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474章 招商1

第474章 招商1

    商贾们是怀着满腔希望来锦州的,本想拍一两艘船的船引,再弄一两船货出海搏一把,若成功了,就能大赚一笔。

    不料来了锦州后才得知每个月只拍十份船引,数量如此之少,八大家、晋商和大隆钱庄就包了,哪里还能轮到他们这些小商人?

    当月就有一些商人看到第一次拍卖的场景后,直接离开了。

    剩下来的商人们心里还怀着希望。

    第一次拍卖船引,量肯定不能太多,后续也许就会加量。

    果然,第二次船引拍卖前,锦州城内都在传此次船引数额会提高到三十份。

    此消息一放出,留在锦州城的商贾们都沸腾了。

    他们猜想的不错,船引果然增加了!

    三十份船引,他们这些普通商贾总能拍到一两份吧?

    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去了府衙,可拍卖的依旧是十份船引,只是将每份的船只数量增加到三十艘。

    他们就知道这船引是为那些大户准备的。

    当船引随随便便就被喊到三四十万两的高价时,锦州的开海便与他们这些普通商贾无关了。

    再待在锦州也于事无补。

    众人带着无尽的失望离开锦州。

    远洋贸易,终究不是他们这些小商人能染指的。

    “这位老爷想做远洋生意吗?”

    不少商人都会被两名青涩的年轻人拦住,其中一名提着粗糙的陶壶,当着商人的面倒一碗茶水递过来。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多数人会接过去。

    隔着陶碗,商人们能感觉到那茶汤的滚烫。

    另一个双手捧着画的青涩年轻人,利索地塞一份图给接了茶水的商贾,道:“松奉的潜龙岛如今改为贸易岛,老爷要是愿意,可以去贸易岛租个铺子,与西洋人做生意。”

    商人们心头发颤。

    松奉也是通商口岸,只是此前一直没消息,他们许多人虽关注,却没得到什么消息,后来锦州拍卖船引之事在商贾间传遍了,大家就都被引来锦州,也就无人在意松奉了。

    如今,在他们对远洋贸易死心之际,竟有人告诉他们不要灰心,还有松奉这条路能走,那死寂的心,瞬间就活了,且疯狂跳动。

    哪怕怀疑有可能是骗子,他们也忍不住想多听一会儿。

    那两名年轻人还会指着贸易图,结结巴巴告诉他们仓房是给西洋商人放西洋货的,那一排排的铺子,是给大梁商人们租用做生意的。

    八大世家和度云初都无法抵挡这贸易岛的规划,这些商贾们更是沉浸其中,简单听一会儿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往头上冲。

    一连串的问题便朝着年轻护卫们抛去,迫切想要了解一切。

    这些护卫们都是陈家湾的庄稼汉,以前连书都没读过,只是听陈砚讲解了几日,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只能大致将框架讲出来,一旦商贾们追问,他们就露馅了。

    于是护卫们按照陈砚的吩咐,将那些感兴趣的商贾往马车旁领,再拿了陶碗继续去拉人。

    当一身绯色官服的陈砚从马车里出来那一刻,原本存有戒心的商贾们终于打消了戒心。

    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穿官服冒充朝廷命官?

    何况穿官服之人面容年轻俊朗,只单单站在马车前,就有一股官威在身,如此气势可不是他人能轻易模仿的。

    “本官乃是松奉知府,兼松奉市舶司提举陈砚,特来请各位前往松奉,共建贸易岛。”

    陈砚环顾四周,沙哑的声音一响起,迎来的就是商贾们恭敬的行礼,旋即就是狂热的注视。

    果然是陈三元!

    也就是说,贸易岛是真的!

    有人立刻道:“陈大人,这贸易岛真的是谁都能去做生意吗?”

    众商贾屏气凝神,静待陈砚的解答。

    陈砚笑道:“凡是正当商人,做正当生意,遵守贸易岛的规定,就可在贸易岛租铺子做生意。”

    商人们一片哗然。

    这贸易岛极大,就算他们所有商贾都上去也能装得下。

    “大人,岛上铺子租金为多少?”

    有商人提高音量大声问道。

    此问题也是商人们集体想要问的。

    锦州的船引他们拍不到,就是因价钱太高,若贸易岛上的铺子价格也如此高昂,他们也很难租得起。

    陈砚笑道:“诸位都是我大梁的商贾,且是头一批上岛者,本官自是要给些优惠。凡是今日能与本官签订租商铺契书者,五万两就能租一年铺子,且都是最好的位置。”

    不等商贾们反应,陈砚继续道:“锦州的船引需得三四十万两一份,还只能出一次海,过期就作废。贸易岛只需五万就能租一年,这一年内,你们能卖出多少货就卖出多少,没有限额。”

    商贾们脸上的兴奋之色再难掩饰。

    敢来锦州碰运气的商贾,都是颇有家资者,少说有个十来间铺子,自是知道生意好的铺子一年能卖的货物,不是一份船引能比的。

    贸易岛上五万两一年的铺子,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真的是陈大人给他们巨大的优惠。

    在多数人欣喜时,有人叹气嘀咕:“五万两一年,再加上货物,前期的投入着实不小……”

    一些小商人也惋惜地点头。

    他们又何尝不想与他人一般在岛上租个门面,将大梁的货物卖给西洋商人,再买一些西洋货卖到整个大梁?

    可这前期的投资对一些小商人而言,也着实有些压力。

    “贸易岛除了充盈我大梁国库外,也是为了让诸位能多挣些银钱,能让更多百姓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活儿。本官体谅一些商贾经济压力大,就推出一项新策,贸易岛允许两家合租一家商铺。”

    陈砚的话音一落,不少小商贾便鼓掌大声喝好。

    两家一分,一家每年只需承担二万五千两,这门槛可是大大的降低了。

    “三元公考虑实在周到,是为我等谋生路,我等打心底里感谢三元公!”

    “在下愿意与三元公租铺子!”

    “大人,在下也想租铺子。”

    众人纷纷哄抢起来,情急之下竟往陈砚面前挤,仿佛晚一点铺子就被人抢光了。

    陈茂见状,赶忙招呼身边的十来名护卫将陈砚团团围住,就要护送陈砚上马车。

    陈砚压住陈茂的肩膀,对他道:“不必紧张,退下去吧。”

    陈砚虽紧张,却也不能当众违抗陈砚,只得担忧地退到一旁,双眼始终紧张地盯着陈砚,准备有危险时就扑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