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的压力确实很大。
在开战之前他就想到了这场战斗很艰难,很危险,但战斗真正开始之后,他发现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在张辽眼里,世界上最勇猛的将领也不过就是吕布和关羽这个级别。
关羽在万军之中斩颜良、诛文丑,震惊曹营将领无数年,当面给张辽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万人敌!
吕布虎牢关一人对战刘关张三兄弟,最后竟然只是落败,而没有丢掉性命,从此之后整个三国时代人们都默认群殴吕布是正常操作,一点不犯毛病。
吕布和关羽已经是张辽所能想象到的武将的极限了,可今天他遇到了谁?
陆川和赵云!
陆川和赵云只是稍稍出手,竟然就将前排持盾的士兵打得七零八落,就连后面的长矛兵和长枪兵,竟然也伤不到他们分毫!
在陆川和赵云身上,张辽感受到了比吕布还要强大的气势!
这是什么概念?
张辽觉得他正在面对两个吕布!
汗珠从张辽的额头冒出来,然后又顺着脸颊流下来,他的内心紧张到了极点。
不过张辽毕竟是曹魏阵营中最勇猛的将领,就算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张辽依旧能够强行让自己保持冷静,下令让后面的士兵顶上来,绝对不能乱了阵型,否则他们这么多人都要死在这里!
这一刻,张辽觉得在这条路中央布阵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他可以依靠紧密的阵型抵挡骑兵的冲锋。
不管陆川带领的骑兵多么厉害,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整条路上的步兵阵型完全撕开!
而坏处就是道路不够宽阔,反而成了陆川和赵云开无双的最好地点!
两个比吕布还勇猛的顶级武将在这么狭窄的路上冲杀,张辽麾下的士兵根本就无法抵挡。
别管是持盾步兵还是长矛步兵、长枪步兵,只要他们敢出现在陆川和赵云面前,就会被瞬间击杀或者打飞。
也就张辽治军有方,军令严明,带出来的军队有很高的纪律性,这才没有被陆川和赵云联手打废。
要是换成纪律性差一点的军队面对陆川这赵云这两个猛将,绝对已经被打到崩溃了。
陆川和赵云联手冲锋,已经有上百人死在了他们两人手上,但张辽的阵型依旧没有乱,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士兵冲上来,铁了心要用人命耗下去。
陆川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和赵云再厉害,体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在张辽这边消耗了太多的体力,等他们冲到曹操面前,还怎么对十万大军发起冲锋?
所以陆川当即下令让赵云退下去,让一部分铁甲云骑冲上来,过上一刻钟再让赵云来换他。
陆川和赵云这两个猛将就是撕开阵型的关键,所以他们不能全都退下去,至少要留一个人在这里。
赵云接到命令,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后退,让后面的铁甲云骑冲了上来。
因为道路不够宽,铁甲云骑只能冲上来两三个人,而铁甲云骑的战斗力和赵云比起来还是有明显差距的,所以张辽顿时就感觉到压力减少了许多,心里跟着松了一口气。
只要能挡住陆川和赵云的进攻,拖延时间到曹操带兵回来救援,张辽的任务就完成了。
目前来看,形势还是可以接受的。
张辽觉得他赌对了,陆川和赵云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将他的三万军队杀干净!
就算陆川和赵云拥有无限体力,他们手上的武器也坚持不住。
毕竟人的骨头还是很坚硬的,寻常的刀剑连续砍杀三四个人就要卷刃了,杀得多了,手里的刀剑都要断掉。
长枪或许好一点,但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损伤。
但是就在张辽以为稳住了形势,可以稍稍放松一下的时候,从两侧的山上突然落下了许多弓箭,瞬间就带走了二百多士兵的性命,还有不少士兵被弓箭所伤。
惨叫声从后面传过来的时候,张辽惊讶回头,这才发现山上竟然还有埋伏!
从战斗开始到现在,陆川只是出动了五千铁甲云骑,还有九千步兵没有动呢。
按照陆川的脾气,既然决定要把曹操引到这条路上袭击,又怎么可能不在两侧的山上安排伏兵呢?
伏兵的数量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在关键时刻打乱张辽的阵型就可以了,所以陆川让七千禁卫军分成七个千人队,每隔一段距离就提前埋伏在两侧的山上。
在曹操大军经过的时候不要有任何动作,更不能埋锅造饭什么的,必须要完全隐藏起来,不能暴露任何踪迹。
等到陆川带领骑兵打过来的时候,山上埋伏的禁卫军就可以居高临下射箭,对曹军发起攻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发起冲锋,从多个方向对曹军发起攻击,让曹军陷入混乱。
陆川在安排这个战术的时候并不知道曹操要怎么安排行军,自然也就不知道张辽在什么位置,曹操在什么位置,但这不重要。
对于禁卫军来说,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听从陆川的命令!
陆川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所以当他们看到陆川和赵云带着铁甲云骑对张辽的军阵发起冲锋的时候,当即就开始发起了偷袭。
虽然只有一个千人队,每次只有一千支箭落下,很难对张辽的军队造成有效杀伤,但不要忘了陆川还在带领铁甲云骑对张辽的军阵发起冲击,山上的伏兵突然出手,就是告诉张辽山上有埋伏!
张辽可不知道附近山上只有一个千人队,因为张辽知道陆川带来了一万五千军队,其中包括五千骑兵和一万左右的步兵。
如今骑兵是出现了,但一万步兵还没见到呢?
所以张辽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山上的伏兵数量很可能是三千或者五千!
三千伏兵或者五千伏兵听起来不多,但在关键时刻发起冲锋,绝对能让他麾下的军队陷入混乱!
所以张辽当机立断,下令让士兵注意防卫左右两侧的突袭,绝对不能给山上那些伏兵偷袭的机会!
张辽的应对不能说错,但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陆川既然在山上安排了伏兵,又怎么可能只让他们放箭?
山上埋伏最大的优势就是高低落差,所以陆川怎么可能不让山上的伏兵提前准备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