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 第1290章 红了眼

第1290章 红了眼

    王志辉的兴奋劲过去,想起自己刚说要把这枚新莽幼泉二十送给李向东,这下尴尬了。

    要是这枚铜钱只值个十块八块,送也就送了。

    可最少九十块呀!

    他一高中毕业,刚入职铁路系统的学徒工,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8块钱,九十块钱是他整整五个月的工资总和。

    “东哥,这个,这个,是吧?要不我送你点别的?我家还有几枚铜钱呢,呵呵呵,你放心啊东哥,等咱们回到京城,我就去报国寺卖了它,到手的钱我请你和孙叔去吃涮羊肉。”

    “涮羊肉就算了,卖了钱攒着娶媳妇用。”

    听到李向东的打趣,王志辉面色一红。

    “我还没到年纪呢,东哥,咱们不说这个,你继续请教孙叔吧,我也跟着听听。”

    王志辉让李向东继续请教,一是转移娶媳妇这个让人羞赧的话题,二是他来了兴趣。

    任谁突然在哪方面获得一笔意外之财,都免不了相应的升起好奇心,甭管这个好奇是不是一时,能不能长久。

    蛐蛐孙见他来了兴趣,本着少年人的猎奇心,还有人们普遍具有的捡漏心理。

    他讲解书上的这些古钱币时,没少编造一些谁谁谁,在哪一年,在哪里,意外捡漏后靠差价赚了多少多少钱的故事。

    蛐蛐孙讲的故事有代入感,再加上李向东在一旁出言打配合,两人说的王志辉心潮澎湃,思绪乱飞。

    “走了小辉,咱们该去干活了,也让孙叔喝口水缓缓。”

    李向东拉一把王志辉,带着眼前这名意犹未尽的小伙子从休息车厢出来。

    “回回神,想什么呢?看着点路别再撞车厢上。”

    王志辉叹口气,一脸懊恼的开口吐槽自己。

    “东哥,你不知道,我家以前有好多的铜钱来着,我小时候不懂事全给拿去供销社换糖了,要不是那个新莽幼泉二十上面的图案不一样,我觉得稀奇才给留了下来,它也得被我给换成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

    李向东闻言笑着抬手拍拍他的肩膀,“不是所有铜钱都值钱,大多也只能卖个铜价,过去的事情就甭想了,想也没用。”

    “嗯,东哥,你那本书是从哪买的?”

    “你也想买一本?”

    “对呀,我打算买一本学习学习,以后我也说不定能捡个漏呢,等挣到钱了先给自己换块手表。”

    见王志辉这小子开始上道,李向东笑道:“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这事先不聊了,人多眼杂的不方便,等到西安,我和孙叔带你去长长眼。”

    “好好好!谢谢东哥,东哥大气!”

    ...

    ...

    西安火车站。

    蛐蛐孙从站房门口出来,边走边打量,目光里带着审视。

    他对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兴趣,不亚于李向东。

    身后还有出站的乘客,蛐蛐孙四处乱瞧时脚步没停。

    他走到一侧不碍事的阴凉处,拎着的包揽进怀里,蹲下抽烟等人。

    这趟来西安比去年跑闽省用时短,路上的颠簸在蛐蛐孙承受范围内。

    就是天气太热,蛐蛐孙本就胖,现在还正好是下午两点多,虽然他人在阴凉下,可依旧能感觉到一股股热浪吹来。

    干巴巴的等了差不多一个来小时,他终于看到一行身穿铁路制服的队伍,排着队从站房里出来。

    见身处队伍中的李向东对自己挥手,他赶忙站起身活动活动腿脚,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

    李向东这趟过来,还是被安排在西五路铁路招待所休息。

    西五路的北边是西六路,西六路上还有一家西六路铁路招待所,类似这种招待所只接待外地来的列车员,其他人员概不服务。

    不过这一片因为挨着西安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原因,附近有很多家招待所。

    等李向东和王志辉两人从招待所里出来,带上等在外面的蛐蛐孙,三人结伴就近找好蛐蛐孙的住处。

    “东哥,你说要带我去长长眼,咱们现在就去吗?”

    王志辉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李向东笑着点头。

    “现在就去,我在来的路上找楚哥打听过,大慈恩寺附近有个小集市。”

    王志辉问道:“大慈恩寺是个寺庙?”

    蛐蛐孙接话道:“大雁塔知道吧?就在大慈恩寺里面。”

    “哦~”

    王志辉没听过大慈恩寺,但是大雁塔他还是知道的。

    “东哥,你问没问楚哥大雁塔怎么过去?”

    “去火车站广场坐103路无轨电车,不用转乘,可以直达大雁塔。”

    103路电车是现在连接火车站与大雁塔的主要交通线路,运营时段是早六点至晚八点,十几分钟一趟班次。

    李向东三人坐到大雁塔站下车,也不用去问附近的路人怎么走,大雁塔已经出现在视线内。

    蛐蛐孙目光环视一圈,“东子,你说的那个集市在哪?”

    李向东抬手一指,“南边的槐树林里。”

    现在附近一带还没开发,后世火爆的大唐不夜城此时上面还长满了庄稼。

    大雁塔西边是庄稼地,东边是一片苗圃,上面种植着杨树,南侧则是槐树林和一片农田。

    79年,在南侧的槐树林里自发形成一个农贸市场,当地人称为大雁塔档子。

    里面除了售卖农副产品,还有一些杂货摊位售卖旧书旧报和一些小物件,这些小物件里就包括铜钱,古镜之类的东西。

    李向东三人一路行至槐树林里,目标就是有售卖铜钱的摊位。

    “同志,这枚铜钱怎么卖?”

    蛐蛐孙随手拿起一枚铜钱问价,李向东和王志辉也没闲着。

    他俩专挑不一样的分门别类出来,挨个让蛐蛐孙问价。

    “东哥,东哥,你看!”

    王志辉突然语气里带着兴奋,伸手拿起摊位上单独放着的一枚铜钱。

    李向东扭头扫一眼,心里暗道一声我靠,居然是一枚新莽幼泉二十。

    他急忙对王志辉挤挤眼睛,示意王志辉收敛下表情,接过铜钱,问道:“老乡,这个什么价?”

    “二十块钱儿。”

    听到摊主的报价,李向东嘴角微不可察的往上勾了勾。

    他都没还价,给蛐蛐孙过过手,等蛐蛐孙点头,便直接掏出两张大团结递过去。

    这枚在京城可以卖到九十到一百的新莽幼泉二十,二十块钱成功收入囊中。

    最先注意到这枚铜钱的王志辉,见此一幕眼珠子都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