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茶会的场景还清晰如昨,彼时词宋虽以惊世绝句震住全场,却终究只是初入文道的新秀,连施展完整的剑诀都需耗费片刻。
如今不过十载光阴,他竟已踏足半圣境,敢直面执掌流影枪的吴烈,这等逆天成长速度,让庄蝶梦连声音都染上了颤音,话都说不连贯。
“哥,我。。。我是又入梦了?”
身旁的道子陵却神色平和,拂尘轻挥,将飘至眼前的茶雾打散成细碎的光点:“词宋本就是以诗词入墨,当年百家争鸣之战,锋芒便已藏不住。今日有此气魄,不足为奇。”
话音刚落,观星阁的方向便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道苍老的身影缓步走出,玄袍扫过石阶,衣袂间沾着星子般的道韵,正是道家老道君。
他抬手轻抚垂至胸口的白须,银白的胡须在山风中微微拂动,望着天幕上的投影轻叹:“当年薛扶风曾言,‘词家有子,当耀文道’,老夫彼时还以为是前辈对后辈的期许过誉,如今看来,此子不仅承了词家风骨,更胜先辈三分啊。”
话音未落,演武场上的道家学子已齐齐围拢过来,仰头紧盯光幕,议论声如细碎的惊雷,满是惊叹与向往。
与此同时,南疆墨家机关城的工坊里,火星还黏在铁砧上未熄,叮叮当当的锻造声便骤然掐断。墨麟正弓着身调试新制的连弩,指腹刚触到机关扣,就听到弟子气喘吁吁的禀报。
他猛地直起身,将机关钳“啪”地拍在铁砧上,震得砧上的齿轮“哗啦啦”滚了一圈,大步流星走出工坊。
墨一到墨十三等核心弟子也纷纷放下手中的青铜部件与齿轮,跟着涌到工坊外的空地上,当白夜的声音穿透机关城的铜墙,确认光幕中那道白袍身影正是词宋时,众人脸上的专注瞬间被震惊冲散,连眉梢都扬了起来。
“墨一,我是不是研究机关术时间太长,有些昏头,词宋竟然要挑战兵圣阁阁主?”
墨麟摩挲着掌心因锻造留下的老茧,而后又挠了挠头,墨一虽也震惊,但远没有墨麟这般离谱,“没听错,你看天上的投影,不正是词宋师弟吗?只是那模样较之以往,更加俊俏了。”
墨家弟子们轰然应和,纷纷运转体内墨气,才能将天幕上的投影看得更清,连工坊里正在熔铸的铜水都暂且搁置,火红的铜炉旁竟空无一人。
类似的震撼场景正在天元大陆各处上演:曾在天人之战与词宋并肩御敌的学子,此刻正攥紧了腰间的佩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死死锁着天幕上的白袍身影。
五院茶会上与他对坐论道的师兄们,正对着投影抚掌长叹,砚台里的墨汁都因动作过急漾出了边,口中反复念着“后生可畏”。
当众人看清那道白袍身影从容而立、琉璃才气萦绕周身的模样时,所有的怀疑都化作彻骨的震撼,那个曾在各类大比中崭露头角的少年,如今真的已成长为能与兵家半圣分庭抗礼的文道强者。
颜圣书院的藏书楼前,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微凉,数十名身着青衫的核心学子围立成半圆,目光齐齐锁着天际。
嬴扶苏与师兄沈默并肩站在最前,少年素来沉静的面容此刻竟添了几分慌乱,指节攥得发白,袖袍被绞出几道褶皱,喉结滚动数次才艰涩开口:“师兄,那真的是词宋兄?他往西楚是为厘清韩圣旧案,怎会陡然与兵圣阁阁主刀兵相向,直面整个兵家根基?”
沈默神色依旧平和,他抬手拂去肩头落下的银杏叶,目光落在天幕上那道萦绕着琉璃才气的白袍身影上,声音沉稳如铸:“词宋师兄看似洒脱不羁,实则步步皆有章法。你莫忘了,他肩上扛着的不仅是半圣的风骨,更是大梁少将军的荣耀。”
话音未落,藏书楼的朱漆门“吱呀”轻响,一道清癯的身影缓步走出。
易浮生院长青袍上沾着淡淡的松烟墨香,手中那卷泛黄的《文道纪要》纸页间落着几星墨渍,显然是刚从批注中抽身。
他抬眼扫过天际光幕,又低头看向满脸茫然的嬴扶苏,指尖轻叩书卷笑道:“扶苏,你只瞧见他与吴烈对决的锋芒,却未看透这‘天下共鉴’四字背后,藏着的是大梁的国威与文道的风骨。”
嬴扶苏连忙躬身行礼,青衫下摆扫过石阶,语气满是恳切:“弟子愚钝,恳请院长解惑。”
“他是在为大梁立威,更是在为文道正名。”易浮生抬手点向天幕,指尖与投影遥遥相对,声音温润却字字如击玉:“先前西楚与大梁交战,兵家明面上称中立,暗地里却以兵气护住西楚残兵,助其安然退走。”
“这是公然践踏‘国战不涉他派’的文道誓约。大梁为顾全抗御异族的大局选择隐忍,可这‘忍’落在齐国、燕国眼中,便是‘弱可欺’。他们定会觉得,日后与大梁交锋,尽可效仿兵家,遣文人修士插手战局,届时文道誓约便成了一纸空文。”
易浮生缓缓翻动《文道纪要》,泛黄的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词宋此番挑明要与兵圣阁对决,还要天下文人见证,便是要做给西楚、齐、燕三国看。”
“他若胜了,不仅能将韩圣的‘说难剑’收回,更能向天下宣告:大梁的文道从不是摆设,谁若再敢违逆誓约、插手大梁国战,便是与他词宋为敌,与整个儒家文道为敌。这一战,表面是文兵半圣的较量,实则是一场定鼎大陆格局的国威之战。”
嬴扶苏猛地抬头,天幕上的白袍身影仿佛瞬间变得高大,眼中的震撼尽数化作滚烫的敬佩:“原来词宋师兄此举,是要以一战绝后患,彻底断了他国觊觎大梁的心思……”
“正是。”
易浮生望着投影中词宋转身走向演武场的背影,眼中赞许之色愈发浓厚,“以半圣之身撼兵家百年根基,用一场对决昭彰大梁国威,这份魄力,无愧为‘小狂生’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