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弘历在和弘昼一起去造办处的时候,步军统领衙门也拿到了新的旨意。
旨意内容是:去抄文喜和慈宁的家,且拿了她们家族的人。
但,步军统领鄂善只是派兵先围住了这两家所在胡同,而没有立即抄拿。
他先来秘密拜见了张廷玉。
虽然,依附张廷玉的官僚以汉臣为主,但也有一些满臣。
鄂善就是其中之一。
“中堂,这抄拿的事,门下是该认真拿,还是借机给奸党们上上眼药?”
鄂善为此问着张廷玉。
张廷玉这里,则已经拿到了弘历新发来的让弘昼兼署步军统领衙门的谕旨,也就淡淡一笑:
“提督赶紧回去吧,有新的谕旨就要到了,和亲王要兼署步军统领衙门。”
鄂善听后不由得一呆:“主子这么能掐会算的吗?”
张廷玉也叹息了一声:“所以,永远都不要小视陛下!”
“陛下毕竟在即位前,就是历练多少年的皇阿哥,底下的人会打什么主意,他清楚的很!”
“那门下这就告退!”
鄂善立即顿首而别。
张廷玉则再次长叹一声。
一个满臣,在他面前以门下自称。
他是既不敢承认也不敢推辞,更不敢因此自鸣得意。
他很清楚,在皇帝眼里,士大夫与八旗勋旧过于和睦也是大忌。
因为弘昼来兼管步军统领衙门的缘故的,鄂善也就不好借此做文章,而通过愿意私自放走几个两家族的人,以要求这些人攀咬自己的政敌。
弘昼接下来,也给大公主选好了新的大嬷嬷和管事姑姑。
两人都选自弘昼嫡福晋的娘家。
弘历知道,弘昼的嫡福晋是个本分明白的人。
历史上,弘昼有次和乾隆赌气,装病不去给乾隆请安,吴扎库氏便自己一人去给乾隆请安,还在乾清宫外跪了半个时辰,跪得膝盖发青。
而最终也因此,换来乾隆一句“五弟家的是明白人”。
乾隆也就没与弘昼计较。
所以,吴扎库氏推荐的娘家人,弘历自己也是放心的。
云英便是被安排到大公主身边的新大嬷嬷。
她在进宫后,就得到了高氏的召见,也受了高氏的厚赏。
这让云英高兴不已。
因而,她回家后就对自己在步军统领衙门当差的丈夫承保笑着说:“你猜我在宫里做什么差事,才得这么丰厚的赏?以后我们家过年也能吃上一顿红烧肉了。”
“我不猜,你也不要说!哪怕是爹娘问起也别说。”
“免得遭人妒恨,故意诋毁你所伺候的小主,那时就不是好事了!”
“以后要低调行事!只说托福晋的恩,在宫里做事就行,就算别人猜到,也别承认!”
承保当即阻止了云英,云英也很严肃地点了点头:“好,那我不说,打死也不告诉我伺候的是哪位小主!”
而云英接下来,也就真的没再对外说自己在宫中的具体职事。
在宫里,她也比之前的文喜要恭谨本分许多,关键是很爱夸夸大公主。
“大公主学得真快,不像奴婢自己家的女儿,总是笨笨的,将来连选入宫里做官女子都没希望!”
“大公主简直是奴婢见过的最温婉端庄的姑娘,真的有帝家风范,比奴婢见过的那些亲王福晋的女儿,都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呢。”
比如,云英在寒食节这一天教引大公主如何过寒食节时,就不停夸着大公主,而使得大公主倒有些不习惯。
但云英这样做也是因为眼下新的制度已经决定,大公主的名声好坏已经关系到她全家的命运,所以她也就有意识的多夸,先洗脑自己,自己教引的大公主是最好,然后再洗脑别人。
当然,她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庶妃高氏和大公主都更愿意分赐她钱财礼物。
这让云英脑海中形成的信息反馈是,多夸夸才能好处多多。
弘历也逐渐发现大公主脸色的笑容多了不少。
不过,弘历倒是没多少闲暇关注内廷。
他现在初登大位,根基未稳,还有很多事要做,也需要更多的精力去从各处细节发现,打破官僚们普遍希望苟安之现状的机会。
弘历在勤政亲贤殿批阅奏折时,再次批阅到了山西巡抚石麟的奏折。
而石麟所奏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不满!
因为石麟在撒谎说山西一直风调雨顺。
但弘历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收到了其他山西官员的密奏,有官员已经明言说山西自去年八月都没有雨,而请朝廷务必赈济。
弘历自然不会认为山西所有给他上密奏的官员都在骗他,而只石麟没有骗他。
更让弘历生气的是,这石麟一边说山西没有干旱,一边又说已令缙绅富户捐粮备赈。
石麟为此说,即便接下来有干旱也不惧怕,而请他这个皇帝放心,还表示他自己不会像别的督抚一样,只会有什么困难就找朝廷,而是会自己提前未雨绸缪,大有要弘历这个皇帝夸夸他的意思。
但弘历却从他的奏折里,看到了他在趁机捞银子,勒索地方。
“给石麟去旨,问他,朕明明知道去年八月开始,山西就无雨,他为何要隐瞒灾情?”
“再问他,如果真如他所言,没有灾情,他放着归公在省里的火耗银不用来备灾,为何还要缙绅富户捐纳?”
“朝廷如果遇到什么事,就只能倚靠劫富济贫的手段,那朝廷与盗匪也就没什么区别?”
“朝廷的存在是要造福于民,让天下存在更多的富户,也让富户敢露财,进而促民积极于生利之事;如果富户就要天然助官救灾救民于水火,那谁还敢露富?”
“他这样做是不是要借机勒索富户,把归公以作地方备赈养廉的火耗已经吞没掉不说,如今还要进一步吃大户,只怕还不是吃大户,而是趁机勾结大户吃有余粮的百姓!”
“让他明白回话!”
“另外,告诉他,别想着替朕省赈灾上的钱,只要是赈灾,重者数百万两,轻者几十万两,朕不会吝啬花钱,用不着他打着体谅朕的名义去敲诈大户!”
弘历因而对军机大臣们吩咐起对石麟的批答来。
作为盛世帝王,弘历的确有藏富于民的底气。
当然,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杜绝官僚们自己不思节财不思开源,而只会一味耗光公帑,然后敲诈大户,进而再掠于民。
对于弘历而言,他不指望自己的臣子们各个廉洁奉公,但要求他们至少别拖文明发展的后腿,让所管区域的社会总财富有所增加,富足百姓数量也能够增加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商品经济才能更加发达起来,才有需要大批量工业品的市场,才能促使工业化的出现,进而出现足够多倚靠工商业获取大量利润的资本家。
而这些资本家也就会因为需要赚取更大的利润而需要占据更大的市场。
当然,以目前的大清权力格局,到时候拥有大量资本的肯定还是最有权力的那批人。
首先就是他这个皇上!
但弘历自己从心而论,也觉得只有先让自己这个皇帝对外剥削的手段更高级,才能更方便对外扩张的。
他要是只会收地租,那将来占据大清周边的很多土地都会没有意义。
因为大清周边的土地很多都没有太大的农业收租价值,只有开采矿石和其他原材料的价值。
宗室石麟在收到军机处奉旨发来的谕令后,一脸惊惧地把自己丢到了罗汉床上,而不解地自言自语说:
“我大清入关,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皆奉养我们爱新觉罗家吗?”
“皇上这么指责我,只恐是嫌我夺富户的钱后,没给他分润好处。”
宗室石麟这么想后,就决定回奏说,山西富户还欲捐纳两百万两给户部以作备赈,而意在让皇上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