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之中,乌名悄然凑到人群近前,认真看着水幕中的画面,以及水幕本身。
这位于池塘正北的见微水幕,是一道极其高明的仙府妙法。
虽说能洞见仙府内部,最重要是府君开放了相关权限,但这水幕本身依然充满了巧思和技术。
水幕虽是四四方方一片,但映出的画面却非简单平面,而是立体投影。而且随着观者与水幕的相对位置变换,可以相当自由的切换视角。
不愧是师娘啊……
不过,水幕的画面焦点,却固定锁死在了厉沧海身上,这明显就是仙府授权的局限所在了。
濯泉争霸开始后,池中景便不再完整开放给外人观看,整个地图等于都被战争迷雾覆盖,哪怕是场外看客也要接受相应限制。
“所以,这难道意味着……”
乌名一边低声自语,一边凭着习惯,找到了斜后方四十五度的黄金越肩视角。
然后,他就安然代入到了厉沧海的视角,观看起了这开荒排头兵的现场直播!
——
与此同时,自金光落地祭坛后,厉沧海不出意外地看到了满地跪倒的正国文武百官。
作为天外上仙,他们几人是被正国朝廷,以最为隆重的祭天大礼请下来的。
而一众跪拜之人的最前方,有位身穿黑色冕服的中年男子,正手持酒爵,高举过顶。
正是正国的国君,许懿。
此时,国君的祭词,仍回响于王城四野。
“……今四海升平!求上仙赐吾长生,以令太平永续,国祚常青!”
下一刻,国君许懿听闻祭坛上风声响动,便要抬头。
而厉沧海早有准备,微微仰起头,嘴唇翕动,便要沉声开口。
与此同时,身后龙清雪和其余五人齐齐做法,在厉沧海背后唤出万千流溢仙光、云外妙音。又有大罗轻烟萦绕周身,令人看不清几人真容。
刹那之间,下凡真仙的仪态威严便尽显无疑!
其特效之炫目繁华,甚至让场外之人都纷纷眯起眼睛,难以直视……然后便不得不为之叫好。
邛州的世家一派,不愧是为这濯泉仙府筹备最久,花费心思最多。这厉沧海的入场仪式,俨然是经过精心筹备,以求先声夺人,将他们这一众下凡降世之人的上仙身份彻底坐实!
对于并不曾拥有超凡力量的池中四国而言,龙清雪这传承自留香阁的光影妙法,正是不折不扣的仙家手段!
一时间,几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祭坛下方,文武百官那陡然急促的心跳声,以及敬畏交加的情绪。
见此,龙清雪轻轻抿了下嘴唇,压抑笑意。
光影妙法虽是不折不扣的“障眼法”,却足够好用,拿来震慑凡俗,实在绰绰有余。
而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令一众心思繁多的朝廷君臣们乖乖听话,为其所用……
这四国争霸,单靠区区几名筑基修士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定是各国的组织动员能力。其中正国的根基无疑最是扎实,只是受限于朝廷内斗,才显得陈腐不堪。
所以,越早慑服正国君臣,令举国合力,就越能发挥正国的天然优势。
当然,仅凭一手光影特效,还不足以让一位君王乖乖听话,所以……
厉沧海悠悠开口道:“上界长生仙法有三:上上者可与天地同寿,经万劫而不灭;中者可延寿千载,成千古伟业;下者亦可延寿百年,历二世春秋。”
而在龙清雪等人的默然做法之下,其声如清风吹拂送远、又似擂鼓敲打心头,有着摄魂夺魄般的神效。
祭坛下方,数百名朝臣几乎为之窒息,纷纷将头垂得更低,不敢直视仙人威仪。就连国君许懿也凝滞当场,手捧酒爵而不妄动。
而后,厉沧海又道:“今正国国力昌盛,河清海晏,国君许懿文成武德,其功可嘉!特赐仙丹一粒,以续百年之寿!”
说话间,一枚紫金灵丹,便自厉沧海手中飘然而至国君许懿身前。
而这紫金灵丹,还真是留香阁供给凡世权贵们以延寿的灵药!
一粒丹药,虽不至于真能让常人再多活百年,但延寿四五十年兼返老回春,却是绰绰有余。而许懿正值春秋鼎盛之时,服下灵丹更可能焕发出一丝先天灵光,令其感受到凡人绝无法感受到的天地灵息!
国君许懿求仙赐长生,那他们便扮好仙人,当真赐下长生,以进一步打消这举国君臣的顾虑!
为了能第一时间集合起正国举国之力,邛州世家为这开局可谓不遗余力,单是钓鱼的鱼饵,便煞费苦心!
之后,在国君许懿感激涕零之时,厉沧海又道。
“以汝之资质,若能保正国百年昌盛,或可得千载长生。然而,若求上上长生,必要成就四海归一之伟业,令四卷治国仙书合卷为一,恢复仙宝原貌……届时,非但国君可得永世长生,朝堂文武亦可分享荣光。许懿,你可有此等雄心壮志?”
说话间,厉沧海那狭长的双目中,宛如迸发精芒,令祭坛下的正国国君微微颤抖。
许懿低垂下头,缓慢却又坚定地答道:“必不负上仙恩宠!懿,定叫四海归一,仙卷归于原主!”
——
至此,池中国外,一众看客们已是叹为观止。
也不知这邛州世家们,为这开局究竟筹备规划了多久……自降世下凡后,这几人的一言一行无不绝妙!在正国这务必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竟凭借几道障眼妙法,一粒灵丹,便取得了国君乃至众多朝臣的信任!
同时,也有人不由庆幸这濯泉仙府的开放是依次分批进行……如此,后来之人便有了临阵磨枪,学习借鉴的可能!
然而,乌名见此,却轻轻皱起了眉头。
身后,景仁好奇的声音适时响起。
“这开局看来已近完美,乌名师弟以为如何?”
与此同时,不少目光纷纷聚焦过来,也都好奇乌名的反应。
对此,乌名在片刻沉吟后,只反问了一个问题道:“正国国君虽慷慨陈词,似乎已有十足忠心和万丈雄心……但他的仙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