重要的转型,但是战争终究会结束的。”
“天下大同的那一刻,怎么办?没有更多的战俘怎么去免除其他人的徭役?”
“天下之大,七八个,乃至十个中原土地,这些土地生长的人,该如何管理?”
“还是继续沿用曾经的制度吗?”
“管的过来吗?你们想过没有?”
“到时候中原百姓过得好,其他地方的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难道使我们想要的吗?”
“你们谁能给朕一个答案?”
“这么久了,谁告诉过朕要未雨绸缪?”
“你们只是盯着眼前的功勋和利益,从来没想过大顺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一如现在,你们跑过来指责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