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文娱:1990 > 第419章 上映

第419章 上映

    【擤鼻涕擤到脑袋爆炸,只有一更。】

    下午三点半。

    终于轮到‘普通观众’入场的时间了,早就等待多时的人潮狠狠灌进检票口,将铁栏杆都挤得有些变形了。

    其实这些人里真正冲着电影来的不多,主要还是来看明星的。

    可进到场内他们却大失所望,因为明星们早已经在前排落座,在后排只能看个后脑勺。

    有那不甘心的,就想着趁乱摸到前面去,结果又被保安拦了下来,双方推推搡搡大吵大嚷,乱了好一阵子。

    直到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放映厅里依旧有些嘈杂,以至于担任主持人的张芳和曹颍,不得不临时抬高音量。

    这要放在二三十年后,什么媒体、自媒体的早扑上去搞新闻了,但眼下所有人却都习以为常。

    别说吵两句了,这年头在电影院上演全武行,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总之这场前所未有的首映式,就在有些混乱的场面下徐徐拉开。

    按照流程,首先由田振登台演唱电影插曲,然后是姜纹带着几个主演登台,讲了讲剧组里发生的趣事。

    当然姜纹没少脱稿发挥,还半真半假的吐槽了张延几句,埋怨他为了成本干涉自己的创作,引得前排传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张翼谋在台下一边拍手,一边对旁边的冼岂然道:“看来内地终于开始向港岛学习了,以后咱们的电影也可以在内地搞一搞首映式。”

    冼岂然回头看看被隔开的普通观众席,笑道:“还是不太一样,现在港岛的首映式最讲究互动,去年《甜蜜蜜》首映的时候,观众直接抢走麦克风唱起了邓利君的歌。”

    张翼谋闻言微微摇头,相较于港岛那种乱哄哄的互动,他还是更喜欢《阳光》的首映式,至少看着比较正式,也没那么多意外发生。

    在经过四十多分钟的宣传和表演后,荧幕终于亮了起来。

    不过让台下观众没想到的是,荧幕上首先出现的并非片头,而是三个长达一分钟的贴片广告。

    这让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放映厅,重新变得嘈杂起来。

    “电影也打广告?这不跟看电视一样了吗?”

    “那可不一样,电影是要花钱买票的!”

    “什么狗屁玩意儿,这不等于是让老子掏钱看广告了吗?”

    “这不是乱弹琴嘛,本来电影票就不好卖,要是再加上片头广告,这票房更没法看了!”

    这次议论纷纷的不止后排,连前排的同行和媒体都卷了进去,而且和观众一样,大多数都持批评态度。

    毕竟这年头连导演、制片人都是拿死工资的,票房多一点他们也拿不到好处,但口碑坏了可是要影响恰饭的。

    这让董屏和姜纹十分紧张,生怕影响后续的观感和票房收入。

    好在事态进一步扩大之前,贴片广告就已经播完了。

    荧幕上先是出现了陈虹的剪影追逐光芒,然后她和光芒一起被圈进了不规则的方框里,形成了一个‘圆’字。

    随后则是华亿平平无奇的标志。

    随着片头的交响乐响起,嘈杂议论声也渐渐消退。

    姜纹暗暗松了口气,解开领口的扣子,小声埋怨道:“我就说别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吧,这要是砸了口碑谁负责?”

    张延斜了他一眼没说话。

    张延当然也知道搞贴片广告,大概率会引起批评和不满,但要是不通过贴片广告,主动给院线输送利益,顺带取得谈判组的扶持,他和董屏遇到的麻烦肯定比这大的多。

    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如果是姜纹主导宣发上映,他大概率就说不出这话了。

    刨除掉贴片广告引发的插曲,电影的播出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姜纹抖的包袱能逗笑大多数观众,偷窥换衣服和米兰出浴的场景,也引发了不少惊呼和口哨声。

    不过台下观众反应最大的,还是张延客串的小混蛋出场的那一幕。

    这里毕竟是津门,台下还有不少关系户,所以很多人都认出了张延的身份,并迅速在观众席传播开来。

    ‘张总’、‘嘿,是张总’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哪怕小混蛋很快光速下线,余波仍旧持续了一段时间。

    以至于电影结束后,姜纹带着主创重新回到台上接受采访时,本地媒体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跟张延有关。

    “姜导,张总在你的电影里出场不到三分钟就死了,这有什么特殊寓意吗?”

    听到这个问题,姜纹举着话筒笑道:“角色是他自己选的,而且这也不是虚构的人物——不过当时我确实想加一场他被人捅死的戏,哪怕最后剪掉,起码也能痛快痛快。”

    台下再次传来善意的哄笑声。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尖锐了,连续有记者询问贴片广告的问题,即便姜纹早就准备好了答案,还是显得略有狼狈。

    而不出意外的,在《阳光》的首映式结束之后,贴片广告的事情也迅速引发了媒体热议。

    甚至一度盖过了对电影本身的讨论。

    也亏得《阳光》获奖的消息,早就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圆梦不遗余力的宣传,前几天的票房倒是没有出现什么下滑,甚至比预期的还要高一些。

    这让姜纹既高兴又不爽,成天打电话抱怨如果没有‘贴片’广告,电影票房肯定还能长一截。

    要不是大哥大没有屏蔽功能,张延早把他的号码拉黑了。

    “你差不多得了。”

    最后连一起跑路演的董屏都看不过眼,说了几句公道话:“要不是张延跑前忙后的疏通关系,咱这电影怕是得明年才能上映,到时候热度早过了,票房肯定不如现在这么多。

    再说了,要没有贴片广告这事儿,你觉得咱们这几天到处跑路演,人家电影院会有这么配合吗?”

    【PS:原时空电影是95年9月1日上映的。】

    姜纹两手一摊:“我也没说什么啊——咱们天南海北的搞路演,到头来还不是他赚的最多?这难道连埋怨几句都不成?”

    说着,又揽住董屏的肩膀挤眉弄眼道:“老董啊,咱们合作那事儿……”

    董屏闻言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摇头道:“回头再说吧,我可经不起你再折腾了。”

    “别啊,我现在有经验了,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乱来。”

    “呵呵~”

    …………

    9月1日。

    《阳光灿烂的日子》首周票房,在延迟三天后终于统计出来了,第一周四天时间,总计报收票房2300多万。

    90年代中期的票房走势,和二十年后可不一样,首周票房通常只占20%到35%,如果以最低的20%来估算,那这部电影的票房很可能会破亿。

    当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圆梦的宣传相当到位,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所以首周票房占比肯定不会太低。

    即便如此,这个消息依旧引爆了媒体,之前那些围绕贴片广告的讨论,迅速被扔到了犄角旮旯。

    更多针对电影内容、幕后花絮、热映现状的,铺天盖地的涌现出来。

    张延、董屏、姜纹的资本与艺术之争;刘小庆、宁靖、姜纹之间的爱恨情仇;甚至就连张延顶替王硕出演小混蛋事情,也被加油添醋绘声绘色的报道出来。

    而随着‘换角’事件引发关注,鼎力影业被圆梦全资收购的消息,也很快被踢爆出来。

    旋即一篇《旧王谢幕、新张登基》的专题报道便横空出世,将张延描述成了卧薪尝胆的复仇者。

    从一开始在王硕酒局上敬陪末座,到后来推出《天津卫》与《编辑部的故事》打擂台,再到与王硕一起被选为民营公司试点,在竞争中完败王硕,趁势抢走王硕的剧本、王硕的角色,最终夺走了王硕的一切。

    虽然不少内容都是在胡编乱造,但这种草根崛起把江湖大佬踩在脚下的事情,却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戏码。

    所以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就被无数媒体转载,甚至衍生出了更多荒诞离奇的版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