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 第441章 拜佛岭的由来

第441章 拜佛岭的由来

    拜佛岭的名称由来。

    附近人都知道。

    有些玄乎。

    平时自己人随便说说也就罢了。

    可是在这个破四旧的年代。

    当着市区来人的面,哪怕知道人家是来干什么的,他心里依然有些顾虑。

    别他娘的自己刚刚解释。

    你后脚说我宣扬封建迷信,送我一个铐子。

    到时候自己找谁说理去?

    “这里没有外人,直接说吧,”

    县里跟来的领到知道乡镇工作人员的想法。

    笑了一下,直接说道。

    “他们都是来处理拜佛岭事件的人,需要多了解一下情况。”

    “嗯嗯嗯。”

    西林公社的人一听,这才大胆的介绍了起来。

    原来。

    拜佛岭以前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也不叫这个名字。

    可是四五十年前,此地来了一个外地的和尚。

    他一心修佛。

    行走坐卧都在修行。

    为人乐善好施,特别喜欢帮助别人。

    谁家要是遇到什么事情,他他都主动上前调解。

    并且能言善辩,能把人说的心服口服,令犯错者羞愧难当,当众认错。

    这种情况下。

    短短一两年时间,他便成为整个村子最有名望的人、

    也因此吸引了不少人跟着他信佛。

    最后成为了他的弟子。

    没几年。

    附近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个村子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佛家高僧。

    直到三十多年前。

    高僧预感自己即将成佛。

    就号召山村之人在后面的山上凿了石墓。

    清洗身体后。

    不吃不喝。

    三天后活生生进入石墓,让自己的弟子把自己封在石墓中。

    众人一听,大吃一惊。

    哪里会愿意。

    可是高僧坚持,并且最后还叮嘱道。

    “此墓一封,我既成佛。”

    “若你们心中想念我,可日常拜我。”

    “当可保你们日常安稳。”

    说完。

    盘膝而坐,双手合十闭上了眼睛。

    任由村民、弟子怎么呼唤,都不再说话。

    有人上前摸了一下。

    这才发现高僧大师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

    “这是真成佛了?”

    一番惊呼后。

    众人对他拜了一番,把墓彻底闭上。

    很快。

    高层成佛的消息传遍十里八乡,生前说拜他可保平安的话也传了出去。

    因此导致不少人前来拜佛。

    以求心安。

    久而久之。

    这个地方就成了别人口中的拜佛之地。

    村子也不含糊。

    有人来拜佛,对他们也有好处。

    干脆改名叫:拜佛岭。

    “一个死人算什么佛。”

    郑海听完西林公社人员的介绍,嗤之以鼻,骂骂咧咧道。

    “不过这个人肯定算不上什么好人。”

    “兴许这次拜佛岭的事情就跟他有关系也说不定。”

    “不会吧?”

    西林公社和县里的人相互看了一眼。

    都有些不太相信。

    “一个死了三十多年的人,还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你要说变成了僵尸,遇到了脏东西之类的。

    他们倒是也能相信几分。

    毕竟这样的传说很多。

    可是整个村庄都消失不见,这样的事情那是一个死去之人可以办到的?

    “有些事情你们不懂。”

    郑海看着西林公社、县里的公职人员摇了摇头。

    然后把眼睛转向了李振华。

    眉毛一挑,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李振华同志,你以为呢?”

    “我?”

    看着眼神中暗藏挑衅的郑海,李振华心中暗笑。

    这家伙好大的嫉妒心。

    从市里出发到了三水县后,原本作为主力的郑海并没有收到县衙的重点招待。

    最受欢迎的反而是自己和方寸心。

    言行举止隐隐以他为主,仿佛他才是处理拜佛岭事件的主力一般。

    县衙这样的表现。

    想都不用想,肯定跟市区的方振兴几人有关系。

    他倒是无所谓。

    别人对咱热情,咱也不能不当回事。

    可是郑海受不了啊。

    哪怕县衙的人对他也很重视,可是那种微妙的差别他看得清楚。

    这是把他当跟班的了。

    所以自从县衙出来后,他就憋了一肚子气。

    路上没少说话的时候阴阳怪气。

    这不。

    听了拜佛岭这个村名的由来,他又开始了微妙的挑衅。

    把李振华心中给乐的。

    摇着头笑道。

    “我可不知道。”

    “再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咱们人还没有到拜佛岭,可不能妄下结论。”

    李振华一句话说出。

    县城和公社的人员一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话不能这样说。”

    只有郑海被怼的脸色一红,张口解释道。

    “咱们只是讨论一下。”

    “再说到了拜佛岭肯定要找个方向调查,从那个高僧开始调查未尝不可。”

    “那是你个人的问题。”

    李振华淡然一笑。

    “想怎么调查都行。”

    “我跟寸心的工作跟你们不一样。”

    “我们在附近走走转转,跟村民聊聊就可以了。”

    “……”

    郑海闻言,无言以对。

    就在这个时候。

    牛车拉着众人来到了油坊屯。

    众人下车后。

    在油坊屯钱大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一排土坯房跟前。

    看着一排建好却没有住人的房子。

    县工作人员好奇的问道。

    “钱大队长。你们村子怎么有这么多空房子啊?”

    “各位领到。”

    钱大队长哈哈一笑解释道。

    “上年我们这里就接到指示,今年要在我们大队成立新的知青点儿。”

    “这些房子就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建的。”

    “也幸好如此,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安排你们这么多人呢。”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

    近来知青下乡越演越烈,不少地方就建立的知青点儿。

    想不到油坊屯就是其中一个。

    想到这里。

    县工作人员看向李振华。

    “既然如此,咱们就住在这里吧。”

    “没问题。”

    李振华是完全不挑地方的。

    再说。

    他也没有想着半夜一直住在这里。

    “你们安排就行。”

    “好。”

    县工作人员点点头。

    开始分配房间,卸载行李之类的东西。

    这次下来。

    除了李振华、方寸心、郑海、吕东洋,县、公社的公职人员之外。

    还有不少三水县提供的粮食。

    一番收拾后。

    李振华和方寸心住在一个单间。

    郑海、吕东洋一间。

    县、公社的人员各自一间。

    安排好之后,钱大队长专门安排人给众人做饭。

    趁着做饭的间隙。

    带着众人来到村子后面的一处,指着半山腰一脸沉重的说道。

    “前面几里处就是拜佛岭所在的地方。”

    “往日白天的时候,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们村子的轮廓。”

    “可是从前段时间开始,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夕阳西下。

    顺着钱大队长指的方向看去。

    众人只觉得一片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而在周围。

    不少人手持长枪围在各个路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