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 第一卷 第687章 五吨鳗鱼,不是问题

第一卷 第687章 五吨鳗鱼,不是问题

    他们公司的永安一号,有冷冻舱,可以完美解决最后一项存不住的问题,但依旧会滋生出很多问题。

    其中就是燃油消耗量。

    这点刚才林斌提到了,陆豪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但除了燃油消耗之外,还有远海锚泊的稳定性和鱼获管理的难度,都需要解决。

    想到这,张建春轻叹了一口气。

    “果然,价高的买卖,难度也高啊。”

    此话一出,陆豪神情顿了一下,脸上显露出几分为难。

    他这笔买卖,并不是市场的需求,而是沙洲市内的渔业老板,都知道的消息。

    沙洲市新建的冷冻加工厂,接了一笔倭国的鳗鱼订单,任务发布给了沙洲市渔业大队,以及各家渔业公司。

    结果半个月过去了,拢共收获鳗鱼十二条!

    其中还有两条破皮了,不符合验收标准。

    眼看还有七天时间,急的冷冻加工厂的厂长,亲自发公告,愿意以三万块钱的价格,收购五吨符合标准的鳗鱼。

    他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个难得的机会!

    他和林斌要是能合作完成这笔鳗鱼订单,双方能获得巨量的好处!

    首先,他们能完成第一次,下次同样的鳗鱼订单,肯定还是由他们宝藏湾水产行来坐。

    这就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渠道,还能搭上冷冻加工厂的关系。

    除此之外,他研究过鳗鱼在倭国的市场需求有多大。

    近两年来,冷冻鳗鱼片一直都是出口倭国的热点产品,他特意找资料研究过。

    倭国国内对鳗鱼的消费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但他们国内鳗鱼的产量非常有限,大概能只有四成左右,其余六成的缺口,全都要靠进口来填补!

    除此之外,他听说倭国人鳗鱼片,有着极其严苛的食材要求。

    不能用淡水鳗鱼,必须要用海鳗加工。

    说是因为海鳗的质紧实,含脂量高,非常制作倭式烤鳗鱼和鳗鱼饭,具体是什么东西,他也没吃过。

    但这也让他想明白了,就是因为这种要求,才让近些年来,出口倭国的鳗鱼,成为了热点产品!

    什么是热点产品,那就是不愁卖的产品!

    只要能拿下这笔订单,他就能成为整个沙洲市高端鳗鱼产品的代言人。

    光靠这一点,其他企业想要鳗鱼出口创汇的,就得来找他们宝藏湾水产行。

    用不了一年,光靠着鳗鱼,他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把业务迅速扩张出去。

    所以,他才不惜亲自跑到永安县,来找林斌帮忙。

    以他对林斌的了解,整个沙洲市的渔队都捞不到的鳗鱼,或许林斌能有办法!

    想到这,陆豪看着张建春,笑了一声。

    “张总,这个难度,对于别人来说,非常困难。”

    “但对于你们蓝海贸易公司来说,应该不算什么事吧?”

    “尤其是还是在林总亲自坐镇的情况下。”

    张建春闻言看向了林斌,他心里没底,但也要看林斌的态度。

    要是林斌能答应,那么他心里就有底了。

    但他估计,林斌肯定会答应。

    从他认识林斌到现在,就没见过林斌因为捕鱼犯难的时候。

    只要是海里有的,夸张点说,哪怕有人开口要龙王爷,林斌都有办法给钓上来!

    林斌不紧不慢的抽了口烟,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陆总,五吨鳗鱼,不是问题。”

    “你要是想要,我可以给你提供十吨都行。”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笔订单,最后是以谁的名号来做的?”

    “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此话一出,张建春一愣。

    他没想到林斌竟然一口气许诺出去十吨鳗鱼!

    这东西,可不是鲳鱼和带鱼,现在正是渔汛期,只要定位的准,哪怕海水升温,也不难找到。

    鳗鱼的渔汛期,往往都在十一月到次年的一月份。

    眼下才九月末,不在渔汛期之内,他们上哪去找?

    另外,林斌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怎么听不懂呢?

    陆豪闻言眼神微微一凝,不自觉环抱起双手,坐直了身体。

    他看着林斌,眼中透出几分诧异。

    真没想到,林斌敢许诺十吨鳗鱼!

    他可以拍板说,这十吨鳗鱼,送到沙洲市冷冻加工厂,人家照样会收。

    鳗鱼这种在倭国热销的产品,对于各个工厂来说,绝对是多多益善!

    可林斌最后一句话,却让他有些危机感。

    宝藏湾水产行和蓝海贸易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甲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说白了,他就是个倒卖的中介!

    利用信息差,先从蓝海贸易公司手里收购足额的鳗鱼,然后转手卖给急需鳗鱼,完成订单的沙洲冷冻加工厂。

    中间除了利润之外,他还能打响宝藏湾水产行名头。

    可林斌最后问的一句话,显然是想到了这一点!

    “林总,我给您透个底。”

    “这五吨鳗鱼价格,拢共就给了三万块钱。”

    “分给到林总你们手里,两万八千块钱。”

    “这个价格,我觉得已经很有诚意了,至于对接的公司,我想是应该是由我们宝藏湾水产行来,比较稳妥。”

    “毕竟是本地水产行,都能打听清楚,合作起来,互相之间心里更有底。”

    陆豪看着林斌,讪笑了一声。

    他最后一句话,并没有指名道姓,不然让林斌知道,采购的工厂是冷冻加工厂,人家大可以自己去市里谈生意。

    只要能捕到五吨份额,冷冻加工厂可不管是从谁手里买的。

    林斌笑了一声,他知道,陆豪是利用自身的信息差,想要赚这个名头,所以始终没说鳗鱼会卖到什么地方去。

    这种行为倒是没什么问题,非常符合中介的职业特性。

    利用信息差,赚取丰厚的利润,或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哪怕是上一世,这种情况同样遍地都是。

    从价格上看,三万块钱的订单,陆豪只从中收取两千块钱,还能搞来低于市场价两毛八的平价柴油,变相给他节省成本,可以说是非常良心的。

    但他更清楚,这笔订单除了钱以外,其他方面带来的价值。

    他的蓝海贸易公司跟陆豪的宝藏湾水产行是合作关系,不是供应商和甲方的关系。

    换句话说,他是想通过宝藏湾水产行,敲开沙洲市水产市场的大门,而不是心甘情愿给陆豪当小弟。

    想到这,林斌起身按灭了烟头。

    “陆总,我觉得咱们有些信息,还没对齐颗粒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