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五彩绫镜 > 第209章无声的硝烟

第209章无声的硝烟

    “技术品牌大使”的传闻像夏日的霉菌,在龙胆科技内部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尽管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但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已经在各个茶水间和匿名群里流传开来。

    有人说,这位置是龙胆草为平衡技术派系特意设置的,意在打破姚浮萍一手遮天的局面;也有人说,这是曹辛夷为了巩固自身影响力,意图在技术体系插入的楔子;更有甚者,信誓旦旦地声称,这是龙胆草为林晚“量身定制”的跳板,目的是将她重新拉回权力中心。

    流言蜚语如同无形的丝线,将林晚缠绕其中,让她在公共教育中心这本该相对清净的领域,也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压力。原本态度缓和些的同事,看她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探究与谨慎。就连中心主任那位老先生,跟她说话时也愈发客气,客气得近乎疏远。

    林晚对此一概不予回应。她深知,在这种事情上,任何解释都可能被曲解成欲盖弥彰。她只是更加沉默地投入到工作中,用一份份扎实的报告、一场场精心准备的下社区讲座,来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班前,林晚收到了一封来自总裁办公室的邮件,发件人是龙胆草的行政助理。邮件通知她,下周一下午两点,到主楼第一会议室参加“技术品牌形象建设研讨会”,会议由龙胆草亲自主持。

    邮件末尾的与会名单里,赫然列着姚浮萍、曹辛夷、九里香等一众高管,以及几位技术体系内公认的翘楚。林晚的名字夹杂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兀。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周末两天,林晚将自己关在公寓里,查阅了大量关于科技公司品牌建设、技术传播的案例和理论。她不确定龙胆草此举的真正意图,是考验,是试探,还是仅仅需要她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如何,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周一午后,林晚提前十分钟到达第一会议室。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气氛凝重。姚浮萍坐在左侧首位,正低头看着面前的平板,眉头微蹙。曹辛夷坐在右侧,与身旁的九里香低声交谈着,妆容精致,神色从容。那几位技术骨干也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林晚选了靠近门口、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两点整,龙胆草准时推门而入。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身形挺拔,目光扫过全场,不怒自威。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人都到齐了,开始吧。”龙胆草在主位坐下,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今天会议的目的,是讨论设立‘技术品牌大使’职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初步明确该职位的职责定位与选拔标准。”

    他示意助理将一份初步构想草案投影到大屏幕上。

    “随着‘五彩綾鏡’项目的推进和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精准传达技术理念、塑造专业、可靠、创新技术品牌形象的代表人物。”龙胆草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个人,不仅要懂技术,还要善于沟通,能够连接技术与市场,连接公司与公众。”

    草案内容详实,从职位使命、核心职责到能力要求,都列出了清晰的框架。与会众人纷纷凝神细看。

    “我认为这个职位设置非常必要。”曹辛夷率先开口,她声音清越,姿态优雅,“尤其是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一个具有亲和力与专业素养的技术面孔,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品牌可信度。我个人建议,选拔标准应更侧重于沟通表达能力、跨文化理解力以及市场洞察力。”她的话语,隐隐将选拔方向导向了市场体系擅长的人才。

    姚浮萍立刻接话,语气冷硬:“技术品牌,核心在于‘技术’。如果代言人本身对核心技术没有深刻理解,如何应对专业质疑?如何准确传递产品价值?沟通能力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功底之上。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甚至可能因表述不当引发技术误解,损害品牌。”她毫不客气地反驳了曹辛夷的观点,将天平拉回了技术体系。

    两位核心高管的意见分歧,让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支持曹辛夷的市场部人员与支持姚浮萍的技术骨干,开始各抒己见,争论逐渐升温。

    龙胆草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看不出倾向。

    林晚坐在角落,同样沉默地听着。她注意到,争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技术”与“市场”的权重,却很少有人提及草案中提到的“连接公众”、“传递信任”这些更偏向于社会责任和品牌温度的部分。

    “我可以说几句吗?”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略显嘈杂的争论。是九里香。

    所有人都看向她。

    “龙总,各位,”九里香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客观,“无论是技术底蕴还是市场沟通,都是重要的选拔维度。但或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职位设立的更深层目的。除了对外展示,它是否也应该承担起对内凝聚技术文化、对外构建技术信任的使命?尤其是在数据隐私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我们的‘品牌大使’,或许更应该是一位能够消除公众技术恐惧、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

    她的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龙胆草微微颔首,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角落里的林晚:“林研究员,你在公共教育中心接触一线用户和中小企业,对于如何建立技术信任,有什么看法?”

    一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林晚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期待,也有不易察觉的抵触。

    林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也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前,调出了自己周末准备的一些资料。

    “龙总,各位总监,”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没有刻意拔高,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我认同九里香总监的观点。技术品牌的建设,不仅仅是展示肌肉,更是建立信任。而信任的建立,往往源于共情与透明。”

    她切换PPT,展示了几张来自社区讲座和中小企业调研的照片和反馈。“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发现,许多用户对技术的恐惧,并非源于技术本身,而是源于‘失控感’——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数据被如何收集、使用,担心成为算法下的‘透明人’。因此,我认为,‘技术品牌大使’除了具备专业素养,更需要具备一种能力——‘翻译’的能力。”

    “翻译?”有人疑惑。

    “是的,”林晚点头,“将冰冷的技术术语,‘翻译’成有温度、可感知的用户利益;将复杂的算法逻辑,‘翻译’成简单明了的隐私选择;甚至,将公司对技术的追求,‘翻译’成对用户承诺的践行。这需要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站在用户角度的洞察与同理心。”

    她引用了几个自己在公共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坦诚沟通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化解用户疑虑,建立初步信任。她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因为源于真实实践而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代言人自身值得信任。”林晚话锋一转,目光坦然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龙胆草身上,“这意味着,其个人经历必须经得起审视,其言行必须与公司宣扬的价值观高度一致。任何潜在的争议点,都可能成为信任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被无限放大。”

    她这番话,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巧妙地回应了围绕在她身上的那些争议——她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短板”,并将它摆在了台面上。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曹辛夷看着林晚,眼神复杂。她不得不承认,林晚的这个切入点,确实精准地击中了技术品牌传播中常被忽略的“人性软肋”。

    姚浮萍依旧面无表情,但紧蹙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些许。林晚强调的技术“翻译”和底层逻辑理解,与她坚持的技术底蕴并不矛盾,甚至是另一种形式的延伸。

    龙胆草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看着站在投影前,身形单薄却目光坚定的林晚,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欣赏。她总是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那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视角。

    “很好的补充。”龙胆草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技术、市场、信任,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今天的讨论很有价值。关于具体选拔标准和流程,人力资源部会后续细化方案,经我批准后执行。散会。”

    他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但所有人都明白,林晚今天这番发言,已经成功地在这个备受瞩目的职位选拔议题上,投下了属于自己的、有分量的筹码。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曹辛夷走到龙胆草身边,低声说着什么。姚浮萍径直离开,没有看任何人。

    林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她靠在冰凉的墙壁上,轻轻吐出一口气,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这无声的硝烟,比她想象中更加耗费心神。

    她知道,今天只是开始。关于“技术品牌大使”的争夺,必将是一场更加激烈、也更加复杂的战役。而她,这个本欲远离风暴中心的人,已经被不由自主地推到了战场的前沿。

    前路是机遇,还是更大的陷阱?她无从得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专业”与“实干”这两件武器,在这无声的硝烟中,一步步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