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锦绣如茵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姜九霄归京

第四百八十三章 姜九霄归京

    大营中,守护边疆的将军们齐齐抱拳应是。

    他们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出身武将世家。

    姜九霄只是个文臣,在姜九霄刚随太子殿下来到西北边疆时,他们这些骁勇悍将们没有一人服他。

    但他们都钦佩姜九霄是文臣之首,如今太傅之位空悬,圣上又刻意削减太师和太尉的权利。

    六部以吏部为首,他们尊姜九霄为文臣之首也没什么问题。

    武将,讲究的是以实力为尊。

    但随着姜九霄辅佐太子殿下战无不胜后,他们这些骁勇悍将们便陆续服气了。

    待太子殿下离开西北大营,圣上圣旨让姜九霄接任帅位之后,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人不服。

    且,他们心里都感激这位文臣出身的元帅。

    毕竟,在他的战术指导下,不管在哪个战场上,那是真的少死人呐!

    战场上少死人,打的都是神仙仗。

    作为武将谁不高兴?

    谁不庆幸?

    他们都是运气极好的,能赶上这一波。

    他们的军功当然不如太子殿下和姜元帅大。

    可那也个个都是满身战功。

    不但为大应朝开疆扩土了,也为他们各自的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光!

    至少,这次的战功能让他们荫庇他们子孙后代好几代人了。

    谁不在私心里感激姜元帅呢?

    于是,这些骁勇悍将们纷纷表示让姜帅安心回京,他们誓死带领将士们守护好西北边疆。

    更会守护好那些从两红毛子国手里咬下来的新的国土。

    姜九霄心知肚明。

    就算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各自家族的利益,这个誓言也是发自真心的。

    不需他担心。

    而他也接到了隐匿在暗处的龙卫传来的消息。

    新的国土事关重大,龙卫加派的人手已从京都赶往了西北边疆。

    会在暗中守护。

    龙卫不掺和皇权争斗,但会坚定的守护各皇朝新开辟的疆土。

    初六日,宣告天下,圣上殡天,举国大丧。

    圣上留下圣旨,太子继位。

    这一切来的太快。

    快的那些阴谋者都没反应过来。

    太师,太傅协同六部就向天下人公布了圣上亲自拟定的让太子殿下继位的圣旨。

    圣上的丧礼已经开始,姜九霄还在回京的路途。

    好在大应朝打通了一部分到西北边疆的大运河,姜九霄走水路,一刻不停歇的话只需六日六夜就可到京。

    他和太子殿下当初归京的路途选择是不一样的。

    太子殿下水陆交加,因为一路被追杀,加上需要时不时躲避,需要的时间自是要多的多。

    当然,为了防止路途上出事,姜九霄坐的是徐大公子提供的内河运送货物的大船。

    也是因此,姜九霄回京是十分顺利的,中间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但实际上,有人安排了数波杀手刺杀他,或阻止他归京。

    只是没想到他是坐徐大公子的内河货船回的京都。

    正月十一。

    姜府。

    秦如茵今日去了四妹妹如燕府中拜访,坐着马车回府后,觉得人十分疲惫。

    连晚膳都没用,便早早洗漱歇下了。

    她并不知姜九霄何时归京。

    姜九霄并没有和她以及姜太夫人说他的归期,因此姜家人也都不知。

    酉时三刻时,姜家前院一阵骚动。

    紧接着,各处的灯笼逐次亮起。

    消息传到后院,后院也都沸腾了。

    后院的灯笼也开始逐次亮起。

    只有秦如茵的明澜居安静漆黑一片。

    风嬷嬷她们也已经接到喜讯了。

    但她知道自家主子爷的性子。

    姑娘在安睡,他是万万不舍得让人喊醒姑娘的。

    便做主没有叫醒秦如茵。

    风嬷嬷好生交代了秦如茵几个贴身伺候的大丫鬟后,她自己则出了明澜居。

    姜九霄在前院并没有待多久。

    姜大爷和姜二爷还有姜五爷都匆匆去前院见了他。

    他安抚好激动的兄弟们后便匆匆往后院去。

    风嬷嬷在后院的大门口等到了他,和他说了秦如茵已经睡下的事。

    姜九霄按捺住心里想要立刻去见她的欲望,还是先去了姜太夫人的院子。

    待他和母亲说完该说的话后,他便回去守着她。

    不让任何人打扰。

    为此,他归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皇陵祭拜先帝。

    今晚和明日就他谁也不见。

    即将成为新帝的太子殿下,他也不见。

    姜太夫人见到从战场上平安归来的四儿子那一刻,老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滑落。

    她丢掉鹤头拐杖,伸出双手朝着归来的儿子。

    姜九霄忙小跑几步,伸出双手紧紧握着老母亲的双手,随即重重跪在姜太夫人面前。

    “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快起来!快起来!傻孩子,你这怎么是不孝啊?”

    “你为国为民,为大应立下不世之功,对君是大忠,对母是大孝啊!”

    “我的儿,你快起来,母亲老啦,拉不动你啦……”

    姜九霄只好起身,扶着母亲坐上了暖榻,他自己则握着母亲的双手,挨着老母亲坐。

    “瘦了瘦了……打仗的这几年,吃了许多苦吧?”

    姜九霄轻轻摇头,“儿子不苦,茵茵给儿子和将士们做了许多好吃食,一点都不苦。”

    “茵娘当然是好的!母亲也不是单单问你吃食上的事。

    母亲是想问你,战场那么凶险,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头……”

    姜太夫人又哽咽起来。

    姜九霄好生安慰了,她才好一些。

    又问:“你怎么不想回明澜居见茵娘?你在战场的这些日子,茵娘对你的担心一点都不比你少啊!”

    “前些日子她做了噩梦,是关于你的……她吓得亲自去给京都三大寺庙,五大道观都求了一遍。

    光香油钱添了上万两银子啊……只求你健康平安……”

    “母亲又不是那种霸着儿子的老蠢货,你有这样好的媳妇儿,自是先紧着你的媳妇儿才是啊!”

    姜九霄这么个持重沉稳的人,都被自家老母亲的话给惹笑了。

    他温和道:“母亲安心,儿子没有半点怠慢茵茵的意思,只是茵茵今日去了四姨妹家拜年累着了。

    她回府后睡的早,儿子不忍心惊醒她,便先来见母亲,和母亲说完话后,明日就不来给母亲请安了。”

    姜太夫人闻言呵呵大笑,高兴的说:“那是自然!”

    又冲自家儿子使眼色,“小别胜新婚!别说明日,你们小夫妻就是关在房里三日不来给母亲请安,母亲都乐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