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940章 皇城唱榜(下)

第940章 皇城唱榜(下)

    “一甲进士及第,钦定第二名......庆州章函!”

    钱斌的声音传遍全场,然而并未出现什么动静,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的神情。

    章函?

    此人是谁?怎么从未听说过?

    莫说是那些看热闹的百姓,绝大多数学子在脑海中飞快搜索。

    想了半天,却依然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

    会试排名靠前的那几位,如张谦、林清源,乃至几位略有声名的落魄世家子,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但这‘章函’二字,实在陌生得紧。

    与此同时,皇城之内,宣政殿侧殿。

    文载尹陪侍在李彻身旁,透过微微开启的窗棂,关注着外面的动静。

    听到章函之名,文载尹也不由得微微挑眉,侧身轻声问道:

    “陛下,老臣观阅卷时,见您对那林清源的文章颇为赞赏,还以为您会点他为榜眼呢。”

    虽说殿试和会试不同,殿试更看重皇帝的主观想法,会试第一、第二的学子,不见得就能成为状元、榜眼。

    但林清源在一众考生中算是极为出众的,其才华被很多重臣欣赏,甚至超过张谦。

    李彻目光望着窗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文老,林清源的文章确实不错,格局宏大,但您应该也看过章函的试卷吧?”

    文载尹点了点头,捋须道:“看了,通篇皆是务实之言,无半句浮华词藻,尤其对刑名律法、钱粮核算、公文流转等具体庶务,提出了不少切中肯綮的见解。”

    “正是如此。”李彻转过身,解释道,“此子出身于庆州一小吏之家,其父、其祖皆在府衙为吏,他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基层运作的关窍了如指掌。”

    “其文章所提之策胜在具体可行,直指吏治运转中的积弊,朕读了之后,多有收获。”

    “林、章两者的文章,一者着眼于苍穹,一者深耕于厚土,孰强孰弱,实难简单评判。”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一丝深意:“可是,文老当知,胥吏乃朝廷政令通达天下的根基,亦是朕亟需争取和整顿的力量。”

    “章函出身典型的小吏家族,点他为榜眼,其意义非同一般。”

    文载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老臣佩服。”

    他明白,皇帝这不仅是在选才,更是在平衡布局。

    寒门士子拉拢了,胥吏也不能不管,这些人都可以用来对付世家大族。

    李彻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心中还有一层未宣之于口的考量。

    林清源才华横溢,背后更是神秘的云梦山,其背景李彻都拿不住。

    此次会试,云梦山弟子高中者甚众,已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状元张谦又与云梦山众人交好,关系密切。

    这本身并无问题,贤才相吸乃是常理。

    但若再让林清源夺得榜眼,那么这个以云梦山弟子为核心,加上状元张谦的小团体,在新科进士中的影响力将一时无两。

    届时,难免会有同科纷纷归附,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作为皇帝,他需要的是手下互相制衡,而非铁板一块的某个集团。

    当然,还有一个实际上不那么重要,但李彻潜意识里觉得颇为重要的原因:

    探花郎,探花郎,自古探花多俊朗。

    林清源那般白衣胜雪、风度翩翩的人物,才更符合他对‘探花’这个名号的想象。

    至于章函嘛......

    。。。。。。

    皇城之外,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终于反应过来。

    “榜眼在此!”有人激动地喊道。

    众考生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中一个身影突然起身,投下一片阴影。

    待看清此人样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这......这是榜眼?

    只见此人身材极为魁梧,比寻常人高了将近一个头,肩宽背厚,站在那里如同一座铁塔。

    皮肤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古铜色,面容粗犷,浓眉大眼,下颌方正,一脸激动之下,更显得气势迫人。

    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直缀,但那衣服穿在他身上紧绷绷的,反倒更衬得他肌肉虬结。

    这模样,这气势......这是榜眼?怕不是屠夫吧!

    说他生吃过人,大家都信!

    就连见多识广的钱斌看到章函的真容,也明显错愕了一下,花白的眉毛微微抖动。

    但他终究是历经三朝的老臣,深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很快恢复了那副慈和的模样,对着章函的方向微微颔首,算是认可。

    随即不再耽搁,继续开口道:

    “一甲进士及第,钦定第三名......云梦山林清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