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就那么会说话呢?”姚莲华无奈的说道:“咱们表妹那身材多好,瘦的溜的,多带劲。你快炒你的栗子吧。”
姚莲华真的一说,张果祥也就不说话了,安静的炒栗子了。
姚莲华是有点小胖的,不过毕竟也是上了岁数的女人了,又加上刚生了孩子,天天补营养,便也胖了一些。
“有时候柴米我还挺羡慕你的,身材挺好。你看大姐我现在胖的,和个球一样了。”
“哪有……还是姐夫投喂的比较好,好吃的都让你吃了,就胖了点。再说了,咱们胖不胖的,生儿子了不是。”柴米打趣一般的说道:“生儿子,咱们咋样都有理。”
姐妹几个笑着,互相玩笑着,也就过了好一阵。
本来由于柴米的二姨家,屋子就不太大,柴米的母亲和大姨肯定要在那边住了。柴米如果过去显然会更挤一些,便也打算到姚莲华家里住的。
所以后来姚莲华说留柴米在家里住的时候,柴米也没有拒绝。好在左右无事,加上姚莲华生的老二,确实是一个肯吃肯睡的主,几个人倒也没太多负担,说着说着,柴米聊起来了腌咸菜的事。
“大姐,你们山里边是不是有挺多那种曲麻菜的。”
曲麻菜其实就是一种野菜,味道有点苦,不过清热解毒,少吃一些感觉很好。
“有啊……那玩意一片一片的,咋整都整不干净。一铺一地。”姚莲华确实有点苦恼:“你也知道,这山里本来也没多少地,我就种点菜,就东边那菜园子。结果那曲麻菜,一片一片的长,根还贼深,根本整不干净。”
加上姚莲华最近又坐月子生孩子,更没得时间拾捣了。
而公公婆婆也忙别的,家里的菜园子,基本上也就荒废了。
主要是缺水也是个问题。
别的地方,都是山多高水多高。
但是一定会有例外的。
比如举人杖子就是,山高还没水。全村上下共用一口老井,问题那口老井的水也不是很多,堪堪够用而已。
莫说是浇地浇菜,连人吃都不太充足。
家家户户每天用的水很有限,能省则省。虽然不像大西北那般缺水那么离谱,但是有条件的人家,还是会挖一个水窖,下大雨的时候存上一些,才够用。
没有水浇菜,那种的菜便都黄了不少。
不过那野生的曲麻菜,却还好,生命力挺顽强的。
不过姚莲华显然不喜欢那东西:“我就没功夫整,你姐夫也懒得不行。菜园子东边那都废了,本来就种了几棵梨树,下边菜就不爱长。又自己冒出来一堆曲麻菜,我种的那边黄瓜和茄子,一口没吃着。”
正说着话,张果祥把板栗也炒好了端了上来:“这个是我自己个摘的,味还行。”
柴米挑了两个,有点烫手,便放到炕头等它凉一下。
姚莲华嗔怒道:“刚出锅,这么热的玩意你就端上来。生怕不烫着柴米。”
张果祥挠了挠头,有一些尴尬,随后又出去找了一些糖果,递给柴秀吃。
柴秀刚刚都已经吃过一块糖就,这会儿张果祥又拿过来一大把,柴秀有些不太好意思,晃着头抬眼瞅着柴米,自己拿不定主意。
“吃啊秀儿,眼生啥?”姚莲华直接扯开两块软糖,塞进柴秀嘴里了:“这个是橘子味的,可甜了。”
柴秀抿着嘴笑着:“嘿嘿嘿,我怕我姐削我。”
柴秀这句话倒是没怎么撒谎,以往柴秀稍有一些不太雅观的行为,柴米便开始训斥。
若是以前,柴秀吃糖的话,柴米也顶多让她吃一块,随后便会告诫柴秀:吃糖会长蛀牙的。
“怕啥,在大姐家,大姐给你当家。我看你姐敢收拾你不?多吃点,又不是天天吃,没事。”
柴米瞪了一眼打小报告的柴秀,随后笑着和姚莲华解释:“我妈牙就不太好。我还凑合,不过秀儿打小就爱吃甜的。都好几个蛀牙了,还是少吃点好。”
随后又横了一眼柴秀。
过了一会儿,这边板栗也凉了一些,姚莲华便剥开几个给柴秀吃。
也是放了糖炒的。
东北有名的特色产品就是糖炒板栗。主打一个甜的丧心病狂,硬把板栗那股子腥涩的味道给遮住了。
柴秀看没人管,便也多吃一些。
张果祥又给柴米等人沏茶倒水,过后才想起来:“对了柴米,你最近一直搁家呢啊?没出去打工吗?”
张果祥和姚莲华毕竟住在山里边,和柴米家走动的不多。
能知道柴米家啥情况,基本上也是上次柴米的二姨去柴米家随礼的时候,道听途说的一些罢了。
那会儿,柴米的二姨回家说的时候,柴米家似乎过的不太行,老头老太太闹,大姑子也闹,小叔子也闹,反正鸡飞狗跳的。
而且柴米母亲生了三胎,家里也困难一些,所以张果祥便以为柴米应该出去打工了。
辽西这边虽然也是改革开放,但是和其他地区正好截然相反。
其他地区改革开放的时候,那都是盖房子兴企业。但是到了这边,却成了有好多人没得活干了,只能外出打工了。
打工和进厂相比,收入不稳定。而且吃的住的也差。
但是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小老百姓能有啥出路?
无非就两种活适合他们。
要么是体力活,就是俗称的受苦大力。都是一些外乡人不干的活,落到这边农村的汉子们去干。什么扛沙包,盖房子一类的工地的活。
要么就是点长。其实指的就是工作时间比较长一些的工作。相对轻松,但是实际更累。
前文我们其实说过,像柴米去摆摊的时候,那边工厂的工作时长便是十二倒十二。
说白了,也就是干十二个小时,休息十二个小时。而且这里边还有夜班跟着。
而且是一天休息的时候都没得,倒班的时候,就是夜班的那些人下了班,上午回家睡觉,下午再继续上班,之后再继续白班。
累是特别累的。
但是,就算是这种工作,也是稀缺的。
普罗大众,特别是小女生,一般就只能去做一些略微轻松一些的活了。都是去饭店当服务员一类的比较多。
有一些能吃苦的,去工厂。
再就是打一些零工。
虽说这边打零工收入也可以,但是毕竟很累。柴米开头没钱的时候,也去给别人家趟地赚了点钱,这才有的钱买了尿素,给自己家的地施肥。
“想着出去干了,没啥好活。就一直搁家咔撒着呢。”
柴秀挑着眉毛,看了看柴米,又看了看姚莲华,低声嘀咕着:“我姐搁家摆摊卖饺子呢,这趟过来,就是打算和表姐买一些咸菜的。我姐那个饺子摊特别红火,供不应求,人还没到呢,饺子摊前边都排队了。基本上去了一个点两个点的,这饺子就卖光了。”
柴米闻言尴尬的笑了笑:柴秀,你等着回家挨收拾吧你,出门没人敢管你,你是啥都说。
“也没啥。就是我实在没啥干的了,就去摆摊卖饺子了。倒是也还可以,那边人多,不止是我那个摊位红火,都红火。”
说着话,柴米又特意拿出来二百块钱,放到了炕上:“大姐,姐夫,没别的意思哈。我这来的时候也没带啥东西,买我大姐咸菜的时候,也都是市场价了。这二百呢,是我给孩子的。”
“这哪行啊?”姚莲华赶紧拿着钱,往回给柴米:“你这大款啊,出手就二百二百的,日子不过了啊。我听你二姨说了,你那会都给你二姨扔二百了,这又给我扔钱。这哪行?”
张果祥不便说什么,只好尴尬的掀开门帘,去了外屋。
这倒不是张果祥虚伪亦或是做作一类的。而是走亲戚一般也都扔点钱的。
像柴米和姚莲华本就是两姨家,按着当地的风俗来说,柴米一家会随礼,这个随礼无论谁收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还要准备第二份的钱,就是给姚莲华的。
如果是出嫁的话,那叫压腰钱。
如果是生孩子坐月子的话,那叫压枕头钱。
说白了就是这钱,放在小孩的枕头底下压着,寄希望于孩子能平安顺遂,幸福一生。
但是,很明显的事情是,柴米给的有点多了。
按着这个时候随礼的价格,苏婉一般会给姚莲华家随礼三十块钱,再给姚莲华二十块钱。
是这个节奏和价格的。
所以,柴米的二百偏多。
正常情况,姚莲华是不应该收的。
而实际上姚莲华也不想收,这钱有点太多了,人情来往,讲究的是有来有回。
柴米给了二百块钱,那以后去柴米家随礼,咋办?
姚莲华说什么也不要,柴米便说起来别的:“大姐,你别想太多了。这个钱,你可不是说白拿的。我给我外甥说给我外甥的,但是我呢还有点私心的。”
柴米说着便和姚莲华解释:“刚刚秀儿说的没毛病,我现在确实摆个摊的。不过时间不太久,生意现在还好,我就琢磨着要不要加点咸菜。腌咸菜这个就纯看手法了,一般人整不了。不过我是知道的,大姐你腌的咸菜挺好吃的。之后我就琢磨着,买点回去试试,看看好不好卖,大伙感觉咋样,之后再做后续的一个打算。
要是喜欢的人比较多呢,那以后少不了还要辛苦大姐你多腌点咸菜的。要是不太行,可能就不弄了。所以这事呢,我也拿不准呢。就这么先说着,之后等看以后的具体的情况才能定。所以大姐你看,这事是个二晃子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所以没准以后少不了麻烦大姐呢。”
柴米说着又把钱塞给了姚莲华:“这钱,你是必须的拿着,要不然我可不安心。万一以后小咸菜大伙都喜欢,我和你要的时候,你不给我就不好了。你就当是我提前给你个定钱啥的也行。”
柴米这么一说,姚莲华也就不便推辞了。
当然了,这么多钱,姚莲华心里特别开心,如果不是亲表妹,姚莲华都想立刻把柴米供起来。
姚莲华家里虽然不太缺吃穿用度都,但是那是有一个基础。
基础就是公公婆婆,以及张果祥的两个哥哥,四个人省吃俭用,加上姚莲华和张果祥两口子干活,才堪堪让这一个家稍微的宽裕一些。
谁不想过的更好一些呢。
“柴米……大姐这个……就厚着脸皮把钱收了。”
钱已经收了,两个人感觉更热络了一些。
姚莲华吩咐张果祥:“等会傍黑天的时候,你去把大姨三姨还有刘三请到咱们家吃饭。咱们家的事,不能顿顿在我娘家吃。”
娘家的情况其实也不是很好,更穷困呢。
随后柴米和姚莲华就溜达着去了院子外边的菜园子。
孩子已经睡着了,姚莲华的婆婆特别识趣的在两个人出去后,进了屋子看着孩子。
姚莲华家东边的这片菜园子,其实不太应该笼统的称呼为菜园子。
而是一片荒地。
只不过在山里边,土质特别差,是那种不保水的土质,所以种庄稼就有点难为这块地了。
这个年代,都是先看地吃饭,再看天吃饭。
一般土地自有的好坏,才是决定能不能种庄稼的。
在化肥没有出来之前,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一直特别适合种地。
就比如曾经沃野千里的关汉平原,在秦朝的时候,土地特别肥沃,东汉的时候就开始废了,到了唐朝的时候,几乎不适合种地了。
这其实就是说明,土壤才是种地的第一选择。姚莲华家的这片荒地,确实不太适合种庄稼,种菜也不怎么长。
稀稀疏疏的种了几棵树,多数是梨树。
还有两个小一些的苹果树。
这会儿已是初秋,树上还结了一些苹果和梨子。
可以说硕果累累。
但是实际上,多数都是带虫眼的。能吃的很少。
或者说,好的果子,特别少。
辽西当地的气候,不太适合苹果和梨子等生长,它适合那种不怕干旱的。如果苹果树,也是国光那种小的还凑合。
它只适合有一些野生的山枣树。
而这片荒地,山枣树泛滥,里边还夹杂着很多杂草,只有在有一块相对低洼的地方,姚莲华开了荒,种了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