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五百零六章 :悲欢不相同

第五百零六章 :悲欢不相同

    德国的战略转移虽然是在暗中进行的,但毕竟是涉及一百二十万军队的大规模调动,很难完全瞒住消息。

    特别是对于法国人来说,原本焦灼的西线战场局势瞬间变成了大优势,法国人肯定会深入调查德国人是否有什么异常变动。

    特别是在凡尔登战场,德国人大规模的调动根本瞒不住。

    人多和人少打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原本只能艰难抵抗的法国军队突然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几乎全部消失,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前线的德国军队肯定已经走了大半。

    那么问题来了,德国人如此夸张的调动了这么多的军队,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也不用多想,能让德国如此大张旗鼓的,也就只有东线战场而已。

    巴尔干战场虽然也是欧洲三大战场之一,但不管是重要性还是投入的军队数量,都是三大战场中垫底的。

    在保加利亚投降之前,德国都没有抽调这么多军队救援,更别提保加利亚已经投降的现在了。

    考虑到保加利亚国内已经发生了政变,就算德国真的将军队投入到巴尔干战场,保加利亚政府也不一定会支持德国。

    甚至有可能,保加利亚还会加入协约国这边,从而避免国内的局势再发生变动。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人调动军队的目的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支援东线战场。

    虽然法国人已经明白了德国调动军队的企图,但法国政府除了必要的提醒俄国政府之外,可不会再多做什么。

    原因也很简单,法国硬扛德国主力已经接近两年,国内算得上是损失惨重。

    对于德国将部分军队抽调到东线战场的行为,法国人实际上是举双手双脚同意的,恨不得德国军队当天就能撤离。

    至于德国抽调大军进攻东线会不会让俄国的前线崩盘,法国人实际上是不太担忧的。

    毕竟西线战场有了西班牙的帮助,纵使德国打败了俄国再回头进攻法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突破法国人的防线的。

    更何况,俄国的军队就算战斗力再糟糕,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被德国军队击溃。

    俄国拥有数百万的大军,别的不说,给德国军队造成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伤亡,理论上应该是能做到的。

    只要俄国能给德国造成上百万的伤亡,就算俄国因为巨大的伤亡和财政负担而退出战争,对法国来说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甚至这反而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俄国退出战争之后,他们自然也不会分到任何战争赔款。

    到时候的协约国就以法国和西班牙为首,法国能拿到的战争赔款自然也会更多。

    而且别忘了,巴尔干战场的上百万协约国军队也能随时支援俄国,俄国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打败的。

    对于法国来说,德国将主要目光放在东线战场正合法国政府的意。在这段时间里,法国能够趁机收复被德国占领的领土,顺带着喘一口气,来应对接下来的苦战。

    从1914年4月份开始,这一场世界大战的东西两线局势瞬间迎来了逆转。

    西线由德国人进攻转变为法国人进攻,东线则由德国人防守转变为德国人进攻。

    德法双方投入巨大的凡尔登战役,最终莫名其妙的让法国人获得了胜利。

    当然,这场胜利对法国而言,终究只是一场惨胜而已。

    不管是凡尔登战役还是整个西线战场,法国军队的伤亡都是要比德国军队的伤亡更高的。

    哪怕已经有了西班牙军队和意大利军队的帮助,也无法降低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

    好消息是,随着德国军队在西线战场的兵力空虚,法国终于夺回了一部分被德国占领的国土。

    原本的西线战场的前线距离巴黎已经不远,在法国军队的进攻之下,终于推进到了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地方。

    西线战场的东翼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凡尔登要塞周边附属的一些防御设施也被重新夺回,法国军队、西班牙军队和意大利军队在这里联合建立了防御阵线,并且继续向更北边推进。

    德国政府也清楚西线战场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守住现有的前线的。

    对此,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底线是,不能被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本土之外的所有土地都是可以放弃的,甚至比利时的部分土地也是可以放弃的。

    只要德国本土不被进攻,就能保证西线的局势不会崩盘。至于法国重新收复自己的领土,对德国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毕竟这些土地已经被德国占领了数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有关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早就被破坏了大半。

    法国就算重新收复了这些土地,没有数年甚至十多年的经营,这些土地想要恢复战前的繁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还只是对经济和工业的影响。在人口方面,这些曾经被德国占领的法国土地,实际上已经十室九空。

    一方面是因为法国大规模在这些地区进行动员,有相当一部分成年男性已经被动员到法国军队当中。

    另一方面,有很多民众因为战争的到来,而不得不撤离到更南边比较安全的地方。

    在德国占领这些土地之后,又强行征用当地的民众为自己运输军事物资。这也导致这些土地上的人口大幅度减少,这对法国的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就算让法国重新收回了这些土地,也不会让法国的工业和经济增加多少。反而,关于这些受战争影响的法国民众的救济,就会让法国政府白白增加一笔巨大的开支。

    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之下,德国军队可谓是半推半就。一边装模作样的进行防守,另一边则选择性的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地区,向着后方的边境逐渐撤离。

    随着德国军队越来越靠近原来的边境地区,他们的抵抗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

    法国军队惊讶的发现,当他们将前线推进了数十公里之后,猛然发现德国人的反抗激烈程度增长了好几个级别。

    原本只需要一波大规模的进攻,就能迫使德国军队后撤好几公里。可如今,哪怕法国军队发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德国军队也仍然坚守阵地,没有丝毫撤离的想法。

    为了试探德国军队守卫防线的坚定程度,在法国总参谋长霞飞的命令之下,法国军队发动了一轮又一轮试探性进攻。

    这么做的结果是,连同西班牙军队和意大利军队在内,协约国每天的伤亡都高达数万人,可前线的推进却寥寥无几。

    面对着抵抗意志强烈的德国军队,纵使战斗力强大的西班牙军队,也只能缓慢地推进着前线。

    此时的西线战场还是以法国军队作为主力,在看到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都无法做到有效的推进之后,霞飞也终于放弃了收复所有被占领的领土的想法,转而缓慢的取得进展。

    将收复领土的攻势放缓下来之后,协约国的伤亡也降低了很多。

    这对德国军队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德国在西线战场的兵力只有百万出头,这样的兵力只是协约国的三分之一。

    能用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守住西线战场,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土地,但对德国政府来说,仍然是能够接受的。

    德国军队在西线战场步步退缩,甚至被法国军队一下子收回了诸多领土。

    但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

    虽然沙皇尼古拉二世收到了来自法国的提醒,但在尼古拉二世看来,纵使德国将战略目标东移,军队的调动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更何况,俄国在东线战场的兵力远远多于德国。

    就算德国调百万大军前来东线,俄国的兵力优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弥补的。

    开疆阔土或许不容易,守住现有的边境难道还不容易吗?

    只要在德国的攻势之下拖住一段时间,让德国人明白俄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打垮的,相信德国还会将战略目标继续转移到西线。

    尼古拉二世是这么想的,他甚至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吩咐让前线的军队指挥官提高警惕之外,尼古拉二世并没有任何的应对措施,他坚信自己的军队已经足以应对德国有可能到来的攻势。

    当西线战场传来战报,法国人已经收复了大半被德国占领的领土的时候,尼古拉二世是相当羡慕的。

    因为和法国一样,俄国也有大片的领土被德国占领。

    这些领土位于波兰和东欧平原,对俄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尼古拉二世也想收复这些领土,可苦于俄国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过糟糕,终究只能空想而已。

    就在尼古拉二世一脸羡慕的查阅西线战场的战报的时候,俄国陆军总司令尼古拉夫大公带来了一条让尼古拉二世震惊不已的消息,那就是俄国在东线战场经历了一场大败,目前前线已经被推进了数十公里。

    这一消息让尼古拉二世大吃一惊,连忙询问东线战场的局势。

    随着尼古拉大公的回答,尼古拉二世这才清楚东线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德国军队调动的时间实在太短,短到尼古拉二世根本就没想到,德国只用几天的时间就将上百万的军队转移到了东线战场。

    而这上百万的军队刚刚抵达东线战场,就在东线战场的德军总司令兴登堡的命令之下,未经过长时间的休整就加入战争。

    俄国军队对突然到来的大量德军根本没有应对措施,德国人发动了上百万人的超大型战役,在拥有充足火力的情况下,将没有丝毫应对的俄国军队打的丢盔弃甲,被迫向后撤离了数十公里。

    这也导致东线战场直接崩盘,原本俄国苦心经营的防线直接被德国占领,俄国再一次陷入了危机。

    “我们的军队难道都是一群饭桶吗?”听到这样巨大失利的消息,尼古拉二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面带愤怒的质问道:“

    就算是几百万只牛羊,德国人要屠杀也得好几个月吧?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军队就这样放弃了前线的阵地,放弃了大片的国土给德国人?”

    面对尼古拉二世的质问,尼古拉大公无奈的解释道:“沙皇陛下,我们的军队普遍缺少弹药补给,火力和德国军队根本不成正比。

    虽然这些德国军队从西线远道而来,他们相较于我们的军队更加疲惫。可正因为从西线而来的原因,他们携带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在这方面远胜我们。

    纵使我们的士兵再想为国而战,可在没有武器和弹药补给的情况下,难道士兵们要赤手空拳的和德国人作战吗?

    现在不是追究前线军队责任的时候,我们应当优先向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寻求支援,先弄到足够的弹药补给再说。”

    俄国前线军队普遍缺少武器弹药。一方面是因为俄国的军工产业并不足以支撑俄国前线的消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俄国糟糕的后勤状况,无法将其他国家支援的武器弹药及时的运输到前线。

    别看德国军队从西线奔赴到东线战场,一下子跨越了上千公里的距离。

    可这上千公里乘坐的都是火车,随着士兵一同运输到东线战场的,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弹药和医疗物资。

    反倒是俄国军队,虽然以逸待劳,可在缺少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终究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没有充足的弹药补给,手中拿着的步枪跟烧火棍没有什么区别。俄国士兵可没有那么顽强的意志,能拿冷兵器去和德国军队对拼。

    如今对俄国来说,只要不能解决前线后勤补给不足,武器装备和弹药严重缺少的问题,像这样的前线惨败还会发生。

    只有解决了前线的补给问题,俄国军队才有反击的资本,才能稳住目前的东线战场的局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