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729章 天工 T200,第二代AI芯片!挤牙膏不好?偏偏要放大招!

第729章 天工 T200,第二代AI芯片!挤牙膏不好?偏偏要放大招!

    庐州国际会议中心内,数千平方米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

    上千名与会者的目光聚焦在台上的唐森身上,神色满是震惊。

    此前,他们普遍认为,这款鲲鹏 14nm 16Gb RAM芯片,即便性能与功耗表现再突出,也难免存在短板。

    要么良率极低,要么功耗控制不及预期,或是稳定性与兼容性存在高风险,甚至可能因成本高昂而抬高普及门槛。

    然而,唐森的话彻底打破了这些猜测。

    他明确表示,星源科技不仅能提供性能更稳定的芯片产品,还拿出了成本更低的模组方案。

    一款制程更先进、价格却更低的RAM芯片,对市场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这款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内存三巨头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台下,山星、SK海力士和美光代表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材料、设备和封装环节的供应商们,他们个个眉开眼笑,神情如沐春风。

    他们心里很清楚:内存行业的市场蛋糕大得很,星源科技一家根本吃不下。

    接下来,对方多半会将部分生产环节的机会,分给上下游的合作企业。

    而他们作为产业链里的一员,自然也能借着这波东风,跟着分一杯羹。

    “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攻克如此多技术难关?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SK海力士亚太区总裁喃喃自语道。

    唐森听着台下的窃窃私语,只是淡淡一笑,将观众们的反应尽收眼底。

    随后,他继续说道:“为推动内存行业的发展,星源科技决定开放部分技术专利,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联盟。

    未来三年内,我们计划投入200亿元,专门用于扶持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共同提升内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话音刚落,台下的国内供应商代表瞬间激动地站起身,有人想举手提问,却因过于兴奋而一时语塞。

    他们完全没料到,星源科技竟如此豪爽,愿意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唯有华海微科的代表,下意识地轻蹙眉心。

    他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星源科技出钱出力,背后必定有所图谋,而且所图不小。

    而海外的上下游企业则在琢磨:我们在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唐森并未理会这些细微反应,而是拿起桌上的鲲鹏芯片样品,高高举起:“鲲鹏 14nm 16Gb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星源科技还将推出更先进的7nm RAM芯片,让‘华国智造’在全球内存领域真正占据一席之地!”

    这话一出,现场观众、直播间网友,还有屏幕外的所有看客,全都面面相觑,脑子里一片恍惚。

    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工程师,口口声声要振兴华国的内存市场,这种画面实在太过魔幻。

    就像一个小日子在网上大喊“要用原子弹炸自己”一样离谱!

    直播间的弹幕立马热闹起来,网友们纷纷议论:

    “跟他一比,我怎么感觉自己都不算爱国了?”

    “人家丹尼尔不是早就入籍了吗?他和咱们一样,都是华国人!”

    “别叫错了!他现在叫唐森!”

    “谁给取的这名字啊?每次一听,就会想起《西游记》。”

    “卧槽!突然反应过来!苹果A8芯片是20纳米制程,鲲鹏直接用了14纳米,这是不是说,星源科技已经掌握14纳米的量产工艺了?”

    “能不能量产还不好说,但只要有梁劲松在,我相信早晚能都搞定!”

    半小时后,唐森步履矫健地走下台,将舞台交给了迈克。

    迈克一上台,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海内外的同行、半导体从业者和网友对他都不算陌生——技术型CEO、天工科技首席科学家,一手主导了天工 T100、天工 A100和天工 B100等一系列处理器产品的研发工作。

    如今,就连雅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搭载的也是天工 T100人工智能专用芯片。

    而在华国智能手机行业,天工系统的处理器更是占据半壁江山,每十台手机中,就有五台使用了天工处理器。

    因此,迈克一出现,气氛立刻变得火热,就连直播间的弹幕互动,也比之前热闹了不少。

    迈克只穿了一件蓝衬衫,比唐森多了几分随性,抬手示意现场安静,醇厚的嗓音透过音响传遍大厅:“大家好,我是天工科技的CEO迈克!过去两年,人工智能、尤其是智能语音交互助手发展迅速,由此衍生出莫斯、小爱、小艺、Echo等产品。

    智能音箱的全球出货量去年已达2600万台,今年预计能突破3000万台,在这背后离不开AI专用芯片的支撑,随着用户对本地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天工 T100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款全新的AI芯片——天工 T200。”

    单从命名规则就能看出,这是一款新序列产品。

    否则按照天工科技的惯例,大概率会取名为“天工 T100i”或“天工 T100e”。

    近两年,联发科和高通也推出过同类AI芯片,但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却始终追不上天工 T100。

    坐在台下的雷逸军和余晨东,见迈克在发言中点到了自己,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浅笑。

    小爱同学和小艺音箱市场反馈一直不错,一年总销量能达到几百万台。

    虽然比不上莫斯,但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营收。

    “我们在研发天工 T200前,针对它的设计理念和目标讨论了很久,有的同事认为,要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提高智能音箱的用户保有量,但被我给拒绝了!

    因为破晓 A220 EUV光刻机的诞生,可以极大提升晶圆的处理效率,与两年前相比,天工 T100的生产成本仅有原先的四成,只需调整莫斯和Alexa智能音箱的终端售价,就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迈克摊开双手,不紧不慢地说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我的想法是,打造一颗高能效、低成本、可保持在线状态的专用AI处理芯片,实现本地化的实时智能。”

    话音刚落,他背后的大屏幕画面立即切换,一颗高精密的芯片清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天工 T200!

    14纳米的制程工艺!

    异构计算架构,将CPU、NPU、DSP集成在同一块SOC芯片上!

    双核、天工 A1 800MHz CPU!

    微芒 NPU 1.0!

    自带2GB鲲鹏内存!

    搭载在线传感子系统,配备独立超低功耗协处理器,内含一个超低功耗硬件语音活动检测模块。

    该模块可在CPU和NPU休眠时,单独负责监听唤醒词,功耗低至1到2毫瓦。

    雷逸军眼前一亮,暗暗思忖:若小爱同学搭载天工 T200芯片,必将大幅提升用户体验,销量或许能再上一个台阶。

    余晨东的表情也大差不差。

    而联发科和高通的代表则面色凝重。

    他们的AI芯片与天工T系列之间,原本就存在技术代差,如今天工 T200一问世,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天工和星源科技相辅相成,第一不缺技术专利,第二不缺生产设备,他们想封锁打压都无从下手。

    就像前段时间,小日子和高丽想借机试探施压,结果刚有动作,就被森联资本以强硬手段狠狠反击了回去。

    一家吃下了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公司,压根就不惧挑衅。

    迈克看着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继续补充道:“光说参数大家可能不够直观,接下来我们看看天工 T200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

    大屏幕上随即播放出一段家庭场景的视频,一名天工科技的工程师对着莫斯智能音箱说出“播放我收藏的歌单”,莫斯马上响应,流畅播放音乐。

    之后又下达“关闭客厅灯光、拉上窗帘”一类的指令,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执行,整个过程毫无延迟。

    更令人惊叹的是,视频中特意标注出,此时智能音箱处于断网状态,所有操作都依靠本地算力完成。

    要知道,搭载了天工 T100的智能音箱,当用户说出唤醒词后,需要将音频上传到云端验证,再进行指令识别判断,通常会有0.3到0.8秒的延迟。

    虽说天工 T100也具备一定的本地算力,但与天工 T200完全没法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内置的独立VAD和本地NPU模块,使得唤醒词识别和初级指令识别均能在本地完成。

    用户说完“播放音乐”的下一秒,音乐就已响起,响应延迟小于100毫秒。

    体验上有明显的代际差距!

    “这就是本地化实时智能的魅力,天工 T200的微芒 NPU 1.0,能高效处理语音识别与指令解析任务,再配合自带的2GB鲲鹏内存,哪怕脱离云端,也能轻松应对日常交互需求。”迈克的声音适时响起。

    联发科大华区总裁张维力眉头紧锁。

    这还怎么追?

    原先还只是落后一代,现在直接落后两代了!

    难怪天工科技和橙子科技迟迟没开新品发布会,原来都在等14纳米制程的工艺完善。

    人家摆明了要在2014年的时间节点,在技术上实现全面赶超。

    单看参数,别说联发科追不上,就连高通都未必能设计出这样的产品。

    余晨东、雷逸军和雅马逊采购总监莫尔斯,正各自盘算着:天工 T200的第一批货,该采购多少枚才合适。

    美图的吴鸿欣、网易的丁磊、魅族的黄章等人,则在心里权衡:要不要趁此机会,正式进军智能音箱领域。

    一年几个亿的营收,说多不算多,但绝对也不算少。

    更何况,语析智能研发工具的专利授权,只要给钱,天工科技就卖。

    组建一批人手,花上半年时间,就能研发出自己的语音助手和智能音箱,这玩意哪有什么难度!

    毕竟森哥都主动开源了!

    当前的问题是,一颗天工 T200的成本是多少?

    可如果天工 T200的价格太高,照样会让采购商望而却步。

    说到底,智能音箱目前还只能算是小众品类。

    全球一年的市场规模上限,顶多也就七八千万台,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比起来,足足差了十几倍。

    体量本就有限,要是卖得太贵,八成不会有人买单。

    但迈克并没有谈及供货价的问题。

    原因其实很简单,采购量级不同,对应的价格标准自然也不一样。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迈克的分享欲和表达欲都很强烈,站在台上,独自一人,一口气说了两个多小时,并逐一介绍了天工 A200、天工 B200、天工 C200的性能、功耗和综合评分。

    与100系列的产品亮相有所不同,这一次迈克全程都没有提到同行,也没有拿友商的新产品进行拉踩对比。

    以天工 A200为例,使用了14纳米制程、橙子 Z1指令集,采用颠覆性的三丛集架构,也是全球第一款大小核架构的移动处理器,4个天河 200大核、4个天河100小核,最高主频为4.0GHz,支持高刷新率显示和超大内存带宽。

    CPU、GPU、NPU、DSP、ISP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可通过高效总线和无缝统一内存架构共享数据和任务。

    一个复杂的AI拍照任务,可以由ISP捕捉画面,NPU识别场景和主体,CPU调度资源,GPU进行后期渲染,整套流程极为顺畅。

    听到这里,高通大华区总裁王翔再也坐不住了。

    按当前的市场格局,高通应对天工科技、英伟达和联发科的挑战,本就有些吃力,如今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况且,行业里推新产品,大多是“挤牙膏”式慢慢迭代,不会一下子拿出全部实力。

    可天工科技偏不这样,它每次推出新品都在放大招,目标明确,显然是奔着抢占高端市场来的。

    此刻已临近下午一点,上千名与会人员早已饥肠辘辘。迈克缓缓走下台,天工科技的第二场新品发布会也随之落幕。

    这时,陈延森慢悠悠地站起身,向在场的上下游供应商与采购商发出邀请,示意大家一同乘车前往附近的酒店用餐。

    对于媒体来说,重头戏已经结束了,对陈延森而言,重头戏刚刚开始。

    产品好不好、行不行,看得不是发布会的反馈,而是采购商的积极性和订单金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