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我在西游做神仙 > 第二十二章 义薄云天

第二十二章 义薄云天

    这一日,不周山守山神将蚊道人发现有个人跪在山下的神道上,他十分疑惑,便飞身落了下去。

    南宫迦罗只看见一道神光从山上飞了下来,落到自己眼前,变成了一个身材消瘦的道人。

    南宫迦罗正迟疑间,蚊道人已经开口了,“我乃守山神将蚊道人是也,你是何方人士?在此下跪何事?”

    南宫迦罗一听是守山神将,连忙叩首道:“西牛贺洲修士南宫迦罗,拜见守山神将,神将容禀,南宫来此,是为好友林江水神”

    说完,南宫迦罗便将自己的来意告知了蚊道人。

    蚊道人听完后,道:“你是说,你来不周山是为了求见大司命,为自己的好友林江水神求情?”

    “正是。”南宫迦罗俯首叩道:“还请神将代为通禀,南宫感激不尽。”

    蚊道人目光扫过南宫迦罗,只见她一身褴褛,面容憔悴,便问道:“你从西牛贺洲到不周山走了多久?”

    南宫迦罗道:“陆路两个月,渡海三个月,大概走了五个多月。”

    “你一个凡修,能在五个月内跋涉至此也是不易。”蚊道人说道。

    南宫迦罗道:“幸得一路有许多道友相助,这才穿州渡海,得见神山巍峨。”

    蚊道人点点头,接着朝身后一指,指着那巍峨高耸的不周山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登山吧,若能登上不周山顶,自会有人为你通报。”

    南宫迦罗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不周山高耸入云,一条山道蜿蜒而上,如同一条龙脊直入云霄。

    南宫迦罗咽了一口津液,随后朝蚊道人拜谢一声,其后便毅然起身朝那山道入口走去。

    蚊道人见状,目光微微一闪,便化作一道神光飞上了不周山。

    登不周山,和寻常的登山是不同的,不周山有多高?它顶接一重天。不周山有多大?它占据了中山海洲三分之一的地陆。

    这样高、这样大的神山,其自身的神机是极其庞大的,登山的过程与登天一般无二。

    凡人登天有多难,那么登上不周山便有多难。

    南宫迦罗虽然是修士,但只要还未成仙,也就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的凡人而已。

    可尽管如此,南宫迦罗依旧只用了一个月零六天,便登上了不周山,而这个时候她整个人都已经脱相了。

    蚊道人看着混身漆黑,如同干尸一般倒在山门前的南宫迦罗,朝候见台的过来的童子们说道:“带她去候见台休养吧。”

    童子们领命一声,然后抬着南宫迦罗去到了候见台。

    陆菡芝听说这件事后,亲自前来查看了南宫迦罗的情况,这个时候的南宫迦罗只剩了一口气,完全是在凭借意志强撑。

    陆菡芝立刻去玉寰楼申领了一些疗伤修补身体元气的灵丹,回来后让童子们喂南宫迦罗服用了下去,接着又亲自前去向火灵真仙通禀。

    火灵真仙闻报后,不由对这个南宫迦罗另眼相看,对陆菡芝道:“等她身体恢复后,便带来见我。”

    陆菡芝躬身拜道:“是。”

    又过了五、六日,在候见台童子们的照料下,南宫迦罗身体略有恢复,至少有了人形。

    在她的请求之下,陆菡芝便带她去火灵宫觐见火灵真仙,火灵真仙在三才殿召见了南宫迦罗。

    “西牛贺洲修士南宫迦罗,叩见从摄大司命。”南宫迦罗匍匐叩首于地拜道。

    火灵真仙目光扫过,见她只有一条胳膊,右臂那里空空如也,于是问道:“你右臂怎么不在了?”

    南宫迦罗答道:“回大司命,在来不周山的途中,驾船渡海时遇到了风浪,被海中的一只鱼妖咬断了右臂。”

    火灵真仙又问道:“那林江水神和你是什么关系?”

    南宫迦罗道:“回大司命,我与林江水神是朋友。”

    火灵真仙淡淡地道:“只是朋友吗?没有别的关系?”

    南宫迦罗一脸肃然地道:“大司命,凡女与林江水神早为挚友,我二人相交多年,绝无任何暧昧龌龊的关系。”

    火灵真仙道:“朋友能做到这个份上吗?”

    南宫迦罗道:“君子之交,托之以命,解危救难,万死不辞。”

    火灵真仙微微颔首,问道:“你要为林江水神伸冤?”

    南宫迦罗摇头道:“凡女不懂天律,大司命既定罪责,定有依法,何来冤情?凡女只是不忍好友遭受大刑,故来此求大司命网开一面。”

    说完,南宫迦罗便不住地朝火灵真仙磕头。

    火灵真仙见她如此,便朝陆菡芝问道:“刘堰出发了吗?”

    刘堰现在是尘寰玉府天律院主事,所以由他持诏前往西岳神府监刑。

    陆菡芝道:“已经出发了。”

    火灵真仙点点头,又朝殿内一个童子说道:“你去折冲府,点一个神将过来见我。”

    那童子领命一声,随后转身出了三才殿,不久后便带着天乌将军来到了三才殿。

    天乌将军身着金甲金盔,神威肃然,快步上前拜道:“末将天乌,拜见大司命。”

    火灵真仙敕下一道符诏,送到天乌将军面前道:“天乌将军,你持此诏前往西牛贺洲,追上天律院主事刘堰,命其赦免林江水神刑杖,只对其罚俸三年。”

    天乌将军接下符诏,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躬身领命。

    火灵真仙道:“你有什么疑问?”

    天乌将军道:“大司命,末将只是疑惑,若只赦免林江水神一个人的刑杖,那其他罪官不是要说大司命你执法不公吗?”

    火灵真仙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天乌将军的话,而是朝南宫迦罗道:“南宫迦罗,你为了朋友愿意跋山涉水,不顾一路艰险,舍命来不周山求情,可谓是义薄云天。此等德行,世间少有,当要褒奖。”

    说完,火灵真仙敕诏道:“传诏,修士南宫迦罗德行高洁,义薄云天,为救挚友远赴山水,不惧艰难险阻,甚为感人,我尘寰玉府掌人间之柄,宜彰其德,以励众生。今封修士南宫迦罗为‘昭义侯’,荣下元九品管禄,赏紫钱一万枚,如律令。”

    火灵真仙下侧的书令使飞快拟诏,火灵真仙又朝陆菡芝道:“将此诏书及南宫迦罗事迹广发四大部洲各大小神府知晓,令各神府宣讲其德,以教化众生。”

    陆菡芝躬身领命道:“遵旨。”

    天乌将军这时候倒也明白了过来,火灵真仙这是要把南宫迦罗树立为一个讲义气的典范,以教化众生。

    明白之后,天乌将军便不再疑惑,拜辞火灵真仙后便退出三才殿,离了火灵宫往西牛贺洲去了。

    南宫迦罗倒是有些懵,她听到火灵真仙免了林江水神刑杖后十分高兴,连连朝火灵真仙叩首拜谢。

    但听火灵真仙封她为昭义侯,荣禄九品仙官,便有些迷茫了。

    很快,南宫迦罗诚惶诚恐地叩首道:“凡女寸功未立,道德不彰,怎敢受大司命敕封。大司命怜悯凡女,开恩免去挚友刑罚已是感激不尽,又何敢受这昭义侯之封赏,请大司命收回成命。”

    火灵真仙道:“本司命表彰的是你的道义,你也并非无功受禄,你的道义就是对天地的功劳。”

    说完,火灵真仙抬袖一挥道:“且下去继续休养,待身体彻底痊愈后,本司命会派遣神将送你返回西牛贺洲。”

    南宫迦罗还想继续辞让,但见火灵真仙不给她这个机会,只能咽下了口中的话,俯首拜道:“叩谢大司命。”

    南宫迦罗这件事很快就在西牛贺洲传播开来,只因那些受了刑罚的罪官返回来之后,将这件事传扬了出去。

    本来他们想斥责火灵真仙执法不公,但此事传开后,无论是仙、妖还是凡间,都对南宫迦罗是赞叹有加。

    这让那些受了刑法的仙官很是不忿,明明是执法不公,怎么大家都在夸火灵真仙英明?

    “为了朋友远赴山海,披荆斩棘前往不周山求情,途中遇到危险还断了一条臂膀,这才叫真正的义薄云天。”

    “就是,这位火灵大司命果真英明,这样的人就是要奖赏!”

    “没错,不奖赏这样的人,难道奖赏那些在背后捅朋友刀子的人?睡朋友老婆的人?”

    庄衍坐在酒庐中,听着周围人对此的议论,几乎没人说火灵真仙封赏南宫迦罗是封错了。

    南宫迦罗虽然是婆罗门教的修士,但人们对是非黑白自有公论,不会因为你是哪个教的就否定你。

    当然也有人质疑的,不过这种质疑的声音很快就被别的声音给淹没了。

    从此以后,江湖上的说书人又多了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是修士南宫迦罗为了不让当神仙朋友受刑,万里迢迢、历经千难万险到达不周山求情,最后不仅免了朋友刑罚,自己还受到了那位大司命封赏的故事。

    而这件事发生之后,也立刻引起了婆罗门教众神的关注。

    三相神之一的湿婆见南宫迦罗的事情受到了西牛贺洲众生广泛的赞扬,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于是湿婆让自己的妻子‘帕尔瓦蒂’下凡,收南宫迦罗为弟子,赐予她修炼道法、丹药及法宝。

    然后婆罗门教也将南宫迦罗树立为了人间楷模,这极大的增加了婆罗门教的名气,吸引了西牛贺洲许多生灵的信奉及信仰。

    “唉,要是那一万紫钱赏给我就好啦。”

    就在酒庐中的人都议论着南宫迦罗的义气时,庄衍身旁却有人发出一声轻叹。

    庄衍扭头一看,这竟是个年轻人,便问道:“怎么你很缺钱吗?”

    这年轻人背上背着一把剑,身上穿着一件麻衣,木簪束发,面容清秀,听见庄衍这么问便道:“不关你事。”

    庄衍笑道:“说不定我有办法呢?”

    “你?”那年轻人朝庄衍上下看了看,旋即冷笑一声道:“你能有一万紫钱?”

    庄衍笑道:“就算我自己没有,也不能说我就搞不来这一万紫钱。”

    那年轻人一听这话,不由多看了庄衍几眼,随后问道:“你真能搞到一万紫钱?”

    庄衍说道:“我这是有个门路,不过你要告诉我,你要这一万紫钱干什么?”

    年轻人道:“嗨,我有个兄弟,他呢有个未婚妻,只不过他那未婚妻的父亲问他要三万紫钱的聘礼。”

    庄衍听完大为惊讶,说道:“对方什么来路,要三万紫钱的聘礼?一个天庭四品仙官,一年也才四万紫钱啊,他张口就要三万?”

    年轻人道:“那女的是平清山山神的女儿,平清山神是七品仙官,以他家的势力,要三万聘礼倒也不过分。只是他掏干家底也就八千紫钱,东借西凑又得一万,我这些年攒了两千,但也还差一万。”

    年轻人说完,又将目光看向了庄衍,说道:“老兄,你真有路子?你可别骗我,你要是我骗我,我背上这把剑可不饶你。”

    “哈哈哈。”庄衍闻言大笑一声,随后对年轻人说道:“你明天早上去城外散花庵找我,到时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年轻人闻言脸色一喜,端起酒碗道:“好,那就一言为定,来,我敬老兄一杯。”

    庄衍端起酒碗与他干了一碗,待放下酒碗,年轻人问道:“对了,我叫祝清秋,老兄如何称呼?”

    庄衍道:“道号灵台。”

    “好,灵台道友,你我明日散花庵见。”说完,祝清秋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掌柜的,这位兄台的酒钱我付。”

    那掌柜的跑了过来,朝庄衍桌上看了一眼,随后笑道:“贵客,一共十枚紫钱。”

    “什么?!”祝清秋惊呆了,他仔细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酒庐,惊道:“什么酒要十枚紫钱,我那一坛酒也才一两银子啊。”

    紫钱和银两可不是一个概念,一枚紫钱在人间都价值连城。

    掌柜见祝清秋发火,连忙笑道:“贵客莫怒,那位客人喝的酒是我们老爷从山中仙人那里取来的灵酒,不是凡酒,所以才值十枚紫钱。”

    “你蒙人呢吧?要真是灵酒,你们老爷自己不藏着慢慢喝?”祝清秋说道。

    掌柜解释道:“贵客有所不知,这灵酒是那山里仙人托我家老爷为他售卖的,老爷喝的自然有,但这里的都是拿出来售卖的,帮那位仙人售卖。”

    祝清秋将信将疑,走到庄衍身边,拿起自己刚才喝过的酒碗道:“给我倒一碗,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你所说。”

    庄衍哈哈大笑,也不吝啬,捧着酒坛就给祝清秋倒了一碗。

    祝清秋将那一碗灵酒一饮而尽,只觉入喉一阵清冽甘甜,喝入腹中后又有一股灵气直冲脑门,让他舒服得浑身打颤,满脸舒爽畅然之色。

    那掌柜笑吟吟地道:“怎么样?贵客,我没说谎吧。”

    祝清秋没有再质疑,只是嘟囔道:“这还没赚钱呢,就开始花钱了。”

    不过他也不小气,取出十枚紫钱就交给了掌柜,然后朝庄衍拱手告辞而去。

    庄衍离开酒庐出了城,一路来到了城外的散花庵。

    正所谓寺是和尚庙,庵是尼姑居,庄衍沿着城外道路,一路来到了散花庵外。

    此时正值腊月隆冬,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积雪尺厚,一脚榻上去就是一个雪窟窿。

    正在这天地间一片洁白中,散花庵的墙头上却有一束鲜红,那竟是一支梅花开得正艳,悄悄翻出了墙头。

    庄衍立在庵外赏梅,却不料此时那支梅花被风吹动了起来。

    片刻后庵门内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是谁在外面?”

    少顷,庵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个小尼姑率先走了出来。

    在这两个小尼姑出门之后,一个束发结簪,身穿素白僧衣的清冷女子走了出来。

    庄衍定睛一看,那两个小尼姑都已剃度,带着僧帽,只有这个女子一头青丝高挽,没有剃发的痕迹。

    庄衍笑道:“我在赏梅。”

    说着,庄衍便抬手指向了那株伸出墙外的梅花。

    那女子眉头一皱,道:“散花庵乃佛门清净之地,不欢迎俗世之客,请阁下速速离去。”

    庄衍听到这话有些奇怪,道:“即处俗世之中,又不欢迎俗世之客,这是什么道理?”

    女子道:“俗世情杂,污秽不堪,恐染浊了我清净之地。”

    庄衍挥了挥手,笑道:“我身上并无污秽,不会染浊你这清净之地,我只在此观赏梅花,赏完就走。”

    女子玉眉紧蹙,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说道:“那阁下赏完梅花后,就请早些离去。”

    “知道了。”庄衍笑道。

    于是女子带着尼姑们返回了庵中,关闭了庵门。

    此时天上风雪愈发大了,庄衍却一动不动,立在墙边赏梅。

    很快四个时辰过去,天已入夜,但却不算太黑,地上厚厚的积雪反映着天上清冷的月光。

    此时那庵门又打开了,这一次没有小尼姑跟着,而是那女子提着灯笼走了出来。

    外面实在很冷,女子身上披着一件红绒大氅,手里提着一盏八角玲珑灯。

    “你怎么还没走?”女子看着庄衍说道。

    庄衍笑道:“还没赏够,这梅花实在好看。”

    女子淡淡地道:“阁下能在漫天风雪中一动不动站四个时辰,也非寻常人物,恐怕不是来赏梅的吧?”

    庄衍道:“我约了人明天一早在这里见面,所以我一遍在这等他,一边在此赏梅。”

    “约人为何不去别处,要来我这散花庵?”女子问道。

    庄衍朝女子问道:“你是这散花庵的主持?”

    女子淡然道:“贫尼严妙真,正是这散花庵的主持,敢问道友如何称呼?”

    庄衍拱手笑道:“我乃游方散人,道号灵台。”

    “原来是灵台道友,这深更半夜的,灵台道友立在我这散花庵外,若让别人看见了,只怕会有损我散花庵的清誉。”严妙真说道。

    庄衍哈哈大笑,随后看向严妙真道:“妙真庵主不是不沾凡尘吗?又何必在意这些俗世目光呢?”

    严妙真道:“我自然可以不在意,但我庵中那些弟子却不能不在意。”

    庄衍道:“但我看那些弟子个个剃度出家,反倒是妙真庵主你烦恼丝未去,这又是为何。”

    严妙真道:“我当年出家时,师父说我凡心浅淡,纵然不剃度也能清净道心,一心修行,剃了度反而有碍本相,所以便未剃度。那些弟子之所以剃度,是因为她们凡心深重,需要剃度以明道心。”

    “原来如此。”庄衍微微颔首,道:“只可惜,妙真庵主不知,自从这一树梅花伸出墙来,你这散花庵便早不得清净了。”

    严妙真眉头再次一皱,目光轻抬看了那梅花一眼,随后点头说道:“灵台道友说的不错,这支梅花的确有些不谐。”

    说到这里,严妙真顿时发现,以往看这一支梅花并没有什么,但现在却越看越不妥当。

    只是“它能长到这一步,用了不少功行,虽然十分不谐,但也不好就此毁坏。”严妙真说道。

    庄衍笑道:“这也不难,若是妙真庵主不介意的话,我有办法妥当处置。”

    严妙真柳眉一挑,问道:“灵台道友有何办法?”

    庄衍微微一笑,当即转头看向了那支梅花,然后轻轻招手道:“沥雪严霜独异色,一支殊然出尘来。”

    庄衍话音落下,只见那一支梅花突然脱离主枝飞出院墙,然后缓缓落到了庄衍手掌心里面。

    紧接着一道青红色的仙光亮起,这支梅花骤然变成了一柄长剑。

    严妙真定睛一看,只见此剑通体湛蓝如冰,霜寒凛冽,唯有那剑柄之上青叶冉冉,以梅枝为剑格,上面还有九朵梅花绽放,花开鲜艳,红梅嫩蕊,傲然高洁。

    上有红梅九朵,放出灵光熠熠,下有剑刃霜寒,清冽如坚冰难摧,耀起道道冰魄寒光。

    严妙真眼中霎时泛起万千流光溢彩,面对此剑怦然心动,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寒梅傲雪,剑气凛然。”庄衍手持这把寒梅剑,不住地赞叹道:“真是好剑。”

    说完,庄衍朝严妙真拱手道:“多谢妙真庵主的梅花,让我得了这样一把好剑。”

    严妙真回过神来,当即收回目光,迅速清除心中一切对那寒梅剑的妄念,然后拱手还礼道:“这都是灵台道友的机缘,与贫尼无关,恭喜灵台道友得此宝剑。”

    庄衍笑道:“多谢妙真庵主。”说着,庄衍将寒梅剑收入袖中。

    严妙真看着庄衍略一沉思,随后说道:“若是灵台道友实在无处可去的话,在这散花庵后面有一间堆放柴草的木屋,灵台道友可以去那里打坐歇息,也好过在这风雪中煎熬。”

    说罢,严妙真从手中将一把钥匙抛了过来,“这是那柴屋门锁的钥匙,道友自去便是。”

    庄衍接住钥匙,笑着道谢一声,严妙真微微颔首,然后转身提着灯笼走进了庵内,重新关上了大门。

    庄衍则朝着严妙真的方向点头一笑,然后拿着钥匙往散花庵后方的柴屋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