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当黑板角落的倒计时数字从两位数悄然变为个位数,最终定格在醒目的“1”时。
江城第七中学的高三年级,已然被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淡淡离愁的氛围所笼罩。
三个月前武道新人赛的喧嚣与荣耀,早已沉淀为记忆中的闪光点,转化为备考路上更加坚实的脚印。
获得了好名次的陈默、陈静等人,在这三个月期间并未有丝毫松懈。
陈默的成绩,考入三十大顶尖超凡大学已经完全足够。
但他还有更高的追求,考上九洲的五大名校。
这五大名校中,最差的京都大学也能排进世界前二十。
以他的成绩,五大名校并不算太稳。
毕竟去年整个江城也才仅仅只有13人考上五大名校,剩下的二十多人虽然也考上了顶尖超凡大学,但却没能进入五大名校。
今年五大名校的难度或许会更高,只有全市前十名才算是比较稳。
陈默的目标就是北岳超凡大学、甚至是天南超凡大学。
至于海城超凡大学、江城超凡大学这种世界前十的名校,只有前五名才有希望。
陈默的分数还差的比较多,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而全世界排名第一的九洲超凡大学已经不在九州五大名校之中了。
三年来,江城也仅仅只有一人考上九洲超凡大学。
也就是说,江城市第一名考进去的希望都不大。
主要是九洲超凡大学的名气实在太大。
如果说其他大学的竞争者大多都只是九洲的人,那么九洲超凡大学的竞争范围就是整个人族。
全世界几乎任何势力的高中生,只要分数够、那第一选择永远是九州超凡大学。
可以说,里面汇聚了来自全世界的顶尖天才。
别说是江城,就连汉洲每年考上九洲超凡大学的人都不到三十人。
江城去年能够出现一个考上九洲超凡大学的学生,已经是极其了不起了。
今年的话,希望估计不大。
而除开陈默外,李四和陈静两人的目标就是三十大顶尖名校了。
新人赛的经历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与最顶尖天才之间的差距。
所以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提升。
就连之前有些跳脱的张浩,在经历了参赛资格带来的微妙隔阂以及赛场上的实战洗礼后,也沉稳了许多,训练更加刻苦。
他知道,只有考上超凡大学,才能真正跨越那道无形的界限,才能不负这段拼搏的岁月。
而未能获得参赛资格的学生们,也并未放弃。
新人赛的结果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差距,但也点燃了部分人心底最后的不甘。
不到最后关头,没有人想真的放弃。
训练馆内,挥汗如雨的场景日复一日。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以及某种名为“决心”的气息。
拳风呼啸,腿影如鞭,器械碰撞的金铁交鸣声不绝于耳。
每个人都榨取着自身的每一分潜力,试图在最后的关头,再向前挤出一寸距离。
整个高三年级,仿佛一张拉满的弓,弦已绷至最紧,只待明日箭离弦出的那一刻。
……
放学铃声,最后一次为高三学子响起。
但这铃声并未带来往日的喧嚣与躁动。
学生们默默地收拾着书本和个人物品,动作间带着一种郑重的仪式感。
课桌里积攒了三年的试卷、笔记,被小心地整理、收起,或是决然地丢弃。
黑板上,不知是谁用彩色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必胜”,旁边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教室后墙的“梦想栏”上,一张张便利贴承载着少年们最炽热的渴望。
“北岳超凡大学”、“星灵大学”、“汉城武道大学”、“汉洲科技大学”、“探索星空”.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教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色。
光柱中浮尘游弋,仿佛时光的精灵在翩跹起舞。
赵刚站在一班教室的讲台上,看着下方一张张熟悉而又略带成熟的面庞。
这是他来到七中后,倾注心血最多的一批学生。
“明天,就是检验你们三年,尤其是这一年努力成果的时候了。”
赵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生耳中。
“该教的,我已经都教给你们了。该叮嘱的,这些天也反复说过很多遍。”
“现在,我只想说最后几句。”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超凡之路,道阻且长。”
“高考,只是这条路上的第一道正式关卡。”
“无论明日结果如何,希望你们记住这三年挥洒的汗水,记住彼此并肩作战的情谊,记住此刻心中这份为梦想拼搏的纯粹。”
“保持本心,无畏前行。”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陈静、林昊、张浩.扫过每一张脸。
“我期待,在未来的超凡世界里,听到你们的名字。”
“好了,解散。回去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明天,考场见!”
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冗余的鼓励。
平静的话语中,蕴含着最深切的期望与信任。
“赵老师”
陈静站起身,想要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深深鞠了一躬。
紧接着,林昊、张浩.
整个三班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向着赵刚整齐地鞠躬。
无声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赵刚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夜幕降临。
江城灯火阑珊,无数个家庭里,高三学子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或是强迫自己早早躺下,却难免辗转反侧。
陈默检查着准考证和必备物品,心境出乎意料地平静。
张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中闪过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最终定格在武道新人赛的擂台上,他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林昊则在脑海中一遍遍复盘着夏元和赵刚指导过的实战技巧。
陈静轻轻望着远处的夜色,目光坚定。
对于江城第七中学三年三班、三年一班,以及所有高三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黎明前夜。
……
超凡纪元44年,6月7号。
一大早,天色刚蒙蒙亮,江城便已苏醒。
街道上,往日喧嚣的车流似乎都刻意放缓了速度,鸣笛声稀少,一种肃穆而郑重的气氛弥漫在空气里。
通往各个考点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考生和家长。
高考一共有四天。
第一天和第二天考文化成绩。
其中包括数学与基础符文学、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超凡理论基础四门学科。
第三天则是身体素质考核。
最后一天则是实战考核。
对于文化系来说,第一第二天尤为重要。
而对于战斗系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乃是第四天。
像七中的一二三班,全都是战斗系的,所以对于文化成绩要求倒不是很高。
当然,再怎么没要求也不能低于60分。
低于六十分,那连报考超凡大学的资格都没有。
这四门课,每一门都是100分、比例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五,最后按照比例取总分。
只要稍微认真的一点,考60分并非是难事。
早上八点半。
一中考场外,早已人山人海。
警戒线拉起了庄严的界限,维持秩序的老师和警察神色严肃。
家长们被拦在警戒线外,翘首以盼,目光中交织着焦虑、期盼与鼓励。
“静静,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陈静的母亲用力握了握女儿的手,低声叮嘱。
文化课的考场,是随机分配的,大多数人都并不在本校参加考试。
陈静被分配到的就是一中。
而后面的身体素质考核和实战考核就并不在学校了,而是有专门的区域。
“我知道了,妈!”
陈静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走向考场入口,背影挺拔而坚定。
三中门口。
林昊也和父母告别后走入了考场。
六中。
陈默拒绝了父母的陪同,独自一人进了考场。
上午八点五十分。
所有考生均已按照准考证号,坐在了指定的座位上。
巨大的考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只有监考老师拆封试卷袋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更添几分寂静的张力。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悬浮的微尘,也照亮了每一张年轻而紧绷的脸庞。
上午九点整。
“叮!”
清脆的铃声划破寂静,响彻整个考场,也响彻在每一位考生的心头。
“考试开始!请考生开始答题!”
监考老师宏亮的声音传来。
刹那间,整个考场只剩下笔尖摩擦试卷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汇聚成一股奔向未来的洪流。
超凡高考,第一场。
《数学与基础符文学》。
陈静拿到试卷,目光迅速扫过。
题目果然如预料般,紧密结合超凡时代的背景,难度不低。
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了对能量矩阵的理解、符文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以及基于源能浓度变化的函数模型。
这些对于基础扎实的陈静而言,并无太大阻碍,她下笔稳健,速度极快。
直到最后一道综合大题,题目呈现:
【请根据火星基地传回的地质数据(附图表),设计一条从希望城基地到奥林匹斯山脉的最优勘探路线,并说明理由。】
【要求: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已知沙暴区域分布、地表结构稳定性!】
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
也是分值最大,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道题目。
像这样类似的综合性题目,战斗系的学生以往很少接触。
不过陈静很清楚,这种开放性、综合性的题目,本就是为文化系学生设置的区分度考题。
对于战斗系的学生而言,只要逻辑清晰,考虑因素全面,不犯原则性错误,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拿高分,根本就不用想。
很快。
上午的第一场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交卷后走出考场,外面已是人声鼎沸。
家长们急切地涌上前,考生们或兴奋讨论,或懊恼叹息。
陈静没有参与对答案,她穿过人群,找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树荫下,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清水,慢慢补充体力。
同时在心里默默回顾刚才的考试,将一些不确定的细节暂且放下,不再纠结。
短暂的午休后,下午的考试接踵而至。
第二场:《理科综合》。
试卷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
对于大多数战斗系的学生而言,文化课考试更像是一场必须通过的资格赛。
他们首要目标是确保分数过线。
因此,众多战斗系的学生策略高度一致。
稳扎稳打,确保基础,力保过关。
试卷上的题目,无论是物理的能量传导效率计算,还是化学的催化剂原理分析,亦或是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推断,他们都依靠着过去三年反复锤炼的基础知识,谨慎作答。
不求高分,但求及格。
当下午的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许多战斗系学生走出考场时,脸上并没有文化课考生那种或狂喜或沮丧的极端情绪,更多的是一种“任务完成”的平静。
文化课的枷锁,已然卸下一半。
高考第二天,同样的流程再次上演。
《文科综合》与《超凡理论基础》,这两门课程对记忆、理解和论述能力要求更高。
战斗系的学生们继续秉持着稳健的策略。
两天的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翻动试卷的哗啦声中飞速流逝。
当最后一场文化课考试的结束铃声回荡在江城各个考点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无论是对战斗系还是文化系而言,文化考试永远是不确定性最大的。
题目难易、临场状态、甚至运气,都可能影响最终成绩。
但后面两天的身体素质考核以及实战考核,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意外了!
能够考多少分,大家心里多少都有数。
第三天,清晨。
考核地点不再是分散的学校,而是集中在江城而是二十多年前建设的标准化体能测试中心。
这里的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
少了书卷气,多了金铁鸣。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汗水和一种无声的竞争压力。
考生们穿着统一的考核服,肌肉线条在紧身衣料下清晰可见,眼神锐利,彼此打量间,火花四溅。
身体素质考核依旧和从前一样。
极限力量、爆发速度、耐力、神经反应、身体器官机能。
身体素质考核不像明天的实战考核。
没有花哨的技巧,只有最原始、最直接的身体素质展现。
这一门考核,也是所有成绩中最没有悬念的。
大多数人在高考之前都会去专门的测试中心测试。
尽管和高考的标准不太一样,但也知道自己的水平。
当第三天的考核结束,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每一位考生。
但在这极度的疲惫之下,涌动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
是解脱、是尘埃落定的坦然、也是对自身极限有了更清晰认知后的沉淀。
第四天,实战考核。
这是整个超凡高考最后、也是最炽热的篇章。
无数战斗系学生能否考上超凡大学,看的就是实战考核的成绩。
毕竟实战考核的分数比例,占据了百分之五十。
而负责主持实战考核的,会由人联会教育部统一指派人员进行考核。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超凡者。
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制服,肩章上的人联徽记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虽然人数不多,但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那是先天境超凡者才能有的威压。
江城算不上大城市,所以并未有宗师前来主持。
只有像汉城才会有宗师前往。
望着那些人,年轻的考生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尽管如今整个人族有数万先天境,可对他们很多人而言,先天境依旧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先不提那些无法考上超凡大学的人。
哪怕是能够考上超凡大学。
很多人到毕业的时候都没办法突破到先天。
“考核开始。“
为首的中年考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场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考生,如同利剑出鞘:
“记住,这不是表演,而是战斗。我们会根据你们在实战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力量运用、战术选择、临场应变、意志品质.”
“每一个细节,都将决定你们的未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考核正式开始。
考生们依次上场,在擂台上展示自己的实战能力。
考官们始终面无表情,只在评分板上快速记录着。
偶尔当某个考生展现出特别出色的实力时,才会在他们眼中看到一丝转瞬即逝的赞许。
这些考官大多都是超凡大学毕业,见过的天才数不胜数。
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惊讶的表情。
哪怕是江城武道新人赛排名前一百的学生,也没多少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发力技巧尚可,但太过刻意。”
“应变能力不足,第三招就该变向。”
“意志可嘉,但光靠蛮力走不远”
简短的评语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直指每个考生的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几人也在飞速给每个人打着分数。
姓名:陈默
力量掌控度:93
战术合理性:92
应变评分:94
综合评价:93.24分。
“这个学生不错!”
副考官看着数据,难得地出声赞赏。
主考官微微颔首,在陈默的名字旁做了个特殊标记。
这个分数,放在任何考区都堪称顶尖。
进入三十大顶尖高校没有丝毫问题,甚至就连前十也有希望。
当然,这是去年的分数。
今年的分数或许会提高不少。
考核持续到黄昏时分。
当最后一名考生完成演示,考官们开始整理评分数据。
夕阳的余晖透过天窗,将整个场馆染成金色。
主考官站起身,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考核结束。成绩将于十天之后公布!”
“记住,不论结果如何,这都只是开始。”
随着考官们离场,紧绷了四天的气氛终于松弛下来。
考生们相视无言,脸上都带着复杂的情绪。
有解脱,有期待,更有对未来的茫然。
陈默独自走到场馆角落,静静地看着夕阳。
他已经做到了最好。
现在,只需要等待那个决定命运的成绩。
远处。
张浩正兴奋地和林昊比划着刚才的招式,陈静则安静地收拾着自己的装备。
这一刻,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努力,都化作了等待。
十天后,一切都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