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的高级餐厅内,此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黎瑞钢和杨媛草二人,看着张远,低头轻笑。
    张远的脸色则很黑。
    “玩笑玩笑,还是要恭喜你。”
    黎总以为是自己“挑了他的包袱”,让对方觉得装逼失败,觉得自己是个小丑,所以脸色不好看。
    “是啊,得恭喜你。”
    “近期世博会一开,你的这笔投资肯定会获得高额收益。”
    “我们得多吃你几顿。”杨媛草接话。
    听说这事时,她头脑震荡了许久。
    知道张远有实力,但这也太有实力了!
    羡慕的很,自己也想有这类投资的能力。
    在有钱有权的人眼中,事事都是投资,房子这东西不过是个物件,而普通人则容易投入太多感情,把买房当做搭窝。
    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了特殊感情,就会做出许多不理性的选择,这也是为何有钱人能从房地产捞钱,穷人只能被接盘套牢。
    作为一个人,要清楚明白,除了人以外,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的,无论房,车,钱,都一样。
    所以面前这二位并不理解,张远并非为了房子而忧愁。
    他愁的是自己!
    “要坏事!”张远在心中暗骂一句。
    大几千万的房子,不是不能买。
    但被人知道,不好。
    杰克马能买,奶茶东能买,他们是大企业家,百姓不会觉得什么。
    辰龙能买,李连界能买,甚至巩利也能买,因为他们是顶级明星,巨额财富不是秘密。
    可自己就麻烦了!
    以在娱乐圈他表现出的形象和等级来看,完全没有达到辰龙他们这个等级。
    这时候,魔都,帝都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也就一两百万。
    一位年轻艺人,出手就在魔都最好的地段买了套大几千万近亿的房产,同时还搞得全名皆知。
    势必会让他成为风口浪尖。
    免不得被观众口诛笔伐。
    “炫富”二字,也会被贴到他的脑袋顶上。
    现在还好,再过几个月,“炫富”,“仇富”这几个关键词就会成为华夏最热门的词语。
    由“我爸是李罡”起头,紧接着是王烁当街用枪指着王可得脑袋,赌王家遗产案,李大歌唱家的少爷被捕……
    这些事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让普通人看到了“天宫一隅”。
    原来特权阶级可以那么奢侈,可以完全无视我们需要遵守的那些法律和规则。
    头等舱与经济舱间的那块帘子,被掀起了一角。
    这是华夏和欧美,东方与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儒家文化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几千年来重农抑商,再加上建国以来对商业和巨额财富这件事就一直持审慎的态度。
    与欧美大区千年前就各自封王,三步一碉楼,五步一城堡,圈块地就能作威作福当老爷,所形成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在欧美,明星炫富是常态,甚至是一种营销手段。
    西方世界,百姓看到明星大金表,大跑车,只会想着我也能成为那样,所谓的灯塔梦就是这般。
    后世华夏的网红时代,很多年轻人也拥有了类似的想法。
    可当下不同,容易引火烧身!
    因为华夏的价值观体系下,对公众人物有较高的道德评价体系。
    还会诱发潜藏的阶级矛盾。
    所以可以玩的花,玩的爽,但不能大摇大摆的现给普通人看。
    知道自己买房这事上了报纸后,张远的食欲明显下降,后半顿饭,几乎没吃什么。
    黎瑞钢和杨媛草二人知道他的想法后,杨小姐觉得他过于谨慎了。
    这位常年在不列颠生活工作,是欧美大区思维。
    而黎总则在思考后,认同了他的看法,因为这位有官身,设身处地想,觉得是个麻烦。
    “那你怎么处理呢?”
    “不好弄,得想想办法。”
    “需不需要我和魔都的报纸那边打个招呼?”
    “没用的。”张远轻轻摇头:“已经散出去后,光压是没用的。”
    小报也就罢了,魔都的可是大报纸。
    “没关系,您不用操心。”张远的情绪逐渐平淡下来。
    黎总见他的样子,大致明白,这小子估计有主意了。
    不列颠有部著名电视剧系列,叫《是,首相》,《是,大臣》,用诙谐的情景剧方式,揭露了西方政治的内核本质。
    被华夏网民戏称为“半部电视剧治天下”。
    但更可笑的是,大部分欧美政客的水平,远不及电视剧中描述的那几位。
    片中有一段是在讨论公共医疗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浪费了足足75000英镑!”
    “这是小事。”
    “75000英镑是小事,那什么是大事?”
    “被公众发现浪费了75000英镑,才是大事!”
    现在张远面对的情况也一样,买套几千万的房子是小事,被老百姓发现,才是大事。
    “呀,你不是说走了?”
    “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隔天茜茜有些惊讶的发现,明明说好要回家的张远,再次来到了剧组。
    莫非还是想我,舍不得走?
    “我有点事要处理。”
    却见到张远的表情相当严肃。
    “你妈妈呢?”
    “去逛街了。”
    “帮我联系她一下,我一会儿有事找她帮忙。”
    “哦。”能感受到不是在玩笑,小龙女便按部就班的去做。
    张远则直奔王力红那边。
    “你又来啦?”
    “够深情的。”老王还笑他。
    “我现在没工夫玩笑,有正事找你。”
    “怎么了?”
    “能给我徐凤阿姨的联系方式吗?”
    “我要找她。”
    “什么事情?”王力红见他面色严肃,细问道。
    张远没有回答,而是将一份魔都这边的《新民晚报》递给了他。
    老王翻看一瞧,内页第三张,整版描述张远购房的事情,并详细介绍了汤臣这个楼盘。
    我才买完房子没几天,就上了报纸。
    是记者报导的?
    当然。
    那消息是谁透露的?
    我猜到给我便宜点价格,会用我“打广告”。
    但你们这广告打的也太大了!
    这报纸新闻,看似写他买豪宅,其实意思总结起来就几句话。
    汤诚一品是魔都顶级豪宅。
    连张远都斥巨资购买。
    所以这是成功人士的选择。
    要是连这点都看不明白,那我就白混了。
    要不说不能让娘们当家呢,给我来这套。
    还玩先斩后奏,太“聪明”了。
    “我可以帮你联系,但是你的态度……”
    “我知道,我会和对方好好说话的。”
    力宏怕他翻脸,但想着他和曾毅可都没翻脸,应该能控制住。
    “喂,徐老师,您好。”张远做了自我介绍,先寒暄了一阵。
    然后才进入正题。
    “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您见谅。”
    “你尽管说。”对方还挺“大气”。
    “我想退房!”张远一开口就是“王炸”。
    徐凤:……
    “徐总,求求你了,我后悔了。”
    “怎么啦,有什么不满意的?”
    张远忍住了没翻白眼。
    什么不满意,你心里没点逼数?
    骂人是不能骂人的,他又不是曾哥。
    此时骂人除了和一家房地产巨企家族闹翻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
    “徐总,您这楼盘的管理人员太成问题了!”
    “我才刚买完房子,就把我信息给泄露出去了。”
    “这种人管理的楼盘,还没住私密性就那么差。”
    “日后我真住进去,不得天天被狗仔拍啊?”
    即使明知道肯定是徐凤授意,但也不能说她,只好让楼盘经理背个锅。
    “这样啊……我去询问一下怎么回事,如果是真的肯定要严肃处理!”
    “至于你说的退房,房产证都下来了,不太好办。”
    退房是不可能退房的,钱到手了哪有吐出来的道理。
    张远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退房”只是个幌子。
    “哎,那算了,也是个麻烦事。”
    “可您的人泄露了我的隐私,总得做些什么吧?”
    “你的意思是?”徐凤也不是完全白给,原则不破,也不随便给承诺,都让他说。
    “这样子,你们帮我做件事……”
    和徐凤聊完,回到茜茜身旁。
    不多久,接到“召唤”的刘晓丽背着名牌包姗姗来迟。
    “茜茜和我说,你有事找我?”
    “是的,我要向您借用一件东西。”
    “当然不强制,看您是否愿意。”
    “你说嘛,只要合理,都没问题。”
    “好,那我要……”
    在魔都与两位中年妇女沟通完毕,张远连吻别都没来得及搞,便马不停蹄的踏上了返程。
    他还得找另外俩女人商议。
    等他到家时,杨思维和曾佳已经提前接到通知,候着他。
    “事情我已经提前说过,你们都了解吧?”
    张远脱下外套后,坐下便直入主题。
    “知道了X2。”两人异口同声。
    “好,这算是一场公关危机。”
    “就当是给你俩的一场考试。”
    她俩顿时兴奋起来。
    老板又拿自己搞“实践”了。
    兴奋是觉得能施展身手。
    因为连张远都能搞定,剩下那些名气不如他的艺人,舆论只会更容易处理。
    “做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
    “你们先说说,觉得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发动网络舆论,否认这件事?”曾佳很直白的回道。
    事情紧急,没给她们太多时间思考。
    “我觉得还是承认,但要想办法表明,买这么贵的房子,其实没什么,不是大事。”杨思维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一正一反,两人的性格不同。
    “嗯,都有道理。”
    “但我觉得,你俩的想法融合一下,才是最好的。”
    她俩怔怔的看向张远,没明白“融合”二字的意思。
    而他则招招手,让助理拿过一个文件袋,并从中取出了一个暗红色的小本本,扔到两人面前。
    “房产证?”
    杨思维一瞧就明白。
    “对。”
    “能看吗?”
    “当然可以,我拿出来,就是给你们看的。”
    俩人拿起翻看,也想瞧瞧这么贵的房子,房本长啥样。
    其实一模一样。
    就像摆地摊的大爷,和世界首富,脱光了衣服,也不会有多大区别。
    “不对啊!”看了几眼后,曾佳发现了问题。
    “报纸说你买的是1200多平的房子。”
    “这房本怎么写着400多平?”
    “假的?”
    “真的。”张远双手交错:“但不是我的。”
    刘晓丽也买了房子,投资了一套最便宜的。
    她有钱,否则这些年成天陪着女儿,生计怎么来?
    只是现金体量远不及张远。
    抛掉一些流动资产后,便凑出了钱。
    而张远问她借的东西,就是这本房产证。
    对方能交给他,已经是莫大的信任。
    毕竟这薄薄的小本,价值2000多万。
    “除了这本房产证,我还和汤臣那边说好。”
    “最近曝光后,一定会有大量记者上门去楼盘采访。”
    “对方会统一口径,说我只买了最小的房子,而不是最大的。”
    这就是他以“退房”为借口,要对方帮他做的事。
    对方没有任何损失,当然乐意,无非安排一下。
    “公关的第一要义,不能彻底说谎。”
    “因为谎言总归漏洞百出,被识破后,不光不能消除危机,还会加重。”
    “曾佳,你说否定,我认可。”
    “但只否定我买了价值上亿房产这件事,不能否定我在汤诚一品买房这件事。”
    “你把这房产证上的姓名,编号,户号,一切能具体到个人或者位置的信息都要挡住。”
    “然后以此为佐证,在网络上帮我公关。”
    2000多万和近亿,甚至上亿可是有大区别的。
    一样是巨款,但量级完全不同。
    先把这事给压低一些。
    “思维,你刚才说,要‘洗白’我买房这事,让大家觉得买几千万的房子没什么了不起。”
    “方向没错,但具体怎么操作,你想好了吗?”
    “这个……我得仔细斟酌一下文章该怎么写,暂时还没想好。”胖娘们如实道。
    曾佳瞥了她一眼,你也不咋地。
    “好,不急,我们一样样说。”
    “这本房产证,与汤臣的证明,算是地利,魔都这头我已经搞定了。”
    两位经纪人都感叹老板兵贵神速,效率奇高。
    “接下来,还有天时和人和两项。”
    “人和,得是最后一步。”
    “咱们先聊天时。”
    张远抬起右手手指,向上指了指。
    “你们想想,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用上的?”
    “刘谦被一个女人盯上了,说他欺骗感情,出轨,我们放大这件事,压我们的事?”曾佳反应挺快。
    “最近香江那边的拍卖行有消息说王羲之的《平安帖》要问世拍卖,我估计价格应该相当惊人。”
    “同比,你的房子远没有字画值钱,把《平安帖》的事炒一下,嘉德那边不会有意见,他们一定希望越热越好。”
    “又能显得你没花多少钱。”杨思维则把主意打到了最近的“收藏热”上边。
    “很好,你们说的都对。”张远依旧表示认同。
    “果然咱们公司的人,都是最优秀的。”
    第二代女经纪人的特色,就是公关能力,尤其是对网络公关的理解,比上一代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老一辈更喜欢“找关系”,新一代更擅长操纵人心。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两者结合。
    但现在这事与一般的舆情有差别,不是情感或者事业绯闻。
    “可我觉得,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值得我们‘借势’。”
    说着,张远掏出了一份前两天的报纸来,推到二人面前。
    上边的头版头条,记录了一件远比他们讨论的所有事情,都大得多的大事。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