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 第1282章 张辽再战

第1282章 张辽再战

    贾诩的眼光独到,心思缜密,在曹操都觉得应该抓紧时间把陆口大营夺回来的时候,他却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意见,而且听起来还很有道理。

    曹操认真思索一番,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就算我们顺利攻下柴桑,但陆口大营还在陆川手里,若是孙权和刘备进攻柴桑,我们应该怎么办?”

    “丞相,在如今这样狭长的地形上,十几万大军的优势发挥不回来,难道去了柴桑之后,十几万大军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吗?

    更何况进攻陆口大营,我们是进攻一方,还要面对陆川和赵云这样的猛将,但只要我们能够占领柴桑,得到足够的补给,就等于我们是守城的一方,孙权和刘备加在一起也没有十万兵马,如何是丞相的对手?”

    曹操点头,程昱却又提出不同意见。

    “那如果孙权和刘备不进攻柴桑,而是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夺取荆州,然后紧闭长安呢?如今我们在荆州和长安可没有多少兵马,一旦遭遇进攻,后果不敢想象!”

    贾诩笑了,“程昱大人何必担心?我们的荆州和长安空虚,难道孙权的建邺就兵马充足吗?丞相占领柴桑之后,若是孙权和刘备不来夺取柴桑,反而要进攻荆州,那丞相完全可以顺流东进,进可夺取建邺,彻底覆灭孙权在江东的统治,退可顺流返回合肥,重回许都。

    就算孙权和刘备夺取了荆州,攻取了长安,等丞相返回许都,就可以率领大军征讨他们,必然能够将他们击败,不要忘了,孙权之所以能够在江东建立统治,最大的依仗不是他多厉害,而是这长江天险啊!”

    最后这句话终于说到了重点,曹操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孙权之所以敢和他对着干,靠的不就是长江天险吗?

    按照贾诩的计划绕一圈,孙权的长江天险就没了,那曹操还需要担心什么?

    “文和说得有理!只要拿下柴桑,我们进可攻,退可守,能够重新夺取主动权,但若是进攻陆口大营,胜负之数尚且两说,若是等孙权反应过来,加强了柴桑的防御,我们就是瓮中之鳖了。”

    程昱眉头紧皱,想要反驳,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他总觉得贾诩这个计划很冒险,万一孙权已经在柴桑加强防御了呢?

    万一他们占领柴桑之后,孙权和刘备联手进攻柴桑,不一样是在长江上决战吗?

    更何况他们占领柴桑之后,还要分出心思来应对陆川。

    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都没有信心在这样狭长的地形中击败陆川,夺回陆口大营。

    张辽和曹仁已经是曹魏阵营中的顶级武将了,连他们都不行,那么就算把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叫过来,多半也是不行的。

    主要是这样的地形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所以曹操才会倾向于贾诩的策略。

    更何况贾诩这个策略一旦成功,收益也是非常大的。

    程昱犹豫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曹操也做了决断,要采纳贾诩的建议,所以他再次看向张辽。

    “文远,我把这五万大军给你,你能挡住陆川吗?”

    “这……丞相,我……”

    张辽很是意外,“不是我怕死,而是我刚刚败给陆川,丞相又何必让我这个败军之将继续去抵挡陆川?末将身死不足惧,若是因此连累丞相,末将便是万死也难安啊。”

    曹操笑了,“我当然知道你不怕死,也知道你刚刚败给了陆川,所以才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因为在场这些人里面,只有你才有和陆川交手的经验!

    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的勇猛,既然你已经吃过一次亏了,那你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不是吗?”

    张辽眼圈泛红,“丞相放心,末将就算是拼掉这条性命,也一定要挡住陆川!”

    “不,我不需要你死,我要你活着!”

    曹操走过来,亲手将张辽扶起来,“文远,我还有这十几万大军的身家性命,可就交给你了!”

    张辽再跪,“是!末将绝对不会让丞相失望!”

    “好!文和、仲德,点起兵马,我们去找妙才会合,抓紧时间占领柴桑!”

    程昱点头,跟着曹操出去了,倒是贾诩留下来,拉住了张辽。

    “张将军,此次阻挡陆川,不需要击败他们,只要能够挡住他们,不让陆川追上丞相就可以了,所以你可以选一个相对宽阔的地方安营扎寨,多派遣兵士去两侧的山上搜索,千万不要再中了埋伏。”

    “是,多谢贾大人提醒。”

    贾诩失笑,“张将军不必客气,这是我提出来的计划,如果出现错漏,我就要和将军一起承担责任了,所以还请张将军万万小心!”

    仔细叮嘱张辽一番之后,贾诩才跟着曹操一起离开。

    正如贾诩所说,这次张辽能不能挡住陆川,直接关系到了曹操能不能顺利占领柴桑。

    虽然贾诩很聪明,但他还是不知道在世界意志的参与下,孙刘联军根本就不存在,只要他们能够击败陆川,或者在陆川的进攻之下坚持一个月不败,那他们就赢了。

    也正是因为曹操和贾诩都不知道这些,他们认为攻取柴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会遇到一些抵抗,甚至可能会遇到孙刘联军,所以他们要求张辽一定要挡住陆川,千万不能让陆川追上来。

    送走曹操之后,张辽就忙活起来。

    他首先留下一万步兵原地布阵,防止陆川快速追上来。

    他不知道陆川已经停下来休整了,以为陆川还会继续追击,一旦被陆川追上,而他还没有来及安营扎寨,也没有时间去山上搜索伏兵,那他多半会重蹈覆辙,所以他必须先留下一万士兵在这里布阵,一旦陆川到来,他还能有一些反应时间。

    留下一万步兵作为防御之后,张辽就开始率领四万大军往柴桑方向前进,打算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既然说了只要能挡住陆川就行,那他就没有必要再往陆口大营那边走了。

    越往那边走,遇到陆川的几率越大,他准备的时间就越少,这不符合他的预期,所以他要往柴桑那边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