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647章 楚云飞怒斥统帅部:长此以往,则国事危矣(求订阅)

第647章 楚云飞怒斥统帅部:长此以往,则国事危矣(求订阅)

    华北联合指挥部,作战会议室。

    与千里之外炮火连天的赣北不同,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铅笔划过地图的沙沙声,和电报机偶尔响起的、清脆的滴答声。

    参谋长林蔚缓缓放下手中的电报,他看了一眼墙上那副巨大的华中敌我态势图,原本清晰的战线,此刻已被无数代表着最新动态的红蓝箭头搅成了一团乱麻。

    “大云。”

    他转过身,对着正在埋头整理战报的作战科长张大云说道。

    “到!”张大云立刻站起身。

    “草拟一份电报,”林蔚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通令各集团军、各直属师旅,从营级以上单位,抽调部份优秀军官,组成观摩团即刻动身在郑县集合后前往第五战区,观摩学习此次赣北大战。”

    张大云一愣,握着笔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参谋长,这是钧座的意思?”

    抽调一线军官去观摩一场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战役?

    这在华北联合指挥部成立以来,还是头一遭。

    “不错,这件事情他临行前就交代过的,现在又发来了一封电报强调了此事”林蔚解释道,他走到地图前,指着那片已经彻底乱成一锅粥的战场:“很显然,他早在战端开始之时就已经判断到此次会战的规模会进一步的扩大。”

    张大云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尽出,我们第五、第六战区也投入了重兵,这样规模的战斗还能怎么扩大呢?”

    林蔚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拿起一根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了“信阳”的位置上。

    “统帅部的最低战役目标,是光复信阳。”

    “这意味着,第五战区必须持续不断地向南施压。”

    他没有等待张大云的回答,指挥棒顺着长江水路,一路向西,最终停在了宜昌和重庆之间的险峻山区。

    “横山勇不会善罢甘休的。”

    林蔚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他会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到第六战区身上!”

    “因为第六战区的背后,就是陪都山城!”

    “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屏蔽川东,拱卫中枢。”

    “横山勇只要能在这里取得突破,哪怕只是战术上的,其政治意义也将是无可估量的!”

    “所以,”林蔚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画出了一道清晰的后撤弧线,“根据我们对统帅部战略意图的研判,第六战区接下来的打法,依旧会是后退决战。”

    “他们会利用江防的纵深据点,层层抵抗,不断消耗日军的兵力和锐气。最后,在慈利、五峰、兴山一线,凭借着险要的山地地形,与孤军深入的日军,展开最后的决战。”

    张大云听得心头一凛。这套打法,他再熟悉不过了。

    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都是如此。用广阔的空间,去抵消日军在装备和火力上的优势,虽然打得艰苦,却总能将战局拖入对己方有利的消耗战。

    “而且。”

    林蔚补充道,“这一次,我们为数不多的空军部队,也会参战。”

    “海军那边,仅剩的几艘布雷舰,也将在长江航道上,给日本人准备一份‘大礼’。”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先期的准备工作会非常漫长,部队的调动和集结,对于后勤而言,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所以。”

    林蔚最后总结道:“这场仗,将是一场持续数月,牵动近百万兵力的大会战。”

    “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血肉磨坊,但同时,也将成为一个最好的、最真实的战场课堂。”

    他看着恍然大悟的张大云,语气郑重:“让我们的军官们去亲眼看一看,去亲身感受一下,在没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场现代化的大兵团决战,究竟该怎么打。”

    “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就在此时,另一名参谋手持一份文件,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参谋长,这是总顾问刚刚从前线发回的电报,并非战况,而是关于华北内政的。”

    林蔚接过电报,展开一看,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电报的内容,与眼前的金戈铁马截然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土地和民生的关切。

    “春分已至,农时不等人。”

    楚云飞在电报中明确要求,华北各级军政部门,必须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与备战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

    “立即发动民众,利用农闲间隙,兴修水利,加固堤防,为今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所有工程,必须科学规划,尽最大可能,避免影响民众的正常春耕。”

    “各地方守备部队,必须切实做好春耕期间的保护工作,严防日伪军的骚扰和破坏。”

    “同时,加强与日占区边境的审查,谨防敌特工渗透,谨防有可能造成的细菌战,以及敌特趁此机会煽动民意,造成不良影响。”

    林蔚将电报递给张大云,感慨道:“楚总顾问在千里之外,还惦记着华北的民生呢。”

    ——

    赣北地区。

    “小鬼子的侦察机又过来了”

    飞机的嗡鸣声,如同恼人的苍蝇,几乎从未在头顶停歇。

    只要云层稍有缝隙,日军的飞机便会立刻钻出来。

    同时国军的战斗机也会起飞进行拦截,双方的空军部队像两只互相警惕的秃鹫,在各自的控制区上空盘旋,窥探着地面上任何一丝兵力调动的迹象。

    部队的部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

    指挥部内。

    楚云飞静静的坐在行军椅上,慢条斯理的擦着望远镜的镜片。

    三维立体的作战地图,早已在他脑海中将敌我双方的每一个细微调动都呈现得一清二楚。他稳坐钓鱼台,冷眼旁观着这张正在被无数双手搅乱的棋盘。

    赵鹏程手持一份刚刚汇总的战报,快步走了进来。

    他将文件放在楚云飞面前的弹药箱上,动作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烦躁:“钧座,我实在是不明白!”

    “统帅部既然还让李品仙指挥,又为什么偏偏要让您来‘协同’?”

    “现在倒好,山城那边不肯彻底放权,李品仙那边又没这个能力指挥这么大规模的会战。”

    “各部畏首畏尾,打打停停,这不等于是在给鬼子集结主力、从容布阵的机会吗?!”

    楚云飞擦拭镜片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他甚至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开口:“鹏程,你还是只看到了棋盘上的兵,没看到棋盘外的手。”

    楚云飞放下望远镜,端起旁边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冷了。”

    赵鹏程当即拿起一旁的暖水壶为楚云飞添上了热水。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赵鹏程一愣,脸上的焦急和愤怒,凝固成了困惑:“怎么又成政治问题了,王劲哉不是已经被日军俘虏了吗?”

    “并非是王劲哉的事情。”

    楚云飞抬起眼,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委座他们,是想借着此次大战,削弱桂系。”

    “让李品仙指挥,他打赢了,兵力损耗巨大,桂系元气大伤。”

    “他出工不出力,正好拿他的贻误战机问罪。”

    “我们在这里看着,统帅部在山城看着,战后,他同样要被处理。”

    “这是一个死局。”

    “那我们呢?”

    赵鹏程下意识地问道:“委座把您放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楚云飞站起身,走到赵鹏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委座把我放在这里,就是为了兜底。”

    楚云飞直白地说道,“牌局要是玩砸了,总得有人出来收拾残局。这个人,只能是我。”

    “顺便也算是养养身体。”

    “整天在华北盯着冈村宁次那只老狐狸,也累得很。”

    “养身体?”

    赵鹏程更糊涂了,这枪林弹雨的前线,怎么也和“养”字沾不上边。

    不过楚云飞感觉在前线这里确实轻松不少。

    毕竟仅仅只需要微操一个暂编五十一师而已,而不需要操心华北那么多的事情。

    楚云飞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走到指挥部门口,看着远处阴沉的天际,声音变得有些悠远:“鹏程,统帅部实际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

    “我不在华北,蔚文兄在华北也能够露露脸,增加一些影响力。”

    赵鹏程有些恍然。

    他自然知道林蔚就是统帅部放在华北的钉子,甚至李德邻的升任联合指挥部副司令长官也是为了特殊的权力平衡。

    “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等,等一个属于我们发难的机会。”

    “这场会战若是能够取胜,将会截断日军在长江的大半补给线,并且光复信阳地区,威胁武汉。”

    楚云飞手指微动,敲响了面前的桌子:“可若是因为他们的内斗导致会战失败,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这期间,常瑞元为了此战增加了不少的筹码。

    将隶属于第五战区的孙连仲所部转隶到了第六战区,并且任命其担任第六战区的代总司令。

    其麾下的主力池峰城所部第三十军,也被带到了第六战区来。

    同时命令在衡山整训的第七十四军暂停整训,开往赣西前线。

    这一个月里面。

    曾经炮火连天的战场,渐渐归于一种诡异的死寂。

    雨水冲刷着战壕,将泥土和血水搅合成一片黏稠的猩红。

    被遗弃的弹壳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生出一层薄薄的铜绿。

    如同为这场戛然而止的战事,提前披上了岁月的苔衣。

    双方的部队,隔着一片狼藉的土地,互相喘息,谁也不肯再向前一步。

    而日军早已经趁着这一个月的喘息之机会,完成了最后的部署,全面转入到了战略守势,并且在既定作战计划之中集结了优势兵力,准备发起歼灭作战。

    大好局面,因为中央与桂系的争斗而再度陷入到了劣势局面之中。

    同月,为策动六战区、五战区发起的攻势作战。

    华北地区的各部队均有小规模的攻势作战,力求进一步的消耗日军的物资数量。

    第六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司令部。

    刚刚接替陈辞修,从一片烂摊子里仓促上任的孙连仲,正一脸无奈地看着窗外。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疲惫。

    “啪。”

    一名机要参谋将一份电报轻轻放在他的桌上,动作小心翼翼,仿佛那张薄薄的纸片有千钧之重。

    孙连仲没有立刻去看,他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整个司令部,自昨天起,气氛就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最终。

    他还是叹了口气,转过身,拿起了那份电报。

    白纸黑字,措辞严厉,每一个字都像一记无形的耳光。

    “战机稍纵即逝,尔等竟逡巡不前,任敌从容布阵,坐视友军陷入重围而缓于策应!

    此消极避战之思想,何以告慰阵亡将士,何以面对全国父老!

    限三日内拿出切实作战方案,再有延误,军法从事!”

    落款,中正。

    “总座,这”

    “简直是什么?”

    孙连仲将电报纸缓缓折好,语气平静得有些反常:“委座骂得对。仗打成这个样子,总得有人出来担责任。”

    他当然知道,这封电报,根本就不是骂给他孙连仲听的。

    他更知道,若不是三天前,楚云飞的那一封石破天惊的电报,山城方面,或许还在为这场“成功的防御战”弹冠相庆。

    孙连仲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拂过那条已经僵持了近一个月的战线。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楚云飞那封电报的内容。

    那不是一份战况汇报,更像是一份战书,一份直接递到统帅部,递到所有高级将领面前的、毫不留情的战书。

    “持久消耗之国策,本无不妥。”

    “然何为持久?何为消耗?”

    “敌行‘以战养战’之策,我若坐等胜利,无异于坐以待毙!”

    “日军兵力抽调太平洋,国力日衰,此天下共知之事。”

    “如此良机,我主力齐聚前线,竟与敌和平相处,以求保存实力?”

    “此非持久,乃消极!此非消耗,乃自耗!”

    “长此以往,兵无战心,将无锐气,暮气沉沉,堕落腐坏,则国事危矣!”

    “此举更有悖于我国民革命军攻击之精神,有悖于军人保家卫国之操守!”

    孙连仲闭上眼,都能想象到,当这份电报摆在常瑞元的案头时,会是何等的惊涛骇浪。

    从楚云飞动身前往前线,到这封电报发出。

    前后足足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楚云飞不是没给山城方面调整的时间,只是这时间过的有些太久了些

    没办法。

    他只能够将所有人都拉到了火堆上,将那层“持久战”的遮羞布,狠狠地撕了下来,露出了下面那名为“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丑陋内里!

    常瑞元现如今也是没有了办法。

    他既不能承认楚云飞是对的,毕竟那等于承认他自己,承认整个统帅部的战略都是消极的。

    他亦又不能无视这份指控吗,毕竟楚云飞说的句句属实。

    所以,这封斥责的电报,就如期而至了。

    “总座,”郭忏(现任参谋长)显得有些忧心忡忡,“那我们”

    “我们?”孙连仲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苦涩的自嘲:“还能怎么办呢?”

    “既然委座要我们打,那我们就打。”

    他的声音,在死寂的作战室内,骤然响起,如同平地惊雷:“日军占领长江以北洪湖三角地带今儿占领长江以南的华容、石首等地很明显是要开辟前进基地,消除后顾之忧,这样的桥头堡阵地,我们绝不能够让其安稳存在。”

    “传我命令!”

    “第七十七师,第十五师即刻向梅田湖、芝麻坪,三岔河、黄石嘴一线发起反击。”

    “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十集团军同时组织反击,电令江防军抽出第八十六军之第六十七师,第十八军亦抽调两主力团协同第十、第二十九两集团军作战。”

    “通电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要求其立即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策应我战区之攻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