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指挥拿过传阅的武器清单,望着上面的重炮数量,望向众人:“2 门 75mm 山炮,加上总部现有的 2 门,一共 4 门,还有 12 门 100mm 加农炮、36 门 105mm 轻型榴弹炮、12 门 150mm 重型榴弹炮,你们认为该怎么处置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都说说看法。”
政治部主任抛砖引玉:“依我看,不如把加农炮和山炮分给两个主战旅,每个旅 6 门加农炮、2 门山炮,组建炮团;而榴弹炮归总部直属,哪里有硬仗就调去哪里支援。”
师长为部队争取,提出意见:“且不说总部能不能一口气消化掉几十门重炮,以目前来说,一旦战事打响,总部直属的榴弹炮部队若是要是离前线太远,调动起来太费时间,不如把36门轻型榴弹炮放在各师,组建三个榴弹炮团,归师部直属统一指挥,这样支援起来更快。”
“结合实际情况考虑,150mm 重型榴弹炮射程远、威力大,但体重也大,不适合频繁转移,最适合在两军对垒或攻城时使用,归总部直属最好,组建一个重炮团,专门负责远程支援,不管哪个师有需要,直接调过去,能形成‘拳头’打击。”
“而36 门 105mm 轻型榴弹炮,射程适中,机动性比重型榴弹炮强,拆开分给三师,每个师 12 门,组建一个轻型榴弹炮团,跟着师部行动,既能支援各旅作战,又能在面对鬼子旅团、师团的围攻下撕开一道口子,寻找胜机。”
这时,副总指挥看向由旅长背书,坐在身旁旁听的陈凡,笑着开口:“咱们的‘财神爷’还在这儿呢,陈凡同志从南洋而来,见识多,不如听听他的想法?”
此话一出,诸位首长的目光转而聚焦到陈凡身上。
被大佬们注视,陈凡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按耐住激动的情绪,不敢献丑:“各位首长,我的看法和师长相差无几,师长的安排使得我军各个层级都有对应的重火力:旅有加农炮团,负责破点攻坚;师有轻型榴弹炮团,负责中距离支援;总部有重型榴弹炮团,负责远距离压制,形成‘近 - 中 - 远’三层火力覆盖网。”
副总指挥对于陈凡的发言高看一眼,随后拍板决定:“师长的提议确实不错,按照建议分配既兼顾了机动性,又保证了攻坚力,还能形成完整的火力体系。”
“12 门 150mm 重型榴弹炮归总部直属,组建一个重炮团;36 门 105mm 轻型榴弹炮分给115、120、129三个师,每个师 12 门,组建轻型榴弹炮团;12 门 100mm 加农炮和 4 门 75mm 山炮,分给 129 师的 386 旅和 120 师的358旅,每个旅 6 门加农炮、2 门山炮,组建加农炮团。”
副总指挥看向副参谋长:“方案尽快整理出来,发给各师各旅,让他们尽快派人来领装备,领回去后抓紧训练,尽快熟悉武器,形成战斗力!”
“另外给家里发报,让家里支援一部分能够熟练操控重炮的炮手。既然我们有着重火力,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起来。”
“是!”副参谋长补充一句:“额外我向家里申请一批政工干部,用作炮团、主力旅的政治思想工作。”
“可以。”副总指挥点头同意。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旅长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着战略要地 “太原” ,语气略显凝重道:“副总指挥,各位首长,我有一个提议。”
“现在我军有了一个重炮团、三个榴弹炮团、两个加农炮团,外加四个主力团的武器装备,即便我们目前缺乏防空武器,是否该把攻打太原的事儿提上日程了?”
“太原是小鬼子在晋地的核心据点,拿下它,不仅能断了鬼子的补给线,还能震慑周边的伪军,更重要的是,咱们能靠着太原的资源,真正实现自给自足!”
“最为重要的是,陈凡同志承诺了,只要我军拿下太原,手握太原兵工厂,便赠送一条重炮生产线、一条汽车生产线,五条武器生产线,十条弹药生产线。”
说罢,旅长的发言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指挥部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纷纷陷入思索。
师长起身走到旅长身边,为其背书:“暂时抛开陈凡同志的承诺,晋地的太原连接正太、同蒲两条铁路,是鬼子运输兵员和物资的枢纽,为兵家必争战略之地。”
“虽说我军之前没打过大规模的攻城战,夺取太原必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咱们现在有了六个炮团,这个代价在巨大的收益面前,完全承担的起。”
等师长说完,众人没有反驳师长的提议,而是再次将目光聚焦到陈凡身上。
这时,副总指挥握住茶缸取暖,语气郑重地问道:“陈凡同志,老陈说的是真的?只要咱们拿下太原,你真能给咱们送来一条重炮生产线、一条汽车生产线,还有五条武器生产线和十条弹药生产线?”
“副总指挥,各位首长,我向旅长保证过。”陈凡点头认同,并言语解释:“我之所以承诺旅长必须取得太原后才赠送武器装备的生产线,原因为太原不仅有最完善的兵工厂,其周边县城还有丰富的煤炭和钢铁资源。”
“重炮生产线、武器生产线要运转,不可能离开钢铁和煤炭,而汽车生产线需要的零部件,也需要依托太原的工业基础慢慢配套。”
“要是现在把生产线送来,我军既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也没有对应的技术工人,生产线只能是一堆废铁。”
“可拿下太原情况就完全不同,我军不仅有兵工厂的配套设施,还有技术成熟的工人,加上周围资源的补给,届时我提供的生产线,即可快速的形成产能,从而摆脱小米加步枪,实现全军机械化转变。”
在陈凡拙见下,抓住要点的副总指挥给予肯定:“陈凡同志表述十分在理,生产线不能没有依托,而阎老西留下的太原兵工厂加之小鬼子深耕,只要我军能够拿下,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便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武器装备的自我供给。”
“先前受形势所迫我军的战略方针贯彻十六字,如今重炮师在手,有了拿下太原的底气,方针应从‘游击战’转向‘运动战 + 攻坚战’,后转为大规模的迂回穿插进行歼灭战。”
“不过,” 副总指挥扫过众人,话锋一转,“从目前实际出发,我军几乎没有积累打大型战役的经验,更没有制约小鬼子制空权的武器装备,万万不能迈开大步子冒然攻打太原。”
“我提议,先选择性的围绕太原周边县城练军,总结攻城战术,磨合炮兵和步兵的协同,最后商榷发动战役的具体计划。”