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民顺着金老板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台巨大的开锯条设备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他略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迅速回答道:“会的,不用担心。”
其实,他虽然在白木厂见过类似的设备,但自己并没有实际操作过。不过,他一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没有什么工作是他做不了的。
随后,金老板带着邹建民参观了其他车间。每到一个车间,邹建民都会仔细观察工人们的操作流程,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
当他看到那些雕刻师傅们精湛的手艺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下来好好工作,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掌握这门技艺。
参观完所有车间后,金老板带着邹建民回到了办公室。坐定后,金老板看着邹建民,认真地问道:“邹师傅,你看你明天能来上班吗?”
邹建民兴奋不已,满脸笑容,连忙点头应道:“好嘞!没问题!明天早上我肯定准时来上班。那我这就先回去做些准备工作。”
金老板微笑着补充道:“哦,对了!我们这里的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五点,你可千万要记住,上班绝对不能迟到哦!”
邹建民再次连连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放心吧,老板!我肯定不会迟到的,明天见!”话音未落,他便急匆匆地转身离去,脚步轻快地赶回服装厂。
一回到服装厂,邹建民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恰巧此时,服装厂的老板娘也在现场,她听闻此事后,豪爽地说道:“既然邹师傅也在咱们这儿工作,而且厂里的宿舍正好有空余,那你们一家人就住一间宿舍吧!其他人就不用再安排进去了。”
邹建民感激涕零,连忙道谢:“太感谢老板娘了!您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便利。”
老板娘嘴角上扬,露出和蔼的笑容,回应道:“邹师傅,您别这么客气。您老婆在我这儿帮忙干活,这点方便也是应该的嘛。这样一来,晚上您有空的时候,还能在我们这儿再接点私活,多挣点外快呢。”
邹建民独自一人回到他的住所后,并没有丝毫的耽搁,迅速地将所有的行李整理好,打成了几个包裹。然后,他从冰箱里找出了早上剩下的稀饭,简单地热了一下,匆匆填饱肚子。
吃完饭后,邹建民径直前往大会堂,找到了蒋老板,向他说明了自己打算去红木家具厂工作的事情。蒋老板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表现得非常爽快,毫不犹豫地给邹建民结清了工钱。
拿到工钱后,邹建民马不停蹄地赶往汪月仙家。一进门,他就告诉蒋文革,让他去自己的住处取钥匙。
汪月仙见状,连忙对蒋文革说:“文革啊!你看姐夫这么多东西,你用自行车帮他带到服装厂去吧!”蒋文革听后,二话不说,很客气地帮邹建民扛起那两大包沉甸甸的行李,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骑车朝服装厂方向驶去。
邹建民则自己背着两个相对较小的背包,步行前往服装厂。一路上,他心情有些复杂,既对新的工作充满期待,又对离开原来的地方有些不舍。
夜幕降临,邹建民一家终于抵达了服装厂。他们在食堂里享用了一顿简单的晚餐。饭后,邹建民没有休息,而是主动去车间帮忙做一些打杂的临时工作。
服装厂的老板娘是个非常和善、客气的人,她对邹建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尤其当她看到邹建民那帅气的外表和勤劳的态度时,更是对他赞赏有加,对他寄予了厚望。
夜幕降临,时针悄然指向十点,服装厂的工作时间结束了。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走出车间,返回宿舍楼。
宿舍楼里,房间显得有些拥挤。三张两层的铁架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原本应该住六个人的员工宿舍,如今却只有他们一家四口人居住。
汪小仙睡在对面的上铺,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汪美芳则带着儿子住在下铺,床边还摆放着一些孩子的玩具和衣物。邹建民也住在上铺,与汪小仙面对面,中间只隔着一条通道。
另一张床被厂里的杂物堆满,几乎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放置行李。汪小仙将他们的行李放在床边的角落里,尽量不占用太多空间。
平时洗漱时,大家共用一个洗漱间。对于邹建民来说,作为宿舍楼里唯一的男士,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方便。不过好在这是在乡下的工厂,大家对这些细节也不会过于计较。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小小的宿舍里生活了四个多月。夏天的天气异常炎热,许多工厂都选择放假让员工回家避暑。珊瑚里村的服装厂也不例外,过不了几天,他们也将迎来假期。
红木家具厂的原锯板师傅终于回来了,这让工厂的运作恢复了正常。然而,目前工厂并不缺人手,金老板对邹建民颇为器重,但却无法随意解雇其他员工,毕竟这些人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乡里乡亲,大家一起打拼至今,实在难以割舍。
在这种情况下,金老板只好安排暂时闲下来的邹建民去帮忙绘制图纸。尽管这并非邹建民的专长,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务,并努力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内容。
虽然这段时间邹建民主要从事绘图工作,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主动前往雕刻车间,协助雕刻师傅完成一些精细的雕刻工作。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他的雕刻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
某个礼拜天,工厂放假休息,邹建民来到服装厂帮忙打杂。在这里,他得知工厂即将放假,这让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新的念头。经过这段时间的打工经历,邹建民深刻领悟到一个道理:一直打工是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他仔细算了算,自己已经在红木家具厂工作了四个多月,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多少也积攒了将近九百多元。如果用这些钱回到开化做点小生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经过深思熟虑,邹建民决定先回开化考察一下市场情况,再做进一步打算。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友汪美芳,没想到汪美芳对他的计划表示非常支持。
服装厂放假后,邹建民便带着妻子一同回到了开化老家。
这一天,阳光明媚,邹建民抱着可爱的儿子,漫步在乡间小道上,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他们路过长川中学时,学校旁边的一家理发店引起了邹建民的注意。
这家理发店的老板是本村的邹连英,她不仅会理发,还在早上做起了早餐生意。此时,店里没有其他顾客,邹连英正专注地烤着大饼,香气四溢。
邹建民好奇地走过去,看着忙碌的邹连英,惊讶地问道:“连英,你竟然还会做小吃啊?”
邹连英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回答道:“哈哈,没事啦,就是混口饭吃呗,顺便玩玩。”
邹建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学校旁边开早餐店,生意应该还不错吧?”
邹连英轻轻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哪里啊,农村可不像城里,人流量少得可怜。要是在城里,一个早上最少也能赚不少钱呢。我在这里做,也就是图个乐子,赚点自己吃的罢了。哪能跟你这位大老板相比呀!”
邹建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连英啊,你可别这么说!我现在真是穷得叮当响,哪里是什么大老板啊!你这不是在取笑我嘛!”
邹连英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呵呵,怎么可能呢!你可是在外面闯荡的人,随便动动手指头,都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吓得够呛呢!”
邹连英对于邹建民的现状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她一直在外面学徒打工,今年才回到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在她的记忆中,邹建民还是在坝头开店时的样子。尽管她也知道邹建民经历了不少波折才回到村里,但她始终认为,一个曾经的大老板,怎么可能会落魄到如此地步呢……
在邹连英的店里待了一会儿,邹建民仔细观察着她做早点的整个过程,虚心地向她请教一些做早餐店发面的技巧。
邹建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心中一直惦记着发面包的技巧。他越想越觉得有趣,于是决定亲自尝试一下。
他骑上自行车,径直朝着坝头的方向驶去。到达目的地后,他走进一家面粉店,精心挑选了几斤优质的面粉。接着,他又前往医院,找到他的同学,顺利地弄到了一些小苏打。
完成这些采购后,邹建民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顺路去了余正伟那里。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邹建民顺便向余正伟请教了一些发酵技术方面的问题。经过一番交流,他发现余正伟所说的方法与邹连英之前告诉他的基本一致。
离开余正伟家后,邹建民又去了附近的豆腐店。他选购了几块新鲜的老豆腐,还买了一点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一切准备就绪,邹建民满载而归。一进家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发面。邹浪好奇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
“爸爸!阿姆…阿姆…”邹浪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
邹建民闻声转过头,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说道:“浪浪是不是想吃包子啦?哈哈,爸爸正在做肉包给你吃呢!等爸爸把这个面粉处理好,再让它发酵几个小时,浪浪晚上就能吃到香喷喷的包子啦!”
邹浪听了爸爸的话,开心地点点头,嘴里嘟囔着:“等…包包…阿姆…”
一旁的汪美芳见状,笑着对邹浪说:“宝宝,别着急哦!爸爸正在做呢,我们先出去玩一会儿,等我们回来,爸爸就做好啦,到时候宝宝就可以大饱口福啦!”
邹浪用他那稚嫩的声音说道:“阿姆……爸爸……做……妈妈……去玩……”然后他不停地催促着妈妈带他出去玩。
汪美芳看着可爱的儿子,无奈地笑了笑,便带着他来到了大路上玩耍。
与此同时,邹建民则在厨房里忙碌着。他先将发酵粉准备好,然后小心翼翼地盖上一块做豆腐用的白色棉布,以保持发酵粉的温度和湿度。
完成这一步后,邹建民匆匆忙忙地上楼去拿家里制作的木蒸板。他把木蒸板拿到渠道边,仔细地清洗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的污垢。接着,他将洗好的木蒸板放在太阳下晾晒,让其自然风干,以备后续使用。
当邹建民回到厨房时,他开始着手准备做包子的馅料。他熟练地切菜、剁肉,将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调料,搅拌均匀。
就在这时,邹建民的老妈付晒花从外面干完活回来了。她一走进厨房,就看到儿子正在忙碌地捣鼓着吃的东西,于是好奇地问道:“你在弄什么七的?”
邹建民抬起头,笑着回答道:“呵呵!没事!我在学做包子呢……”
付晒花听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习惯性地开始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做包子的知识传授给儿子,告诉他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邹建民将肉馅准备好后放在一旁备用,他抬头看了看时间,发现距离包子制作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决定去学校对面的理发店找邹连英,向她请教一些制作包子的技术和手法。
走进理发店,邹建民看到邹连英正在忙碌地为顾客理发。他礼貌地打了个招呼,然后在一旁耐心等待。待邹连英完成手头的工作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向她请教起做包子的技巧。
邹连英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邹建民,并详细地向他讲解了制作包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她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邹建民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过程。
“建民,你要记住哦!”邹连英认真地继续说:“当你把面粉发酵好之后,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变化。通常情况下,面粉会从黄色逐渐变成白色,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制作包子了。不过,你也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切下一小块面团来观察,如果面团内部呈现出细细密密的小孔,那就说明发酵已经完成了;但如果是比较大的孔洞,那就说明还没有到时间呢。”
邹建民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便问道:“那如果我看到面粉还是黄色的,但时间已经到了,该怎么办呢?”
告读者,莫要心急,且耐心地往下看,精彩的情节如潮水般层层递进……错过了便是一生的遗憾……
下集更加精彩纷呈……每日都有更新……
这是真实的故事,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描绘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