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高长生的后手?”
    淡漠的声音,如狂风一样在空中卷过。
    南京城下。
    肃杀的气息,如龙卷一样将天空中的云层搅散。
    整齐的兵阵聚集在南京城外,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
    “你认为,凭你一人之力,能够挡得住我?”
    声音再响。
    出声之人平静的站在大军前方,很明显就是这支大军的统帅。
    狂拂而来的风中,一杆大纛正在摇摆。
    旗面之上,拓跋二字清晰可见。
    能统率这般庞大的军队,且能有这般威势,又以拓跋为名的。
    普天之下,再无二人。
    北莽军神,拓跋菩萨。
    抬眼望去,此时的拓跋菩萨,正负手而立站在阵前。
    没有兵器,没有坐骑,甚至都没有铠甲。
    身着一袭粗布麻衣。
    看上去没有丝毫将军的模样,反而更像是一个乡间老农。
    但只要有眼有耳,看到他模样,听到他声音的人,都不可能生出任何小觑之心。
    虽然衣着打扮,甚至样貌都平常至极。
    但此人就那么站在那里,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那种可怕的气势,甚至让人本能的忽略了对方身后,那如狼似虎的军队。
    城头之上,防守的军队也是如临大敌。
    但拓跋菩萨却并未像另两处那样,第一时间命令攻击。
    两方大军就这样,泾渭分明的隔着城墙一直对峙着。
    “高长生倒确实是有些手段,能瞒过所有人将伱偷偷调来。”
    “想来,另外两路,他也做好准备了吧?”
    “不过,高长生是真的没预料到这次我北莽的统帅,若是知道还这么做,那他未免太小看我了。”
    拓跋菩萨语气平淡,甚至自称也是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我字。
    但无论是周遭还是对面,却没有一个人敢小看他。
    “若是杨林和鱼俱罗齐至,那还有点意思,但只有你定彦平一个,恐怕挡不住我拓跋菩萨。”
    说到这里,拓跋菩萨转过眸光。
    在那城头的中心处,正站着一个挺拔如枪的老者。
    不是旁人,正是开隋九佬中的,双枪定彦平。
    定彦平出现在这里,绝对是一件让人震惊的事。
    作为为数不多的九佬之一,定彦平在大隋的地位绝对不弱。
    按正常情况,他要么是坐镇一方,要么就是留在大兴身居高位的。
    只不过定彦平数年之前,就已经卸去职务,进入了半隐退的状态。
    连朝堂的很多事,都已经不去搭理,也很少再去参与战事。
    就连杨林鱼俱罗的很多次邀请,都被对方婉言拒绝。
    这种情况,定彦平竟然会出现在国门之外的南京城,如果让大隋境内人知道,绝对够他们惊讶一段时间。
    当然了,这件事在高长生麾下,并未引发太大的风浪。
    毕竟在他们这边,罗成和定彦平的关系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那可是义子和义父的关系。
    定彦平退隐之后,一直隐居在北平,正是因为这层关系。
    而这次,定彦平突然来此,最大的原因,也是罗成的传信。
    当然了,无论是罗成还是定彦平,都不知道,此时北平城内正有一人孤独的坐在棋盘之前,抱着枪怀疑人生呢。
    大隋的九佬,每一个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闯出来的。
    或许实力能力有强有弱。
    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无畏气势,那是伴随着大隋从开国到大治,一路养出来的。
    就算面对任何人,他们都不会出现任何动荡。
    前次在北平,面对毕玄亲率的突厥大军时,定彦平的强势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此时,听着拓跋菩萨带着挑衅甚至蔑视的言论时。
    定彦平却并未开口回应,只是自顾自的摸着自己的长枪。
    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畏惧的表现。
    因为此时他身上的杀意几乎已经凝成了实质。
    两道长枪虚影隐隐悬浮而起,凌厉的气势,直直的指向了前方。
    不过如果有人凑近一看的话,或许就能看出,定彦平那凌厉至极的双眸深处,竟是不自觉的在散发着一丝丝悲意。
    “轰!”
    似乎也感受到了定彦平的情绪波动。
    空中凝聚而出的枪影横空射出,如导弹一般,朝远处的拓跋菩萨坠去。
    “哼。”
    拓跋菩萨轻哼一声,双手未动,仅仅是身上气息一闪。
    那如山脉砸落的枪芒,就瞬间消散于无形。
    不过这般毫不避讳的攻击,也是惊动了身后的北莽大军。
    无边的杀气升腾而起。
    原本平静的大军,顿时陷入了动荡和沸腾状态。
    在大军之中,直接攻击主帅,无疑是一种对军队的直接挑衅。
    更何况,此时站在前方的可是拓跋菩萨,属于他们北莽的军神。
    “对方实在猖狂,攻吧。”
    一个身穿铠甲的胖子,跃马来到拓跋菩萨身边,狠戾的开口。
    不是旁人,正是南院大王董卓。
    事实上,拓跋菩萨和董卓在北莽虽然是军方的一二号人物,但其实并不算是一路人。
    论地位,两人一个是北院大王,一个是南院大王,是属于并列。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董卓还要高过拓跋菩萨一头。
    毕竟,董卓不仅有着自己的部落,还有独属于他的董家军。
    而且北莽女帝对于董卓也更加信任。
    在很多时候,董卓对于这位特立独行的拓跋菩萨也并不心服。
    但不管如何,被北莽所有人承认的军神,终究只有一个拓跋菩萨。
    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军中威望,拓跋菩萨都要压过董卓一头。
    所以此时,大军的主帅还是拓跋菩萨。
    不过军中一二号人物,同时出现,也足以证明北莽这一次,是真的动用全力了。
    而此时董卓的声音,无疑也代表了所有北莽士兵的心声。
    他们全力而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回失地,尤其是落入对方手中的南京城,这已经是压在所有北莽士兵身上的屈辱了。
    尤其这一次,对面的高长生不在,而他们则有了拓跋菩萨,此消彼长之下,哪方有利根本不用说。
    只可惜,军队到达之后,拓跋菩萨却迟迟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
    尤其是对面的定彦平,已经做出了挑衅的举动。
    面对着董卓带着煞气的建议。
    拓跋菩萨没有回头,只是皱着眉摆了摆手。
    “北院大王?”董卓不由的哼了一声。
    “不急,再等等看。”
    拓跋菩萨轻声哼了一句。
    “定彦平虽是九佬,但只有他一个,显得有些单薄了。”
    “定彦平出名的一直是他的枪法和武力,兵道在九佬之中并不显眼。”
    这个不显眼,并不是指定彦平不懂兵道,只不过不像高颎杨素那般耀眼而已。
    “你是说,高长生还有隐藏?”董卓皱了皱眉。
    拓跋菩萨自信无比的开口:“当然,正像我说的那样,凭他定彦平一人,是绝对拦不住我的。”
    “我懂,定彦平懂,他高长生又怎么可能不懂。”
    听了此话,董卓并不满意:“大军攻击之下,高长生有何手段,必然会表露出来,何必这般浪费时间。”
    “更何况,难道对方不暴露,我们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拓跋菩萨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城墙一眼,随后才缓缓道:
    “你不懂,南京城随时可以攻击,只是我有一种预感,若是此时攻击,纵然能够攻下南京,我们也必然会后悔。”
    “怎么可能?”
    董卓本能的喝道。
    攻下南京会后悔,这简直是笑话。
    要知道这可是属于他们北莽的南都,夺回来只会让举国上下满意。
    拓跋菩萨再次摇头,没有和董卓解释。
    只是重新开口:
    “既然是高长生的后手,又何必躲躲藏藏。”
    “再不现身,本帅可就挥军攻城了。”
    “哈哈哈,拓跋菩萨,果然名不虚传。”
    一道平和的声音流淌而出。
    拓跋菩萨身边的董卓第一时间就是勃然色变。
    “是你!”
    “是你!”
    董卓勃然色变,怒吼出声。
    要知道董卓作为北莽南院大王,又是军方的二号人物。
    就算是面对拓跋菩萨,也多是平等交流。
    很少有人能让他出现这般波动的。
    “董将军,又见面了?”
    一道笑声传出。
    “辛稼轩,你真的要和我北莽为敌不成?”
    董卓的声音已经彻底转为阴冷。
    “之前插手战场之时,本将还没和你算账,今次又敢这般光明正大的帮助高长生。”
    “辛稼轩,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上一次,董卓率轻骑南下白川,就是被辛弃疾出手拦下。
    北莽之所以没有秋后算账,一来是因为白川之战伤到了元气,不愿意随意动兵。
    二来,当时确实是董卓大摇大摆的从钦州城外而过,给了对方出手的借口。
    当然了,对北莽这等异族,很多时候并不在乎什么师出有名。
    但当时毕竟是特殊时期,高长生才是最大的威胁,加上辛弃疾也从不是泛泛人物。
    所以此事,被北莽女帝压了下来。
    但是没有计较,并不代表北莽忘了此事。
    尤其是董卓,可是一直牢牢记着此仇。
    他一个南院大王,上次战争名义上的统帅,却被对方孤身一人挡了回去,甚至直到战争结束,连白川城的影子都没摸到,这可以说是天大的耻辱了。
    现在,辛弃疾又再次现身,还堂而皇之的站在了南京城中。
    董卓怎么可能不愤怒。
    “董将军,上次虽有误会,但某种程度上,老夫还算是你的恩人呢?”辛弃疾哈哈笑道。
    此话一出,董卓的脸色也变得越加阴沉。
    对方的意思他当然懂,虽然辛弃疾说的是事实。
    若没有对方阻拦,他闯到白川战场,就是一个送死。
    但辛弃疾这般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对董卓来说,就和打脸也没有区别。
    “辛稼轩,大宋儒圣?本帅倒真想见识一下,儒圣的手段。”
    拓跋菩萨无悲无喜的开口。
    “不过在此之前,我只想知道,你出现在此处,是你辛稼轩的意思,还是大宋朝廷的意思?”
    辛弃疾闻言摇了摇头:“老夫如今只是被贬赋闲之人,可代表不了任何人,不过出门踏青,路过南京罢了,而北莽南京城,也算是有名的雄城,既然路过,自要好好游览一番。”
    “混账,又是这般言论,辛弃疾,你真把我们当傻子了不成?”董卓厉声吼道。
    拓跋菩萨倒是并没有像董卓这般。
    “辛稼轩,本帅并不在乎你的任何理由。”
    “合理也好,荒唐也罢,你说服的了你,甚至说服的了拓跋菩萨。”
    “但恐怕说服不了我身后的数十万儿郎,也说服不了北帝城中的陛下,和你们大宋的那位皇帝。”
    拓跋菩萨的语气并不像董卓那般激烈,就像是闲聊一样。
    但城头上的辛弃疾,却是第一时间收起了笑容。
    而拓跋菩萨则再次开口:
    “若没有其他的话,本帅就动手了。
    “你辛稼轩的大名,本帅也早有耳闻,兵道也好,儒道也罢,这次刚好一起见识一下。”
    “北莽拓跋菩萨的大名,老夫同样如雷贯耳。”
    辛弃疾洒然一笑。
    “这就是你最后的话?”
    拓跋菩萨轻哼一声,右手缓缓举起。
    一道阵影在空中一闪而逝。
    身后大军顿时一震,惊天的杀气如海潮一般喷薄而出。
    “那就开战吧,不仅是此时的南京战场,你身后的大宋和我北莽之间的战端,也由此而始。”
    拓跋菩萨的语气依旧平静。
    但言语之中带来的压力,却如山岳一般沉重。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代表的可是两国之间的滔天大战。
    听到此话,董卓脸上也是浮现出了狰狞的笑容。
    辛弃疾确实难对付。
    但是大宋的情况,那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如今盯着这块肥肉的可不只是一两个国家。
    若再加上一个北莽,恐怕临安城内的大宋皇帝连做梦都不会安稳。
    拓跋菩萨的一句话,可是直接对准了辛弃疾最大的破绽。
    想到这里,董卓也是第一时间抬头,看向了城头上的那个老者。
    但是意外的是,他竟然没有从辛弃疾脸上看到任何慌乱。
    “拓跋将军,如今的情况想必你也清楚。”
    “这南京城有老夫和定将军在,你要想短时间攻破,基本是不可能的。”
    “强行开战,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辛弃疾轻声而笑。
    “此次你们三国联军,目的无非是鲸吞齐国公这六州之地。”
    “但很明显,这个战略已经彻底失败。”
    “北线也好,西南两线也罢,要真打,无非也就是个相持罢了。”
    “而这种结果,想必不是我们所有人愿意看到的吧,尤其是你北莽。”
    辛弃疾看向拓跋菩萨笑道。
    三面大军轰轰烈烈,但所有人都看的清楚,为主的还是北线拓跋菩萨这路。
    南京不分出个输赢,另外两路必然不会全力投入,最多就是牵扯住高长生的一部分兵力。
    这一点辛弃疾和拓跋菩萨都懂。
    但南京城有辛定两人在,拓跋菩萨再强,也不可能一攻即下。
    “哼,无非一战而已,又有何惧。”拓跋菩萨平淡道。
    身边的董卓同样冷喝:
    “辛弃疾,定彦平,你们死守南京,我军确实难以速克。”
    “不过你也不用得意,我们攻不下南京,但是转道东进,攻取钦州却有十足的把握。”
    面对董卓赤裸裸的威胁。
    辛弃疾仍然没有露出异样,反而是对着拓跋菩萨轻叹了一声。
    同样站在大纛之下的董卓,瞬间便是皱起了眉。
    虽然是单纯的将领,但他的实力同样不弱。
    从辛弃疾的动作,还有那蠕动的嘴唇。
    很明显,这个时候,对方正在跟拓跋菩萨传音。
    大战之际,两方敌对大军中的统率,竟然是堂而皇之的通过传音说起了悄悄话。
    这绝对是相当诡异的一幕。
    不过董卓却也并未太过焦急。
    他虽然很多时候也看不惯拓跋菩萨的目中无人,但对这人还是相当了解的。
    想要通过言语说服此人,那董卓只能说辛弃疾想多了。
    但很快,让董卓不敢置信的一幕却是出现了。
    辛弃疾的嘴唇刚动,拓跋菩萨的脸色就是瞬间一变。
    半刻钟后,拓跋菩萨猛的抬起了头,深深的看了远处的城头一眼。
    “撤兵,回王都。”
    冰冷的声音,震响在天地之间。
    “拓跋菩萨,你疯了?”
    “我数十万大军倾力而来,一箭未发,一战未打,就要撤军,你是想让北莽成为笑话吗?”
    “他到底跟你说了什么?”
    董卓疯狂的吼道。
    他根本无法相信,这般天方夜谭一样的命令,竟然从拓跋菩萨的口中说了出来。
    “拓跋菩萨,你是想成为北莽的罪人吗?”
    “本帅有罪无罪,自有陛下定夺,还轮不到你董卓废话。”
    “现在我是主帅,军令已下,你只管听命就是。”
    “军令如山,违抗者,斩。”
    “好,好,好,拓跋菩萨,本将倒要看看,你要如何跟北莽儿郎解释,又如何跟陛下解释,董家军听令,撤!”
    “轰!”
    如雷霆般的蹄声轰的炸响,北莽大军如潮水般的朝后方开始撤退。
    几乎是同一时间。
    西南两处战场中,忽必烈和王遂似乎也有了感应,猛的抬起了头,皱着眉看向了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