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 第892章 准备偷袭(4)

第892章 准备偷袭(4)

    孙明带领突击部队,从黑风口的后方冲过来,与周强、王小虎的部队汇合,形成合围之势。鬼子的骑兵失去了战马,变成了步兵,在新华军的围攻下,很快就溃不成军,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黑风口的鬼子骑兵中队被全部歼灭。新华军共击毙日军一百余人,俘虏两百余人,缴获战马两百余匹、马刀三百余把、步枪两百余支、子弹十万余发。

    孙明站在黑风口的道路上,看着缴获的战马,脸上露出了笑容。周强和王小虎走过来,兴奋地说道:“班长,咱们又赢了!黑风口被咱们拿下,通往平原深处的要道打通了!”

    孙明点了点头,心里却清楚,战斗还没有结束。孟烦了骑着马赶到黑风口,看着眼前的景象,满意地说道:“打得好!大家都辛苦了!现在黑风口被咱们拿下,接下来咱们就能继续推进,把剩下的鬼子全部消灭!”

    黑风口的欢呼声还未消散,侦查兵阿力就骑着快马从平原方向疾驰而来,马身上的汗水浸透了鞍具,他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扶着马脖子喘着粗气大喊:“旅…… 旅长!大事不好!鬼子‘野狗师团’主力朝着咱们这边来了,约五千人,带着二十门步兵炮、十辆装甲车,还有一个骑兵联队,预计明天中午就会抵达黑风口!”

    孟烦了手中的望远镜 “哐当” 一声落在地上,他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黑风口西侧的 “断龙崖” 上重重一点:“野狗师团是鬼子的精锐,硬拼咱们吃不消!断龙崖是平原通往山区的唯一通道,两侧是百米悬崖,中间只有一条宽十米的山道,最适合打防御战!孙明,你带突击部队立即去断龙崖东侧悬崖,搭建悬空射击点;周强,你带二营在山道中间挖掘三道反坦克壕,布设反坦克地雷;王小虎,你带三营去西侧悬崖,用藤蔓和圆木搭建滚石阵;赵伟,你的迫击炮营在断龙崖后方的山头上架设炮位,重点打击鬼子的装甲车和步兵炮!”

    各部队领命后,立即携带工具朝着断龙崖出发。孙明带领突击部队赶到东侧悬崖时,天刚蒙蒙亮。悬崖上的岩石裸露,只有零星的灌木扎根在石缝中,想要搭建悬空射击点,必须用攀岩绳将士兵吊在悬崖半腰,在岩石上凿孔固定木板。“大家把安全绳系紧,两两一组,一人凿孔一人递工具!” 孙明率先将攀岩绳系在腰间,由两名士兵拉住绳子,缓缓吊向悬崖半腰。

    岩石坚硬如铁,钢钎砸下去只留下一个白印,士兵们轮流上阵,手掌被震得出血,却没人停下。老郑蹲在悬崖顶端,将木板和钉子递下去,看着半空中悬着的士兵,心里捏着一把汗:“小心点!脚下踩稳,别慌!” 两个时辰后,二十个悬空射击点终于搭建完成,每个射击点可容纳两名士兵,从这里能清晰地看到山道上的一举一动,子弹还能精准覆盖山道两侧。

    周强带领二营在山道上挖掘反坦克壕时,遇到了难题 —— 山道下方是坚硬的岩石层,铁锹和锄头根本挖不动。“用炸药!” 周强当机立断,让士兵们将炸药分成小块,小心翼翼地埋在岩石层下,通过定向爆破开辟壕沟。“轰隆!轰隆!” 一声声闷响后,岩石层被炸开,士兵们立即用铁锹清理碎石,不到三个时辰,三道深两米、宽三米的反坦克壕就成型了,壕沟底部还埋设了尖刺和地雷,壕沟之间用铁丝网连接,形成层层阻隔。

    王小虎带领三营在西侧悬崖搭建滚石阵时,士兵们将圆木锯成两米长的段,用藤蔓捆成直径一米的圆木捆,再将几十块百斤重的巨石堆在圆木捆上方,藤蔓的另一端系在悬崖顶端的大树上,只要砍断藤蔓,圆木和巨石就会顺着悬崖滚落,形成毁灭性的 “石流”。“再在圆木上绑些手榴弹,拉掉保险栓用绳子拴着,滚下去的时候绳子一断,手榴弹就会爆炸!” 王小虎蹲在圆木旁,手把手教士兵们布置陷阱,脸上的汗水滴在岩石上,瞬间蒸发。

    赵伟的迫击炮营在断龙崖后方的山头上忙碌时,士兵们扛着迫击炮爬上山坡,不少人脚下打滑,连人带炮摔在地上,却立刻爬起来继续前进。“炮位要错开排列,每门炮之间间隔十米,防止被鬼子一炮端了!” 赵伟拿着卷尺测量距离,指挥士兵们用石头固定炮架,再用树枝和杂草将炮身伪装起来,远远望去,迫击炮就像融入了山林的石块。

    当天中午,各部队终于完成防御部署。孟烦了骑马赶到断龙崖,查看完各个阵地后,满意地点点头:“大家做得好!但野狗师团的火力很强,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孙明,你的悬空射击点要注意隐蔽,等鬼子的装甲车进入反坦克壕范围再开火;周强,你安排士兵在反坦克壕后方搭建机枪阵地,防止鬼子步兵冲过来填壕沟;王小虎,你的滚石阵要等鬼子大部队进入山道再触发;赵伟,你的迫击炮优先打鬼子的步兵炮,别让他们有机会轰击咱们的阵地!”

    下午时分,远处的平原上出现了鬼子的身影。孙明趴在悬空射击点的木板上,举着望远镜望去,只见鬼子的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装甲车在前面开路,步兵炮跟在后面,骑兵联队在两侧掩护,浩浩荡荡朝着断龙崖驶来。“鬼子来了!大家做好准备!” 孙明对着通讯兵大喊,通讯兵立即掏出信号枪,朝着天空发射了一颗红色信号弹。

    鬼子的先头部队很快抵达断龙崖山道入口,三辆装甲车小心翼翼地驶入山道,后面跟着两百名步兵。当第一辆装甲车行驶到第一道反坦克壕前时,车轮突然压中地雷,“轰隆” 一声巨响,装甲车的履带被炸断,车身歪斜着停在原地。后面的装甲车想要后退,却被步兵挡住去路,只能停在原地。

    “开火!” 孙明大喊一声,东侧悬崖的悬空射击点立即喷出火舌,子弹朝着鬼子步兵射去。西侧悬崖的王小虎看到信号,立即下令:“砍断藤蔓!” 士兵们手起刀落,藤蔓应声断裂,圆木和巨石顺着悬崖滚落,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砸向山道。“轰隆!轰隆!” 圆木上的手榴弹爆炸,山道上的鬼子被砸得血肉模糊,惨叫声此起彼伏。

    赵伟的迫击炮营也同时开火,一颗颗炮弹朝着鬼子的步兵炮阵地飞去。“轰!” 一颗炮弹精准击中一门步兵炮,炮身被炸得四分五裂,炮手当场死亡。鬼子的指挥官见状,立即下令:“步兵冲锋!填平和反坦克壕!” 数百名鬼子举着步枪,背着沙袋,朝着反坦克壕冲来。

    周强在机枪阵地里大喊:“机枪开火!别让他们靠近壕沟!” 重机枪的子弹像暴雨一样朝着鬼子射去,冲在最前面的鬼子纷纷倒下,后面的鬼子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有的甚至将尸体扔进壕沟,想要填平壕沟。“扔手榴弹!” 周强下令,士兵们纷纷掏出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朝着鬼子群扔去,爆炸声在山道上回荡,鬼子的冲锋势头被暂时压制。

    就在这时,鬼子的骑兵联队突然从断龙崖南侧的小路绕过来,朝着赵伟的迫击炮营发起进攻。“不好!鬼子骑兵绕后了!” 孙明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立即带领二十名突击队员,沿着悬崖上的攀岩绳滑下去,朝着骑兵联队的侧翼冲去。

    骑兵联队的鬼子正专注于进攻迫击炮营,没注意到侧翼的突袭。孙明带领队员们举着马刀,朝着鬼子骑兵的马腿砍去,战马受惊,纷纷倒地,骑兵们摔在地上,还没爬起来就被马刀砍中。“快!保护迫击炮!” 孙明大喊着,带领队员们与鬼子骑兵展开白刃战。赵伟看到援兵赶到,立即调整炮位,朝着剩下的鬼子骑兵发射炮弹,很快就将骑兵联队歼灭。

    解决掉骑兵联队后,孙明立即带领队员们返回断龙崖。此时,山道上的鬼子已经填平了第一道反坦克壕,两辆装甲车正朝着第二道壕沟冲来。“瞄准装甲车的观察孔!” 孙明趴在悬空射击点,举起步枪,子弹精准击中一名装甲车驾驶员的头部,装甲车失去控制,撞在悬崖上动弹不得。另一辆装甲车见状,想要掉头逃跑,却被赵伟的迫击炮击中履带,瘫在山道中间,堵住了后面的鬼子队伍。

    “滚石阵再放一轮!” 王小虎看到鬼子队伍停滞不前,立即下令砍断另一组藤蔓。圆木和巨石再次滚落,砸向山道上的鬼子,手榴弹的爆炸声将鬼子的队伍炸得七零八落。周强趁机带领二营士兵冲出阵地,朝着鬼子发起冲锋,三营士兵也从西侧悬崖滑下去,与二营汇合,形成夹击之势。

    鬼子的指挥官见大势已去,想要带领残兵撤退,却被孙明从悬空射击点射出的子弹击中胸口,倒在装甲车里。失去指挥的鬼子残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战斗终于在傍晚时分结束。

    这场断龙崖防御战,新华军共击毙日军两千余人,击毁装甲车八辆、步兵炮十二门,缴获重机枪三十挺、步枪两千余支、子弹一百万余发,还俘虏了五百余名日军。但新华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有四百多名士兵牺牲,六百多人受伤,其中二营伤亡最大,几乎伤亡过半。

    孙明站在断龙崖的山道上,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武器,脸上没有丝毫喜悦。他走到一名牺牲的士兵身边,轻轻合上士兵圆睁的双眼,士兵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步枪,枪身上沾满了鲜血。“兄弟,安息吧,咱们守住断龙崖了。” 孙明的声音沙哑,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周强和王小虎走过来,身上都带着伤,周强的左臂被弹片划伤,包扎的布条已经被鲜血染红。“班长,咱们赢了,可…… 可咱们的兄弟也没了不少。” 王小虎的声音哽咽,看着山道上牺牲的士兵,眼眶通红。

    孟烦了骑着马赶到断龙崖,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一阵刺痛。他翻身下马,走到牺牲士兵的遗体前,对着遗体敬了个军礼:“兄弟们,你们是好样的!是你们用生命守住了断龙崖,守住了咱们的家园,我孟烦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当天晚上,新华军在断龙崖后方的山头上为牺牲的士兵举行了葬礼。

    第二天一早,孟烦了召集各营营长开会,部署后续任务。“野狗师团虽然被咱们重创,但还有两千多残兵逃向了平原深处,咱们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孙明,你带突击部队和三营,沿着鬼子逃跑的路线追击,尽量歼灭残敌;周强,你带二营留在断龙崖,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加固防御;赵伟,你的迫击炮营跟随孙明一起行动,提供火力支援!”

    孙明立即领命:“请旅长放心,我们一定将鬼子残兵彻底歼灭!” 他带领突击部队和三营,携带充足的弹药和粮食,朝着平原深处出发。赵伟的迫击炮营也收拾好装备,跟在后面。

    追击的路上,到处都是鬼子逃跑时留下的痕迹,丢弃的武器、粮食和伤员随处可见。孙明带领部队小心翼翼地前进,生怕遭遇鬼子的埋伏。走了大约半天时间,侦查兵回报,鬼子残兵在前方的 “枯河沟” 驻扎,正在搭建防御工事,似乎想要负隅顽抗。

    孙明立即下令停止前进,在枯河沟外围搭建临时阵地。他拿着望远镜观察枯河沟的情况,枯河沟里没有水,沟底宽约五十米,两侧是两米高的土坡,鬼子残兵在沟底挖掘了战壕,架设了重机枪,还将剩下的两辆装甲车停在沟口,作为防御屏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