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303章 痕迹分析

第1303章 痕迹分析

    小孙应了一声,拿起强光勘查灯:“行,我重点查树林里的地面和树干,看看有没有嫌疑人留下的攀爬痕迹或工具划痕;你多留意东侧的土壤,之前施工可能没波及到那边,说不定能找到完整的轮胎印记或足迹。”

    两人分头行动,小杨拿着静电吸附器,沿着草坪东侧的边缘缓慢行走。东侧区域杂草比种植坑周边更茂密,土壤也更紧实,没有被施工翻动过的痕迹。他蹲下身,拨开杂草,强光勘查灯的光束扫过地面,突然停在一处浅褐色的土壤区域 —— 这里的杂草有被碾压的痕迹,土壤表面隐约能看到两道平行的印记。

    “小孙,你过来看看!东侧草坪边缘发现疑似轮胎印记!” 小杨对着对讲机喊道,手指轻轻拂过土壤表面,“痕迹很淡,但能看到两道平行的压痕,宽度大概 8 厘米,间距 40 厘米,不像是轿车或 SUV 的轮胎印记,更像是小型车辆。”

    小孙很快赶来,蹲下身用轮胎印记测量仪仔细测量:“宽度 8.1 厘米,间距 40.2 厘米,这个参数更符合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的轮胎尺寸!你看压痕边缘,有细小的纹路痕迹,应该是轮胎花纹留下的,只是被杂草和泥土覆盖,细节不太清晰。我们用石膏粉固定一下,提取样本回去比对。”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石膏粉撒在轮胎印记上,等待石膏凝固的间隙,小杨用静电吸附器在印记周边吸附,突然,吸附器的指示灯亮起,他小心地将吸附到的物质取下,放在证物袋里:“有发现!吸附到几根淡蓝色的纤维,长度大概 3 毫米,质地看起来像是化纤材质,可能是嫌疑人衣物或车辆座椅上脱落的。”

    小孙凑过来看了看证物袋里的纤维:“淡蓝色化纤纤维,这种材质常见于工装裤、运动外套,还有电动三轮车的座套。如果这纤维和轮胎印记有关联,说不定能缩小嫌疑人的排查范围 —— 比如经常骑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穿着化纤材质衣物的人。”

    石膏凝固厚,两人小心地将轮胎印记样本取出,标记好位置信息,继续向东侧深处勘查。走了大约 50 米,小杨又在一处大树下发现了新的痕迹:“这里有一处模糊的脚印!”

    小孙立即上前,强光勘查灯的光束聚焦在地面:“脚印很浅,鞋码大概 42 码,鞋底纹路模糊,只能看到大致的波浪形花纹,应该是运动鞋留下的。不过脚印被树叶和泥土覆盖,无法提取完整的特征,暂时没法确定是否与案件有关。”

    “先标记下来,回去和其他痕迹一起分析。” 小杨拿出记号笔,在树干上做了标记,“继续往前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轮胎印记或遗留物。”

    两人继续勘查东侧区域,又发现了两处模糊的轮胎印记,尺寸与之前发现的一致,都是 8 厘米左右宽度、40 厘米左右间距,推测是同一辆车留下的。“这几处轮胎印记呈直线分布,从草坪东侧边缘延伸到树林方向,说明嫌疑人可能是骑着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从东侧小路进入草坪,然后朝着种植坑方向行驶。” 小杨看着印记分布,初步推断道。

    与此同时,小孙在西侧树林的勘查也有了发现。他对着对讲机喊道:“小杨,我在西侧树林里发现了一处工具划痕!”

    小杨立即赶过去,只见一棵大树的树干上,有一道长约 10 厘米、深约 0.5 厘米的划痕,划痕边缘整齐,像是铁锹或锄头的刃口留下的。“这道划痕很新,树皮的破损处还没有完全氧化,应该是近半年内留下的。” 小孙用手指摸了摸划痕,“划痕的角度和深度,符合用铁锹挖掘时不小心碰到树干留下的痕迹,说不定就是嫌疑人填埋尸体时,搬运工具过程中造成的。”

    小杨拿出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划痕:“很有可能!你在划痕周边找找有没有纤维或毛发。”

    小孙用静电吸附器在划痕周边吸附,果然又吸附到几根纤维:“有!这次是深灰色的棉质纤维,长度 2 毫米左右,和之前发现的淡蓝色化纤纤维不一样,可能来自不同的物品。”

    “两种不同的纤维,还有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的轮胎印记,加上树干上的铁锹划痕,这些线索应该能串联起来了。” 小杨收起相机,坐在草地上,和小孙一起梳理案情,“嫌疑人可能是骑着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从公园东侧或西侧的小路进入闲置草坪,车上携带铁锹等挖掘工具。到达种植坑附近后,他用铁锹挖掘坑洞,填埋尸体,过程中不小心在树干上留下了划痕,衣物或车辆座椅上的纤维也脱落在了现场。填埋完成后,他又骑着车沿着原路离开,留下了这些轮胎印记。”

    小孙点点头,补充道:“这个推断合理,但还有几个疑问。第一,嫌疑人为什么选择用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运输尸体?这种车装载能力有限,而且目标相对明显,不如轿车隐蔽;第二,现场发现的两种纤维,来源是什么?是嫌疑人的衣物,还是包裹尸体的物品?第三,轮胎印记只延伸到草坪深处,没有靠近种植坑,说明嫌疑人可能在距离种植坑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车,然后徒步搬运尸体到坑边,为什么不直接开到种植坑附近?”

    “这些疑问需要回去进一步分析痕迹才能解答。” 小杨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电动三轮车或摩托车目标明显,可能说明嫌疑人没有轿车,或者觉得公园周边小路狭窄,轿车不方便进入;两种纤维可能来自嫌疑人的衣物和包裹尸体的布单;至于不把车开到种植坑附近,可能是怕车辆声音太大,或者担心车轮陷进松软的土壤,留下更明显的痕迹。”

    两人继续在西侧树林勘查,又发现了一处模糊的轮胎印记,尺寸与东侧发现的一致,进一步印证了 “同一辆车进出” 的推测。此外,小孙还在一处灌木丛下发现了一小块破损的塑料片,边缘不规则,颜色为黑色,材质较硬,暂时无法确定用途,也一并作为证物收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