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 第1285章 铜钱

第1285章 铜钱

    从西安回来的第二天清早,李向东被偶尔一阵的鸟鸣,叫个不停的知了声吵醒。

    已经穿戴整齐的周玉琴见他睁开眼,“不睡了?”

    “不了。”

    李向东坐起身,伸个懒腰。

    “别做早饭了,咱们早上吃油条豆浆,我这就去买。”

    他说着开始穿衣下炕,洗漱干净后拎上一个空暖水瓶,口袋里揣上钱和粮票,出门去早点铺子买早饭。

    路过老宅门口时碰上李晓涛,“三叔,早,三叔你是不是要去买早点?”

    “嗯,买点豆浆油条。”

    “我去吧。”

    “你刚从公厕回来?”

    “对啊,怎么了?”

    “你洗手了吗?”

    “我这就回去洗,三叔你别走啊,真的,我帮你跑腿,你等着我!”

    话音还没落地,李晓涛单方面敲定这事后人已经跑到影壁前,然后往左一拐,钻进老宅院里,消失在李向东的眼前。

    “这孩子真是。”

    李向东嘀咕一句,站在老宅门外,等了不到三分钟,脸上水珠都没擦干净的李晓涛再次出现在眼前。

    “三叔,给我吧。”

    李晓涛把暖水瓶接着,伸手。

    “顺便把你那份也带上,想吃什么自己看着买。”

    李向东把口袋里的钱票拍他手里,说罢转身走人。

    “三叔,讲究!”

    李晓涛乐坏了,抬腿直奔早点铺子方向。

    他最初的期望不高,想着能蹭上半碗豆浆就行,没想到直接跟着混上一顿早点。

    人吃的饭不用做,今早的工作量减轻大半,剩下的小半是喂养家里的猫狗和鸡。

    李老太厨房里面帮忙煮玉米糊糊待会儿喂猫和狗,周玉琴在厨房门口准备鸡吃的麦麸和白菜叶。

    她听到动静抬头,见李向东背着手回来。

    “你不是去买早点了吗?怎么空着手回来了?”

    “有李晓涛帮忙跑腿,等着吃就行。”

    “爷爷在收拾鸡圈呢,你去把狗窝那的煤渣换换,待会儿再把垃圾给倒了。”

    “好,收到。”

    大家都干活,李向东肯定不好意思闲着。

    一阵忙碌过后。

    李向东去倒垃圾回来,他的脚步停在垂花门前,侧身给手拿油条,同时端着满满一碗豆浆的李晓涛让道。

    “我说,屋里没你吃饭的地方还是怎么着?非得回老宅吃?”

    李晓涛只是瞥一眼他,随即注意力放回端着的豆浆上面。

    “三叔,你不懂,我得...”

    “你得回去坐在枣树底下的石桌前慢慢吃是吧?最好喝豆浆的时候,吸溜声再大点。”

    没说完的话让李向东给说出来,李晓涛站定回头,一脸惊讶!

    “三叔,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说什么?”

    “赶紧回吧。”

    李向东摆摆手,心道,都是他小时候玩剩下的。

    没再理会李晓涛,李向东穿过垂花门,垃圾桶放墙角,去水房洗干净手,回屋开始吃早饭。

    “爷爷,咱们待会一起走,我去找我孙叔有点事。”

    李老头点点头,“行。”

    “中午您该几点回几点回,不用等我。”

    “你中午不回来吃饭?”

    看向开口询问的周玉琴,李向东回话道:“我去找孙叔谈点事,不一定几点回来,不用管我。”

    “东子。”

    “嗯?奶奶您说。”

    “什么时候去接孩子回来?”

    “等下次从西安回来歇班的时候去接。”

    闲聊着家常,早饭吃完,没有骑自行车,李向东和李老头坐公交到什刹海。

    先把李老头送到自家的那座三进院,李向东这才慢悠悠的晃到蛐蛐孙家。

    院门关上。

    蛐蛐孙看向过来就逗狗玩的李向东,“我还以为你昨天下午就会过来呢。”

    上次去李向东家吃饭,他已经得知李向东换班去跑西安,班次时间也知道,一直在等李向东从西安回来。

    “昨天回来的晚,今天时间宽裕,咱爷俩好好唠唠。”

    李向东说着不再跟狗子玩,“孙叔,咱们有话去屋里说吧。”

    蛐蛐孙听出这是有正事,“走,咱们进屋聊。”

    两人进屋落座,蛐蛐孙倒是沉的住气,还给两人各泡上杯茶。

    “说吧,是不是在西安发现什么门道?”

    李向东喝口茶,“是不是门道我先说给您听听,就是我去逛当地鬼市的时候有点意外发现。”

    等蛐蛐孙听完李向东从鬼市卖文物的摊主那里,花七块钱买来的消息

    “你说的这些,我大概清楚是怎么回事。”

    蛐蛐孙说完这句话后沉默良许,组织好语言继续。

    “广东那个地方是桥头堡,地理位置上紧挨着港澳,往南边倒腾文物的掮客,南下落脚的第一站就是广东。再加上国家政策倾斜的原因当地生活富裕,老百姓远比咱们这些内地的有钱。”

    “往港澳倒腾咱们就不说了,现在广东当地有钱人多,玩收藏的也多,这就导致广东地区的文物价格比咱们内地高,西安的铜钱带到广东,这些钱币贩子赚的就是两地差价。”

    李向东边听边点头,其实这些蛐蛐孙不说他也明白。

    “孙叔,这门生意咱们在京城能不能做?”

    “不能。”

    蛐蛐孙回答的很果决。

    “咱们京城的铜钱价格早就已经上涨了,只不过你从没关注过,我也从没放在心上。咱们这里的掮客多,广东有点风吹草动,消息第一时间就能带回来。”

    “也就西安地处西北,信息滞后,那些钱币贩子过去才有利可图,咱们想做这门生意也只能往消息滞后的地方跑,而且这个地方首先要保证一点,古钱币在民间的保留量要大,不然这门生意费劲不说,还做不持久。”

    蛐蛐孙说着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向东。

    李向东笑道:“我算是听明白了,说来说去就还是西安呗。”

    蛐蛐孙笑着反问道:“不然呢?去西安我能跟着一起,咱爷俩互相还能有个照应,去别的地方你是能请假,还是能辞掉这份工作?”

    “得,那咱们爷俩就去西安跟广东人掰掰腕子。”

    “别这样说,要文斗,不要武斗,盘子大着呢,足够咱们爷俩跟着一起上桌吃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