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七百零五章 开门红!(求月票)

第七百零五章 开门红!(求月票)

    没几天,围绕鼓楼厂主厂区,就多了一条简陋的小吃餐饮街,还有一条同样简陋的服装街。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电子街正处于开发阶段,同时开发的还有一条纯粹的商业街,准备建设一家大商场,以及附属的各种店铺。

    一时间,鼓楼厂主厂区热闹非凡。

    小吃餐饮街率先火爆起来,此时京城的有证酒店以及餐馆数量有限,哪里见识过一条街全是各地特色小吃,以及特色餐馆的?

    吃过一次就忘不了,下次有空一定再来!

    结果,小吃餐饮街一经出现,生意就火爆得不行!

    经手此事的鼓楼厂南华派干部,一个个乐得喜笑颜开好不振奋。

    民以食为天!

    国人在吃的方面还是挺舍得的,只要味道不错卫生情况还行,就不愁没有生意。

    一干刚开始还十分勉强,感觉被工厂抛弃的小吃摊摊主以及小饭店店主,此时却是忙得脚不沾地,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琢磨,直接将店铺盘下来经营。

    没错,小吃餐饮街的摊主和店主们,刚开始自然全都是鼓楼厂内部职工兼职。

    若非有武厂长亲自开口保证,这些有一定厨房手艺的职工,还不乐意干这样的兼职。

    有的觉得丢份,有的则是觉得工厂抛弃了他们。

    可工厂的命令,他们又不得不老实执行。

    这时候,鼓楼厂内部风气清正的效果,就彻底显现出来了。

    要是换做其它厂,被挑选出来不情不愿的兼职职工们,肯定是各种磨洋工暗地里对着干。

    可鼓楼厂这边,虽然被挑选出来的兼职职工心情忐忑,或者干脆就是相当不爽,可在小吃美食街开业的时候,还是兢兢业业的忙碌起来。

    结果这一忙碌不打紧,等结算的时候才是真的目瞪口呆,全都被火爆的生意惊着了。

    生意最差的,一天的营业额都有三十多,利润也达到了十几块,这还是刚开始。

    等小吃美食街的名气更加响亮,小吃摊主们的积极性,还有手艺更加精湛一些,赚的肯定更多。

    一些心思活络胆子大的兼职职工,就想着看看一个月的生意情况,再决定是否直接将摊位或者店铺盘下。

    那些追求安稳的,也可以继续兼职下去,反正摊位和店铺的租金很低,只需要和厂子直接分润利润就成。

    负责策划组织小吃美食街的干部们,则是组织起工厂里富余的临时工们,给小吃美食街供应原材料。

    只要原材料质量过关卫生情况达标,他们就能源源不断的赚取差价。

    一下子,数百近千临时工就被安置妥当了。

    起码短时间内,小吃美食街的原材料供应,已经足够他们赚取第一桶金了。

    与此同时,经营小吃美食街的兼职职工数量,轻松超过两千,加上其它一些辅助人员,三四千职工就被彻底稳定在这里。

    他们空出来的工厂工位,自然由临时工们接任。

    鼓楼厂这样的操作,可是把街道,市府还有工业系统的同行们,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哪里知道,这样的状况在南华,以及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域,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就是营业执照的事儿,因为南华的横空出世,国内改开的步子也比正常时空快了那么一点点。

    在八零年的时候,京城就颁发了第一张饭店营业执照,当时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愿意积极主动下海做生意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全都指望没有多少本钱的小年轻,他们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清楚如何办理。

    鼓楼厂鼓捣的小吃美食街,所有的摊位和店铺的营业执照,都是以工厂名义申请,相当的轻松快捷。

    服装一条街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总之,各种花样的服装一经亮相,立即就被喜欢时尚潮流的青年席卷一空。

    至于服装来源,鼓楼厂直接联系鹏城那边的办事人员,直接一车皮一车皮往京城运输。

    都是有公章的,加上又有保卫人员随车,也不担心半路被扣!

    当初,因为山地自行车还有摩托车出口的缘故,鼓楼厂在花城和鹏城那边,都是设立了办事处的。

    甚至,那边建立了自行车以及摩托车厂,都是由鼓楼厂派遣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帮助运行的。

    就算此时,因为新品不能及时推出的缘故,出口量和规模都有不同程度衰减,可鼓楼厂在粤省那边的人脉,还是不缺的。

    只要有充足的新潮衣服供应,服装一条街的生意自然冷清不了。

    毕竟是鼓楼厂这样的知名大厂直接出面,可比此时还是个体户小打小闹的秀水街强多了。

    同样,服装一条街直接安排了两三千兼职职工,另外各种打杂服务的临时工数量也超过了一千。

    就这样,又是三四千职工有了新的出路。

    眼下的京城,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没有质量和卫生问题,还有其他倒霉因素的话,想要积累一笔可观财富,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搞不好,小吃美食街和服装一条街,几年后将会批量出现万元户以及十万元户。

    估计,到时候又是一番牵扯和麻烦。

    不过,那时候就是工厂内部的利益纠纷了,总比眼下整个工厂都要出问题要好解决得多。

    小吃美食街和服装一条街成功了,鼓楼厂上下对于电子一条街,还有商业街自然也是信心满满。

    一些胆子大的正式职工,已经暗地里积极运作开了。

    与此同时,负责此事的工厂青壮派们,行事也越发的顺畅起来,起码征调正式职工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麻烦和阻力了。

    结果,不等街道和市府找上门,自行车分厂和摩托车分厂的人,就主动找上门。

    要求也很简单,希望总厂能够一视同仁,吃肉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他们,起码也得让他们跟着喝口汤。

    这事儿弄得,叫武志很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是好事,他直接一股脑推给了那帮青壮派干部,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反正他是坚决不插手也不参与进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